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會計實務模擬實訓課程中引入ERP沙盤,營造一個仿真的企業環境,不僅能夠解決當前該實訓課程中學生不能到企業實習、難以真正掌握會計處理基本技能的難題,同時不失為模擬實訓與仿真實訓相結合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的有益探索。
【關鍵詞】 ERP沙盤; 會計實務模擬實訓; 課程改革
一、會計實務模擬實訓課程面臨的根本難題
會計學是一門應用型管理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應向學生傳授全面系統的會計理論和會計方法,而且更要注重培養學生運用會計理論和方法來解決會計實務問題的能力。因此,會計學專業的實踐教學對于培養合格的應用型會計人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會計實務模擬課程是會計實踐課程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專業入門實踐課程,其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用會計語言、通過相關的憑證、賬簿和報表的形式將主體發生的經濟交易或事項準確地描述出來,并在期末提供企業的財務狀況、現金流量和經營成果。可以說會計實務操作是會計專業的學生應該而且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也是實現會計專業人才核心能力的一個基本保障。
綜觀國內各高校會計本科實踐教學中會計實務模擬實訓課程,大多是一個模式:購買實習教材和相關憑證、賬簿、報表等進行練習,或者指導教師編寫相關的整套業務讓學生練習做賬。多年的常規教學模式已經在高校教學中形成了一種慣例,但這種慣例忽略了設置該課程的初衷及目標——讓學生能夠在真實的企業運營環境中完成相應的會計核算工作。當前的這種教學模式存在的共同弊端就是從書本到書本(或者單據),無法給學生提供一個發生經濟交易的真實環境。這種實訓課程教學模式與理論教學相比,唯一的區別是練習了登記真實的憑證、賬簿和報表,整個實習的過程仍然是通過語言描述業務的環境中完成,而非真實發生業務的過程中自然完成會計核算程序的練習。實務工作中,學生就業后接觸的是當業務發生時就應該制單,而這筆業務沒有人事先通過語言描述告訴制單人。可見,真實的交易環境是提高會計實務實習質量的關鍵,因此,如何解決給學生提供一個真實發生業務的環境是當前會計實務模擬實訓課程面臨的最大難題。
解決這個問題最理想的辦法就是派學生到單位實習。而實際情況是,企業的商業秘密、會計工作本身的嚴肅性以及會計人員持證上崗等要求使學生很難到單位實地實習,即使找到實習單位,實習學生也只是填幾張憑證,幾乎沒有將會計核算程序全部練習的實際動手操作機會,從而導致實習流于形式,這也是眾多院校派學生到單位實習后的共同感受。因此,給學生提供一個仿真的企業環境是會計實務模擬實訓課程在校內高質量完成實踐教學目標和學生掌握專業基本技能的有效途徑。
二、引入ERP沙盤的會計實務模擬實訓課程新模式
(一)ERP沙盤簡單介紹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業資源計劃系統,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臺。ERP沙盤實際上是將“企業”搬進了課堂,通過借助沙盤模具,基本再現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具體操作是將學生分成6-8個組,分別代表同一行業存在競爭關系的不同企業;每個組5-6人,分別承擔企業管理層某一角色的任務,這些角色包括CEO、CFO、生產總監、銷售總監、人事總監、財務會計人員等。整個過程一般模擬企業經營6個會計年度左右,也就是模擬經營6-8輪,每輪完后即每年末用會計報表結算經營結果并分析經營結果,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改進方案;然后,繼續經營下一年。該沙盤操作的內容包括企業的生產運營管理、采購與倉存管理、財務管理、融資及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涉及企業整個生產經營管理過程的預測和決策,使學生有一個接近或仿佛置身于真實企業環境中的感覺。在仿真企業環境的整個模擬操作過程中,以企業業務流程為連接線,將各個相關部門、各個職能崗位有機地連接在一起,以全面性、系統性的經濟業務在模擬商業實戰中深化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可見,在ERP沙盤仿真企業實戰過程中,涉及到籌資資金、供應、生產、銷售、投資等會計實務模擬實訓過程中需要掌握的全部業務。因而,將ERP沙盤引入會計實務模擬實訓課程或者在ERP沙盤實戰過程中進行會計實務模擬實訓是有效解決當前該課程學生所需的真實企業環境問題。
(二)引入ERP沙盤的會計實務模擬實訓課程的具體實施
