【摘要】 本文就目前建立與完善會計職業判斷的環境問題,提一些看法,供同仁參考。
【關鍵詞】 職業判斷;會計環境;社會監控體系
會計信息生成的全過程,滲透著會計人員的主觀意識和職業判斷。而會計職業判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會計人員所處的會計環境。尤其是在復雜、不確定的經濟情況下,社會經濟生活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業務創新始終走在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和會計方法創新的前面,這些都需要會計人員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職業經驗等做出恰當的判斷。不同的判斷將生成不同的會計信息并將影響到不同主體的利益。因此,在2007年開始實施新會計準則以后,如何根據會計環境,運用職業判斷對會計業務進行客觀、公允的揭示是我國當前財務會計所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一、優化會計職業判斷的制度環境
(一)推動國有企業的制度創新
國有企業的資產所有權屬于國家,經營者不享有“剩余索取權”。在缺乏所有權約束機制的情況下,出現了有些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和會計人員在進行職業判斷時利用政策選擇自由度的擴大為企業肆意操縱會計利潤,提供嚴重失真會計信息等行為。由于會計職業判斷道德風險的源頭是經營者的道德風險,因此,應注重抑制經營者道德風險的發生。明晰產權,發揮產權制度對會計信息生成過程的規范和界定功能。產權的明晰界定,為會計信息系統目標的實現創造了兩個重要條件:一是股東追求資本收益最大化,二是各利益相關方與管理當局之間有契約關系。這樣,企業的管理當局在進行選擇會計政策時,就可以減少隨意性,盡可能反映各利益相關方的共同利益。因此,產權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