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首語
1.1寄語2008
2.1新春寄語
3.1真正的人才
4.1人生的忠告
5.1你需要的也許只是一塊面包
6.1多難興邦:中國人的1976與2008
7.1中國的人命
8.1老師的眼神
9.1困境即是機遇
10.1 我有一個夢想
11.1 最苦與最樂
12.1 微笑是對生活的一種態度
特別報道
1.92007年全球教育發展態勢分析石 炯
12.12 推進全納教育,促進和諧世界建設
——在第48屆國際教育大會上的發言劉延東
人物訪談
4.13 以開放的態勢歡迎各國留學生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來華留學工作處處長趙靈山談來華留學工作謝建華 周 一
5.13 公派留學歷史性突破,留學回國人數創新高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助理張寧談出國留學
周 一 張 鶴
6.12 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又好又快地發展來華留學工作
——訪教育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司副司長劉寶利
謝建華 周 一
7.9加強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國際合作 加快向人才資源強國邁進的步伐
——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副秘書長李建民訪談錄
周 一 謝建華
8.8 迎接挑戰,抓住機遇,為進一步推動我國民間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工作做出新貢獻
——訪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秘書長江波鄧明茜 周 一
政策走向
1.12加拿大高等教育學費政策述評余 英
1.16美國馬薩諸塞州宣布將實行社區學院免費教育
1.16莫斯科市政府再次提高青年大學生獎助學金標準
1.17德國新一屆政府上臺后的教育政策及傾向何康林
1.19德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新動向閆 瑾
1.202010年漢語愛好者將達1億 英刊為漢語熱潑冷水
2.11印度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述評宋鴻雁
2.1621世紀初俄羅斯教育改革戰略呂文華 馬淑靜(編譯)
3.12法國采取優惠措施吸引外國科研人員楊 玲
3.15德國培養科研后備人才的政策措施閆 瑾
3.17日本設立向海外和企業派遣博士課程研究生并提供獎學金的制度
3.17德國放寬外國專業技術人才赴德工作政策
3.18俄議會通過高等教育實行“學士-碩士”兩級學制的法規
裴玉芳
3.19法國高等教育和研究部公布大學助學金改革要點
3.19移民總數達450萬 意大利成全球第四大移民輸入國
4.16日本教育新生計劃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啟示楚 旋
6.15美國聯邦教育部《2007-2012年戰略規劃》述評丁連普
6.20航海教育立法是關鍵
6.21澳大利亞私立中小學公共資助政策研究
——以新南威爾士州為例楊蔚琪
6.26澳大利亞優先學校計劃述評賴炳根
6.E+8jXOllhShQrYc37b17AKa3O4ZEuHKL/0cZ4J64THs=29提升歐洲高等教育區的核心競爭力
——博洛尼亞進程之《倫敦公報》的主題張 麗
7.13加拿大的高等教育政策:歷史與現狀周光禮
7.18澳大利亞實施年輕人之路計劃吳秀杰
7.20白俄羅斯通過新的《高等教育法》貝文力
8.12英國布朗政府教育改革新思維劉 熙
8.16 教育科研齊抓共管革新政策令人矚目
——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發表2008年工作計劃
9.13 21世紀以來中韓外國留學生教育政策的重要進展與展望
[韓]梁美淑
9.17 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證政策評析范文曜 張家勇
10.13 日本增強教育國際競爭力的新舉措及啟示熊 淳
10.18美國高等教育改革淺析魏禮慶
10.21 俄羅斯政府近期發布的宏觀教育改革方案劉杉杉
10.23 德國政府近期教育改革措施李立貴 閆 瑾
10.24 歐委會通過新的語言政策文件柯常青(摘編)
11.14 “兩免一補”政策實施效果評析李 良
12.14 全球化背景下美國基礎教育政策的戰略調整王 盈
12.19 韓國高等教育“VISION 415”發展方案周 鑫
學科前沿
1.21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建設之思考胡利敏 云書海
2.19 澳大利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科建設及院系設置
禹 昱 楊徑青
3.40 變革中的德國人文社會科學閆 瑾
3.42 德國加強人文科學研究
3.42 德國人文社會科學享譽海外
教育管理
1.51 德國教育體制下大學生自主管理初探
蔡 躍 陸歆弘 陸歆宇
1.54 普林斯頓大學的人事聘用與評價體系劉 強 艾方林
1.56 以色列大學的財務概況李新元
