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結合高職高專院校《會計實務》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從當前高職高專院校《會計實務》課程傳統教學模式分析入手,提出了基于信息技術的三種《會計實務》課程教學模式和對應的教學模式實現框架。
【關鍵詞】 信息技術;會計實務;教學模式;實現框架
《會計實務》課程是高職高專經濟類專業的必修專業課,是會計學專業知識結構中的主體部分。課程的任務是介紹財務會計的基本理論和實務,培養學生從事財務會計工作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
信息技術主要是指利用電子計算機和現代通信手段實現獲取信息、傳遞信息、存儲信息、處理信息、顯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等的相關技術。主要包括:感測與識別技術、信息傳遞技術、信息處理與再生技術和信息應用技術。傳感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和控制技術是信息技術的四大基本技術,其中現代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是信息技術的兩大支柱。信息技術與《會計實務》教學的結合是必然趨勢。
西方發達國家、亞洲各國,例如日本、印度和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在會計專業教學的信息技術應用方面走在了前列。美國已經從簡單的熟記教學方式轉變為引導探索式教學,印度在會計教學與科研方面出現了一些新的思考,中國臺灣地區在基于信息技術的會計課程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在中國,眾多學者作了此方面的研究。傳統的會計專業教學模式陳舊,與實際脫節現象明顯;教學方法不適應現代化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構建的要求;實踐性教學方法不能廣泛地采用推廣;教學手段明顯落后,多媒體教學方法得不到普遍應用。基于信息技術的會計專業教學能夠彌補上述的不足,改變了傳統教學的交流和學習的單向性,為師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環境與溝通空間,由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變成了以學生為中心,把枯燥無味的會計理論如會計報表、會計要素等表現得生動有趣,通過動畫、音樂、圖像等手段的使用,演示模擬會計主體的會計核算過程,可以更好地活躍課堂氣氛,教師與學生合理互動。通過財務會計軟件,對講授內容進行實踐訓練,避免了單一講授理論的枯燥無味。
一、《會計實務》課程的傳統教學模式
《會計實務》課程不僅要求學生具備較豐富的理論知識,而且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會計核算技能。在傳統的教學工作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通常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對課程學習失去興趣。
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利用簡單的教具和教師的描述性語言,進行會計理論講述,著重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缺少立體的、動態的感性認識。
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是以教師為中心,通過教師的說教進行知識的傳授。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造成了很多學生被動學習的心理,因學生的層次和適應性不同,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傳統的教學模式,通常要求教師準備手寫的教案和講義,而且要有良好的板書,同時要求學生緊跟著教師的思路,并且要認真做筆記。由于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同,筆記的速度也不一樣,因而會影響到教師的講課速度和效率。
傳統的教學模式,通常理論教學在前,而會計模擬實習和技能訓練安排在學期末或學生即將畢業的時候,理論教學和實踐訓練從時間上和空間上是分開進行的,造成了理論和實踐的脫節,學生不能很好地將所學理論應用于實踐。
綜上所述,《會計實務》課程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在課程教學的需要。
二、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模式
未來的社會是信息社會,未來的主導技術是信息技術。顯然,未來的教育技術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現代教育技術”。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是以能力為中心,以培養應用型專門人才為目標的,因此在高職《會計實務》課程教育中,應該充分考慮培養人才的特殊性,強化應用實操技術和職業道德教育的分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和實訓階段產生不同凡響的教學效果。基于此,本文提出三種適合《會計實務》課程的教學模式。
(一)交互式教學模式
在財務管理軟件平臺上,交互式教學模式包括多媒體講授方式和研究探討教學方式兩種。多媒體講授方式主要是教師利用財務管理軟件所提供的會計教學素材(包括多媒體教學課件、相關的圖表、數據、視頻圖像等),將會計學科的教學內容呈現在教室的顯示屏幕上,既有靜態的課程資料展示也有動態的、形象化的演示過程;研究探討教學方式主要是在計算機多媒體教室進行,多媒件教室配有先進的電子教學系統,可實現屏幕的實時廣播、監視,語音信號的廣播、監聽,學生的電子舉手功能可隨時向教師提問,教師可以在自己的計算機上回答學生的問題并指導學生解決問題,也可將某個學生的作業展示給在網絡中的每一個學生,教師既可以對學生進行單獨輔導,也可以對一組學生進行輔導,利用計算機網絡通信和多媒體的交互性功能,方便地實現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網絡的使用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還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
(二)角色模擬教學模式
角色模擬教學模式是指將某一會計現實問題借助于計算機軟件在課堂上進行模擬的一種教學方式。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有許多會計問題因數據量過大、業務處理過程繁雜以及受教學時間的限制,采用手工方式費時費力而無法在課堂上解決,常常只是講會計基本原理,使完整的會計實例數學往往流于形式。在計算機多媒體教室,學生可以進行角色扮演,模擬企業的會計主管、出納、總賬會計等崗位,進行賬務處理、編制會計報表或合并會計報表等項操作,利用生成的會計數據,分析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這樣學生可以不在企業的會計核算崗位,就能體驗到會計核算工作的全過程,大大縮短課堂與會計職業崗位的差距,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素質。
(三)遠程教學模式
遠程教學模式是指通過互聯網和局域網實現全球范圍或區域范圍的課程傳送和教學,這種教學方式的顯著特點是雙向性、實時性和交互性的體現。由于《會計實務》課程的教學知識體系完整并且穩定,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實務》課程的教學對象具有相當大的規模,因此最適合采用會計遠程教學模式。將現代信息技術與《會計實務》課程教學進行有機的整合,構建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會計實務》課程教學模式,能夠實現教師、學生、教材、媒體的完美結合,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可以有效地克服傳統會計教學模式的諸多弊端,實現培養高素質會計人才的教育目標。
三、教學模式的實現框架
本文互動式教學模式、角色模擬教學模式的實現是基于金蝶K/3 ERP系統。金蝶K/3 ERP系統是面向集體化、規范化發展階段的中小型企業的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是集供應鏈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客戶關系管理、辦公自動化、商業分析、移動商務、集成接口及行業插件等業務管理組件為一體,以成本管理為目標,計劃與流程控制為主線,通過對成本目標及責任進行考核激勵,推動管理者應用ERP等先進的管理模式和工具,建立企業人、財、物、產、供、銷科學完整的管理體系。金蝶K/3 ERP系統中財務管理系統如圖1所示。
從遠程教育的技術實現角度來看,遠程教學模式大致可分為以視頻會議系統為主的實時在線遠程教學模式和基于WWW的自主式遠程教學模式。圖2所示是遠程教育系統架構圖。開展遠程教學,需要一系列的工作,例如建設《會計實務》課程網上資源,包括網上教材、網上課件、題庫、信息資料庫、會計(審計、稅收)相關的法規(準則)庫等;開發研制《會計實務》課程遠程教學的軟件平臺;建設《會計實務》課程網上實驗室:建立遠程教學的選課、教學、考試和學籍管理等管理機制;形成《會計實務》課程遠程教學系統的教學、科研、維護和管理體系等等。(圖2)
本文在分析《會計實務》課程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提出三種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模式并分別對三種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在金蝶K/3 ERP財務管理系統平臺上,進行互動式教學模式、角色模擬教學模式的實現和應用的研究;提出基于信息技術的遠程教學模式的實現框架。本文研究的問題都是當前高職高專院校普遍存在的,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廣泛應用于高職高專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應用中,也可為本科院校提供會計專業教學模式改革提供借鑒和建議。
【主要參考文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