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縣域經濟的增長是關系到“三農”問題、統籌城鄉經濟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問題。縣域經濟的增長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但各種因素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文章根據面板數據模型,利用河北省136個縣市的相關數據,深入研究影響縣域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為河北省縣域經濟的增長提供一些可行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 縣域經濟;經濟增長;面板數據模型
引言
縣域是我國社會經濟的基本單元,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中國現代化的基礎性工程,是解決“三農”問題、二元經濟結構和統籌城鄉經濟發展的基本著力點,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河北省是縣域經濟大省,現有縣市136個,其中縣級市22個,縣108個,自治縣6個。河北省GDP總量的71%左右來自于縣域,就業人口的76.5%來自于縣域,地方財政收入的34.9%來自于縣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66%來自于縣域,縣域經濟的強弱決定著河北省未來的整體競爭力。影響縣域經濟增長的因素很多,包括經濟因素和非經濟的因素,只有對這些因素進行比較客觀的理論和經驗分析,才能確定縣域經濟增長的有利因素與不利因素,才能更有效地促進縣域經濟的健康快速增長。
一、面板數據模型的建立
(一)面板數據模型
面板數據模型(Panel-data Model)是用來描述一個總體中給定樣本在一段時間的情況,并對樣本中每個樣本單位都進行多重觀察。這種多重觀察既包括對樣本單位在某一時期(時點)上多個特性進行觀察,也包括對該樣本單位的這些特性在一段時間的連續觀察。面板數據模型既能反映某一時期各個體數據的規律,也能描述每個個體隨時間變化的規律,集合了時間序列和截面數據的共同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