鑒于該課程是會計學專業的學生首次接觸會計實務的實踐課程,屬于實踐課程的入門課,學生沒有任何實務基礎,因此建議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由模擬到仿真的原則來進行,大致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采用實習教材的方式進行模擬實訓。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完成一套完整的企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的經濟業務或事項的會計實務實習內容。其目的是讓學生熟悉會計核算操作流程的來龍去脈及業務規范,具體包括掌握辨別經濟業務的實質、識別和填制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匯總記賬憑證、登記各類賬簿、核算成本以及編制會計報表等整個會計核算過程;實訓過程中理解證、賬、表數字之間的勾稽關系,學會錯賬的查找技巧,綜合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業務處理實習過程中,指導教師隨時指出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出現的錯誤,并舉一反三,說明在業務真實發生時應該怎么做,提前給學生灌輸真實運營環境下的會計處理狀況;整個實訓完成后,指導教師進行綜合總結,指出實習過程中易出現的問題及注意事項,為下一步仿真實訓奠定基礎。
第二步,引入ERP沙盤進行仿真實訓。其實質是將模擬實訓的內容讓學生獨立在仿真企業環境中運用和實踐。在ERP沙盤對抗實戰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將企業經營管理各個環節中發生的經濟交易或事項在及時進行會計核算處理,包括原始憑證的選擇等一系列會計核算程序。由于有模擬實訓的基礎,所以學生在仿真實訓中處理發生的經濟業務或事項時就會有一定的把握。實際教學中,將會計實務模擬實訓課程和ERP沙盤對抗實訓課程結合起來是最好的教學模式。
第三步,要求學生根據填制的單據將發生的經濟業務或事項用語言描述出來進行記錄,作為后續會計電算化課程的基礎資料。由于在手工模擬實訓中學生對會計處理程序的流程及數字間的勾稽關系有了一定的認識,因而,會計電算化課程運用會計實務模擬實訓的資料既可保證核算資料的真實性,還可以將會計電算化處理的結果與手工會計處理的結果進行比較對照。
三、課程改革的創新價值分析
(一)給學生提供仿真的企業環境,解決會計實務模擬實訓課程的根本難題
為了彌補學生不能到實習單位實習,或者在實習單位只能學到片面的、個別環節等“形式上”的實習不足,在校內為學生提供一個仿真的企業環境是高質量完成會計實務模擬實訓的關鍵問題。ERP沙盤模擬對抗環境中,學生通過模擬企業的接單、采購、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并將仿真的企業生產管理流程中發生的所有交易或事項通過會計語言記錄下來,并按照會計核算的要求進行一系列會計核算過程的處理,學生猶如置身于企業真實的運營環境中作為一名已經上崗的會計人員進行工作,這種環境可使學生自覺調整自身不同于從課本到賬本的會計處理狀態,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在真實的企業環境下如何處理會計問題。這種仿真的企業環境不僅解決了會計實務模擬實訓課程的根本難題,而且對于學生畢業后快速融入企業接手相關的具體工作至關重要。
(二)提供模擬與仿真相結合的創新教學模式
引入ERP沙盤的會計實務模擬實訓教學模式,既要進行模擬實訓,又要進行仿真實訓。模擬實訓為仿真實訓奠定基礎,而仿真實訓則是模擬實訓的升華。在模擬實訓中讓學生充分了解各種憑單的使用條件和填制要求以及賬簿報表的登記和編制,初步掌握會計操作基本技能。在此基礎上,將學生置入仿真的企業運營環境中,讓他們獨立完成并處理在真實企業環境中有可能發生的一切事務,對已經初步掌握的會計操作基本技能進一步深入和實務化,這對于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是一種值得大力推廣的新型教學模式。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新世紀會計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這就要求我們要有選擇性地放棄傳統封閉式的、固定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方式、教學內容上要大膽創新,尤其是鍛煉學生綜合能力的實踐課程。引入ERP沙盤的會計實務模擬實訓課程不僅在教學方式上采用模擬與仿真結合的新形式,而且在教學內容上采用了固定與自主創新的形式。模擬實訓階段重在采用固定的內容以便于學生掌握會計操作的基本技能,仿真實訓階段重在采用開放式的實訓內容,以進一步鞏固所掌握的技能,同時給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創新的環境。仿真階段的教學內容完全取決于學生在沙盤對抗過程中這個團隊所做出的各項選擇和決策。這種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促使和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
【參考文獻】
[1] 陳暉.會計教學改革與實踐[J].現代企業教育,2006,10:110-111.
[2] 秦少卿,等.會計實踐教學規范問題探討[J].財會月刊,2006,10:72-73.
[3] 李秀蓮.論會計教育的需求與改革[J].會計之友,2005, 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