1.58 無國界教育:西方國家高等教育管理的新理念謝曼華
2.48 法國新政府推動高校自主權改革楊 玲 白章德
2.51 英國大學校長的選拔和校長的作用祁品偉 孫洪志等
2.53 美國研究生院的類型及案例研究張 治 王 娜
2.56 美國高校科研競爭中“馬太效應”現象研究張慧玲 劉文雅
3.20 美國南加州大學戰略發展規劃的案例研究康小燕
3.23 瑞典新任高教署長關于大學合并的提議引發爭論
3.24 麻省理工學院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理程序及評析
朱 燕 吳連霞
3.28 美國私立學校現狀研究張東會 李雨錦
3.30 德國建立國內第一個來源于學費的大學基金
3.31 德國高等院校學生醫療保障情況的調研閆 瑾 劉京輝
3.32 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加強跨學科綜合研究
4.19 從教育部“分家”看英國中央教育行政機構的改革及其影響
王志強 姜亞洲
4.22 美國聯邦教育部強制要求接受政府資助的大學開展社區服務活動
4.22 美國紐約市曼哈頓下城將新建“綠色”環保學校
4.23 美國傳統黑人院校的生存和發展李傳瑛 萬秀蘭
4.28 美國研究型大學的教師聘任及啟示張怡真
5.16 加州大學財務管理層級體系及年度預算概況
王 義 李曜升
5.202006-2007學年度英國高校工資情況簡介
5.21基于科研經費的視角探討美國研究型大學的發展
鄧立紅 趙宏斌 門妍萍
5.25德國將再度增加教研經費
5.25德國高校與研究機構建立研究聯盟
5.25德國首都柏林傾力打造科研之都
5.26澳大利亞高等教育經費籌措:現狀、趨勢及啟示
高 耀 方 鵬
6.32美國城市公立學校教師聘任現狀與問題分析湯傳虎
6.36德國高校教師激勵機制改革及其問題張 勤
6.39高等教育國際化形勢下海外學生的思想教育與管理創新
葛郝銳
7.21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統研究及啟示佘甲波
7.25影響美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非政府組織探析楊紅霞
7.30尼日利亞大學教師聘任與晉升制度對我國大學的啟示寧業勤
8.18中美高校學生事務管理人員職業素質比較及啟示
趙立瑩 任初明
8.22美國芝加哥小型學校述評張紅梅 張學勇
8.26高校實驗室建設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初探
陳彩微
9.20哈佛大學研究生助教制度分析李海波 張桂榮
9.22臺灣省經建會:速定高校退出機制
9.23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費來源和支出分析婁 枝
9.27美國教師績效工資制新進展
——美國教育政策研究協會關于教師績效工資制的改革計劃牟 威
10.25 捐贈與日本私立大學的經營管理王 幡 劉在良
10.30 歐盟委員會發表研究報告解讀歐洲高等教育管理
劉萬亮 馬燕生(編譯)
10.32 內地學生最快明年可赴臺灣省就學
10.33 校長如何成為教師職業幸福感的締造者周洪娜
11.18 翻閱發展中國家的高等教育治教之“法”孫 佳
11.21 加拿大的校長培訓制度及其啟示賀小莉
11.24 歐洲大學改革議程簡介柯常青 馬燕生
12.25 芻議美國大學教師終身聘任后評審制及啟示周 俊
12.28 英國關于師生教學接觸時間問題的爭論欒明香(編譯)
12.33 美國學區督導制度:歷史與現狀張 霞
教育評價
1.24新加坡私立教育機構的質量保障計劃羅 侃
1.27美國高等教育分類評估研究梳理周江林
1.30美國2007年熱門職業排行榜
1.31美國教育中增值性評價的應用及借鑒意義王少華
1.33美國部分大學將聯合開發自己的信息系統抵制社會上的大學排名
1.33美公立高中并不比私立差
2.21美國優質教師認證委員會的認證標準及其啟示
劉 洋 蔡 敏
2.25加拿大安大略省教師教育質量認證研究陳國仕 諶啟標
3.33美國大學排行榜改革的新探索魏禮平 查衛平
3.36巴黎礦業學校公布世界名校排行榜
3.37美國斯坦福大學的誠信標準初探付 艷
4.30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發展趨勢探析唐 霞
4.34挪威與芬蘭高等教育評估機制比較述評薛慶節 閆迎春
4.37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內部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探析周 峰
5.30科學教育的國際學生測評項目視角李韌竹
5.35澳大利亞星級評價計劃的內容及特點張 鳳 張桂春
5.38美國聯邦教育部資助教育協會研究大學生學習成果評價方案
6.43印度對教師教育機構的認證及其啟示董有志
6.47蓋洛普2007年度美國公立學校民意測試的結論與啟示
侯 威
6.50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高中考試評價系統及其啟示劉 洋
7.34從東南密蘇里州立大學看美國高等教育教師評估的服務視角
羅 昆 王方全 何晶輝
7.37美國密歇根州高中學生學業評價改革的新趨勢
馮瑩瑩 蔡 敏
8.28試論國際分校的質量保障
——新加坡環球校園計劃出現的問題與對策薛文正
8.31美國田納西州教師評價和專業發展的框架及借鑒意義
張 蕾
9.31中美教師評價發展歷史的比較嚴玉萍
9.36英國大學生滿意度調查——無用的調查欒明香
