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資金短缺是當前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分析了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資金短缺的原因并提出了重視合作社成員自身的融資功能、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發展合作社自己的信用組織、規范農村民間融資等對策。
【關鍵詞】 農民專業合作社;資金短缺;融資
2008中央1號文件中指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必須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目前,困擾我國農業發展的桎梏是“小農戶”與“大市場”的矛盾,而鞏固和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無疑是中國現階段解決這一矛盾的必由之路。我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仍處于初始階段,與世界蓬勃發展的合作社運動形成了鮮明的差距。主要表現為,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覆蓋面小,組織化程度低,其作用未得到應有的發揮,這與我泱泱農業大國的地位及不相稱。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多種多樣,但資金的缺乏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資金已經成為制約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壯大的難題。
一、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資金短缺的原因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自身投入不足
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以農民為主體,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中,農民至少應當占成員總數的百分之八十。在我國農民是弱勢群體,貧窮是他們的經濟現狀。雖然從道理上講只有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才能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要發展必須先投入,但一方面農民自己的生存都難以保障,再讓他們拿出足夠發展的資金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即使有錢的農民由于一時難以看到收益,小農意識也會阻止其投資。
(二)國家和地方財政支持力度不夠
農民專業合作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