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案例教學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加強學生對會計理論知識的認識,提高學生對會計知識的應用能力??赏ㄟ^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建立會計教學案例庫,并在會計教學中進行案例教學,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 案例教學;會計教學;應用
案例教學是在教學中,恰當地引入案例,使其在教學中發揮最有效的作用。具體是指為了一定的教學目的,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對選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進行有針對的分析和研討,作出自己的判斷和評價,得出各自不同的結論,并加以比較、評估、選優,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式。
案例教學是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的主要教學方式,廣泛應用于各種專業課程的教學,特別是MBA教育,占總課時的85%以上,而且在高年級的綜合性管理課程中,把案例教學作為唯一的教學方式。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案例教學法傳出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以及東南亞國家都陸續引進了案例教學法。實踐證明,案例教學已為西方各國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適應性強的高級管理人員。
一、案例教學在會計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會計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的學科,會計專業學生在掌握基本的會計理論知識的同時還應具有較強的會計操作能力,能夠解決一般的會計難題,具有較強的崗位適應能力(世界經理人網站在2004年7月底至8月初舉辦的“中國經理人培訓現狀調查”中發現,案例分析是經理人認同的最有效的培訓要素)。為達到培養目標在會計教學中應用案例顯得非常必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案例可以改變枯燥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實現主動學習。其次,案例可以貫穿多個知識點,實現教學內容的融會貫通,使學生達到綜合把握知識點,把零散的知識點以不同的線索串聯起來,形成綜合思維,避免片面性。再次,案例可以將理論與實踐很好的聯系在一起,防止二者之間出現斷層。最后,案例在教學中的運用,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牽一發而動全身,使學生不僅對會計一個學科,而是對所有的學科都全身心的投入,以達到知識的融合。
二、案例教學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方式
通常來看,案例教學一般可以分為三種:一是問題評審型,即給出問題和解決的方案,讓學生去評價;二是分析決策型,即不給出方案,要求學生通過討論分析提出決策方案;三是發展理論型,即通過案例發現新的理論生長點,發展并不斷完善理論體系。
根據會計專業教學的實際情況,案例教學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可以采用將問題評審型與分析型相結合的方式,具體可通過以下程序來應用:
?。ㄒ唬┌咐喿x,個人分析,指導學生初步分析案例
主要是審讀案例,把握案例事實,識別案例情境中的關鍵(案例)問題;進行案例分析,初步擬定解決問題的方案。
?。ǘ┬〗M討論,形成共識
在小組或全班同學面前呈現個人對案例問題的分析,提出解決方案和依據;聽取同伴意見,對案例問題和解決方案展開討論,以求達成共識。
(三)課堂發言,全班交流
通過在班級中進行交流,相互檢驗和修正對案例問題的分析,進一步完善解決方案。
?。ㄋ模┛偨Y歸納,消化提升
在個人總結的基礎上,獨自完成案例作業,撰寫案例學習報告。
三、案例教學在會計教學中應用時應注意的問題
?。ㄒ唬嫿虒W案例庫的建設
案例教學成敗的關鍵在于案例的選擇,即要選擇恰當、典型的案例。結合會計教學應用性和操作性較強的特點,可以按照以下方式選擇和建設案例庫:
1.應慎重選擇案例主題。案例要存在爭議性、綜合性、代表性、專業性,只有具備爭議性和沖突的案例,才能引發不同的觀點,才能調動學生的興趣;案例要有多個知識點的融合,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性判斷與分析能力;案例要具有代表性,有利于學生對社會的認知;當然,案例還必需能體現會計的專業特色。
2.會計教學案例的建設方法和手段。(1)查閱,收集各種會計類資料,從中找出切合實際的案例,特別是在會計專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一些事件,教師可針對培養目標及要求制作成案例。(2)到企業實地收集資料。通過到不同類型的企業實地考察,找到一些具有綜合性,代表性的會計事件來形成案例。(3)通過會計專業人員相互交流,形成案例來源。
(二)案例教學在會計教學中應用的要求
1. 教師要熟悉會計教材內容。只有這樣,才能選擇恰當的案例,提出討論的框架,提出適當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從討論中探索、發現和應用知識。
2. 對案例的選取要具備一定的復雜性,太簡單會使大學生失去討論的興趣。
3. 要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把興趣集中到案例討論上來,不能只是教師一個人把案例講完。
4. 教師要善于傾聽、回應和溝通,以促使學生去討論正確的原理和進行深入的分析。
5.教師要能夠掌控整個案例討論的過程,要“形散而神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