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于應用型本科院校明確的辦學目標以及會計專業自身的特點,使得會計實踐教學顯得十分重要。本文以此為出發點,分析了實驗室案例教學、校外實地實踐教學、多媒體網絡化實踐教學三種模式的優缺點;同時針對目前的會計實踐教學現狀,提出了應當建立的相關管理制度。
【關鍵詞】 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教學模式
應用型本科院校以現代科學技術的普及、應用與管理作為自己的辦學目標,所培養的學生不是研究型學者;而是熟悉現代科學知識、管理知識,掌握當今各類應用能力的高級專業人員,是經濟發展中各行各業急需的各類應用型、行業特色型人才。應用型人才與研究型人才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具備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而要培養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就必須具有一套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對于實踐性較強的會計專業而言,實踐教學是學生從理論知識向實踐能力轉換的必需環節,對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會計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是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一個環節,能否抓好這一環節,將直接影響課程的教學質量及學生的質量。
一、實驗室案例教學模式
實驗室案例教學模式是會計教學實踐最基礎的形式,即從大量的實際業務中選擇一部分典型業務作為實踐的內容,在模擬環境以及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實踐的一種教學模式。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手工模擬做賬;二是利用財務軟件實現電子做賬。
這種教學模式的優點:節省財力和人力;對于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可以隨時請教老師,得以解決,比較容易掌握一般賬務處理的程序和規范;但是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指導教師的實務操作能力有限,并不一定能對實際業務中存在的問題作出恰當的解釋,有時反而會誤導學生。目前很多本科院校的老師均系碩士或博士畢業后直接進入學校參加工作,并未在相關的會計崗位接觸實務操作。即使有所接觸,時間也相當短,很多操作知識仍舊為自己在讀書時學到的知識,很難向學生補充新的實務操作技能。學生人數比較多時難以管理,抄襲現象嚴重,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考核標準不易確定。現在大部分學校都將會計實踐課程列入學生必修課之中,課程成績的確定沒有量化的標準,尤其是在學生多、不易管理的情況下,如果以結果控制為指導思想,只是看重學生最后完成的會計憑證以及報表資料,會造成成績好的學生不敢去做,以免做錯難以得到好成績;成績差的學生不想去做,最后的結果可想而知。由于大部分學生都是根據老師給出的答案進行操作,失去了實踐課程最初的意義,如果以過程控制為指導思想,這就需要耗費大量的教育資源和物資資源。此外,目前大部分院校實行的會計手工實驗室模擬課程,均是“課程結束前階段實習”或“畢業前集中實踐實習”,沒有將相關的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一對一地聯系起來,造成學習效果不佳。
因此筆者認為,在采用實驗室實踐教學模式進行會計教學時,實驗室實踐教學模式適用于學生人數較少,教師實務操作能力強的院校。同時,在課程的安排方面,首先,綜合實踐應當和單項實踐統籌兼顧,個別課程在學習理論課的同時,應當配以一定學時的單項實踐課,將實踐課程貫徹到平時所學的各門課程中去。特別是對于低年級學生(例如在學習《基礎會計學》時),在講解憑證的時候,可以利用2個學時的時間講解理論,1個學時的時間讓學生認識、填制憑證。其次,應當針對各門課程的特點設置一定量的實踐課程。前已述及,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會計學專業,應特別強調學生的專業實務操作能力,因此,針對會計學專業的各門專業課程都應當設置一定量的實踐課程。目前很多院校都根據課程的需要設置了一定量的實踐課程,但還沒有實現全部課程的實踐化。審計、稅務課程,很多院校都沒有設置相應的實踐課程或實驗室。怎樣把會計師事務所及相關的納稅系統引入到課堂上來,是需要在實踐中繼續摸索的。以上三點是對采用實驗室實踐教學模式進行會計教學時所要求的外部環境。對于采用實驗室實踐教學模式進行會計教學還要求具備一定的內部條件,即要求建立高度仿真的會計實訓室。該實訓室一是要求機構、崗位的高度仿真性,即建置模擬銀行、模擬稅務部門的完善的會計實訓室;二是要求模擬資料的高度仿真性,如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崗位標志、會計科目章、公章、印鑒、憑證裝訂機等。在教學過程中引入情景逼近式教學方式,對于一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可以運用多元要素構建感官性的認識加強學生的理解。只有在外部環境許可,內部條件完善的條件下,才能將實驗室實踐教學模式的效用發揮到最大化。
二、多媒體網絡化實踐教學模式
多媒體網絡化實踐教學形式就是以多媒體CAI 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