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列舉了高級中學中存在的一些不規范的財務管理行為,并就如何加強高級中學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具體措施。
關鍵詞 收支兩條線;收費公開制;國有資產管理;預算外資金;代管款項
高中階段不屬于九年義務教育,要收取學雜費、住宿費、擇校費等項目。如何加強完全高中的財務管理工作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近幾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對中學的收費問題和教育經費的開支作了一系列規定,進行了治理整頓,收到了一定成效。但目前,一些地方的高中財務管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加強和改進中學的財務管理顯得十分必要。
一、存在的問題
(一)領導不重視。會計基礎薄弱
主要表現:一是學校領導大多是管教學出身。管教學內行,對財務管理不精通。學校的會計納入后勤總務管理,會計人員素質又良莠不齊。多數為無證上崗,會計基礎薄弱、專業知識貧乏、對有關制度不夠熟悉、理解得不夠透徹,以至對會計科目的運用難以作出正確的抉擇。如對擇校費、借讀費等預算外資金統統作為事業收入一級科目進行核算。二是對資產管理職能弱化。資產流失與浪費現象嚴重。一些學校沒有建立固定資產明細賬,即使建立了固定資產明細賬,也形同虛設。沒有建立資產管理的責任制度和定期的財產清查。以至資產的丟失、毀損現象嚴重,基本上賬卡、賬物不符,也沒有按照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要求進行處理,隨意報廢。隨意變賣,不經主管部門批準。隨意處置。固定資產報廢也不作核銷處理,有的建筑物已投入使用多年,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手續。導致固定資產不能按時入賬。三是票據管理不夠規范。一些收費項目沒有使用國家規定的合法票據。四是對原始憑證的審核把關不嚴,對原始憑證是否真實、合法、合規,財務人員心中沒數。
(二)預算外資金管理不夠規范
在收入上表現為資金沒有及時足額上繳財政專戶。不少學校未能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將學雜費、住宿費、借讀費等預算外收入未能及時足額上繳財政專戶而是留有余額,有的還存在坐支行為;在支出上表現為從財政核撥返還的資金沒有按規定的用途使用。存在違反國家有關財務規章制度規定的開支范圍及開支標準。隨意擠占改善辦學條件的資金,用于濫發獎金、請客送禮、公款旅游等鋪張浪費行為。
(三)違規收費
當前,有些學校違規收費問題依然十分嚴重。有的違背國家法律和政策規定,巧立名目向學生收取各種費用;有的擅自提高收費標準;有的變相強制集資;有的搭車收費。
(四)挪用代管款項
由于代管款項的收取具有一定的彈性,收支留有余額。多年來一些學校一直人為地把代管款項當作可支配的資金,隨意列支各項費用。這種做法違反了《中小學校財務制度》關于“代管款項是學校接受委托代為管理的款項。并非學校的自有資金,必須在每學期結束時進行清算”的規定。
二、應對的策略
(一)加強會計基礎工作
會計主要是處理日常的會計業務,如報賬、記賬、編制會計報表、向外界和單位報告財務狀況,為單位領導提供有關資金管理執行情況。因此,會計業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他所提供的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數據的真實性。作為主管領導,要把加強財會人員業務學習和提高理論水平作為一個重要事情來做,特別是在當今高速發展的年代更是如此,一定要定期或不定期組織他們學習,特別是學習最新的財務制度和財政、稅務、物價等部門下發的關于財務會計方面的規定,必要時還要進行考試,以督促他們自覺學習。有條件時,還要組織關于財會知識方面的比賽。從而使單位的財務工作做得更好。同時。要認真貫徹會計法的有關規定,提高責任心,做好會計監督工作。對違反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會計事項,有權拒絕或者按照職權予以糾正,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
(二)加強預算外資金的管理
要求各學校的預算外收入必須及時足額上繳財政預算外資金專戶,堅持“先繳后用”的原則,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自覺接受財政、物價、審計等部門的監督,避免預算外資金游離財政管理之外;財政部門要將學校繳存財政專戶的各項收費及時足額返撥,全額用于彌補學校公用經費的不足。有關部門和單位不得以任何借口截留、平調、挪用中小學校納入財政“收支兩條線”管理的收費收入,保證教育經費的正常運轉。
(三)加強收費管理
中學要從穩定大局出發,增強減負意識,推行收費公開制度,即公開收費文件、收費項目標準,接受社會和學生家長的監督。物價、教育、財政、審計等行政部門要定期組織力量,對中學的收費情況進行檢查,重點清理群眾反映強烈、問題突出的亂收費項目。
(四)加強代管款項的管理
一是要控制代辦費項目,凡未經省教育行政部門審定、未列入教學用書目錄的圖書,一律不得在教學中使用,不得統一征訂:不準學校代行銷售,對超出規定的其他代辦費項目一律取消。二是要明確代管款項屬于負債性資金,必須取之于學生。用之于學生,不得隨意擠占、挪用,并于每學期期末結束時進行結算。多還少補;退給學生要由學生簽收。并設監督機構定期檢查、處理。
(五)加強資產管理
要加強對學校國有資產的管理。嚴格按照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規定的要求配置、使用、處置固定資產。必須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基礎工作,健全固定資產保管制度,做到入賬時有驗收,領用時有登記,保管賬與實物一致;落實固定資產使用責任人制度。固定資產管理人員主要做好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建立單位固定資產明細分類賬。嚴格固定資產清查制度。上級主管部門通過定期全面清查與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方法,及時掌握固定資產的變動情況。對于學校占用的數額較大的固定資產如車輛,房屋等,以及單位價值或批量在規定限額以上的資產的處置,須經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批,限額以下的資產應通過市場進價等方式公開出售。收入屬于國家所有,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要嚴格界定固定資產范圍,加強固定資產管理,進一步完善固定資產報廢處置審批制度;健全固定資產賬務審核制度,嚴格規范固定資產核算。作為內部控制制度的一部分,賬實相符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同時,對單位開展的業務活動的績效進行管理監督。一般可由單位領導,業務部門負責人與財務部門負責人共管,完善各項制度。從真正意義上實現會計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