9.38歐盟委員會發表《2008歐洲教育進展報告》馬燕生(摘編)
10.36 博士研究生教育評估的探究與思考
——中美比較的視角郭 晶
10.39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大學排行研究李明霞
10.43 IIQ質量鑒定對建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長效機制的啟示
張 燕 王 慧等
11.26 論素質教育學生評價中教師的角色、責任及能力標準俎媛媛
11.31 美國大學教師晉升制度的個人體驗與觀察徐 俞
11.38 經合組織《教育概覽2008》發布主張教育界效法其他行業提高辦學效益李 茂
12.35 美國提高教育質量新舉措:建立縱向的數據質量系統
陳 芳
12.39 基于標準的評價信息處理與報告
——以美國加州STAR項目為例汪賢澤
教師教育
1.34 部屬師范大學免費師范生培養特色分析及啟示
陳 凡 吳躍文
1.38解讀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學術性”馮 茁
1.41英國開放大學遠程教師教育課程設置及其啟示
李雙飛 蔡 敏
2.29高校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現狀、原因及對策
——從人大文學院教授余虹墜樓自殺事件談起
王廣新 王艷芝
2.33美國選擇性教師候選人研究:基于生態學的視角陳振隆
2.36普林斯頓大學從中國招聘中文教師緩解師資需求
5.39教師互動計劃:美國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新舉措崔 宇
5.44基于blog平臺培養未來教師反思能力的探索與思考
李玉華 邱 文 王鳳玲
5.48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的檢視與思考陳 光 王 輝
6.54完善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的對策研究
譚 濤 李 良 蒙菊花
6.57試論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執行的有效性劉 干
7.39美國全國教育協會促進教師專業化的努力及啟示郭笑塵
7.43波蘭創造力教師教育初探
——以華沙特殊教育學院創造力心理教育專業為例
王泓萱 王 祥
8.35教師心理健康問題成因及對策吳慶紅
8.38淺析教師教學反思李德瑜 李天德
8.41當代老撾教師教育的發展狀況林遠輝
9.39構建我國教師專業標準的思考:國際比較的視角(上)熊建輝
9.44指向專業發展的英國教師專業標準尹妙輝
9.48泰國的教育專業標準[泰]麥提·彼蘭塔那農
9.51越南的小學教師專業標準教師專業標準研究項目組
10.46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科學教師專業標準述評熊建輝
10.50 世界銀行“中國教師教育體系標準研究”項目啟動暨中期匯報會在滬舉行
10.51 試析美國熟練數學教師專業標準的價值觀維度陳曉瑋
10.54 美國優秀外語教師專業標準及其啟示陳 芳
11.39 當前我國輔導員專業化的困境與突破
——基于教師專業化的思考羅山鴻
11.44 構建我國教師專業標準的思考:國際比較的視角(下)熊建輝
11.47 中非教師教育培訓班在上海成功舉辦
11.48 美國教師專業標準說略張治國
11.53 慶祝2008年“世界教師日”熊建輝 陳 芳(編譯)
12.43 國外高校學生事務管理隊伍建設及啟示周 巧
12.48 班主任專業化人事制度改革的幾點思考曾桂英
12.51 我國輔導員制度的發展歷程及其特征分析羅山鴻
職業與成人教育
1.44丹麥職業教育輟學預防機制探析陳 利
1.48高職教育應注重學生“軟技能”培養喻 穹
2.37歐盟建設終身學習區的職業資格制度分析竇現金
2.40達特茅斯為中產階級家庭學生減免學費
2.41澳大利亞職業資格框架制度及其啟示芮小蘭
2.45林業職業技術人才培養的對策研究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的經驗葉超飛 溫德華
3.43美國生涯教育的實施及對我國的啟示王志強
3.46日本立命館亞洲太平洋大學的職業生涯教育魏能濤
3.48德國政府力促職業教育出口
3.49發達國家職業教育的特點及其啟示劉占年
3.52責任教育:高職院校道德教育的傾斜點吳 越 李照清
4.41國內外職業教育課程模式對比研究及啟示
栗麗娟 苑春鳴等
4.44德國政府力促職業教育出口
4.45美國社區學院轉學教育歷史沿革探究韓云煒
5.51美國佛羅里達州社區學院授予學士學位現象探究高洪波
5.55丹麥民眾中學對我國農村成人教育的啟示周利利
6.60韓國《人力資源開發第二個基本計劃》(2006~2010)述評
韓 菲 張桂春
6.64滿足所有人的學習需要
——英國進行職業技能培訓管理體制新改革姜亞洲
7.47讓所有的年輕人持續接受教育和培訓
——英國《提高期望:十六歲之后的繼續教育和培訓綠皮書》述評張 璇 張桂春
7.50工作技能培訓在英國大學中日趨流行
7.51泰國成人教育
lZRJlJJpnz9pKKDJnY3tLA==——佛教與教育的交匯王 靜 高文杰
7.53攜手企業,讓我們一起飛得更好
——訪中國民航大學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臧雅霖鄧明茜
8.44澳大利亞職業資格框架新發展馬立紅
8.49印度現代成人教育簡述高文杰 王 靜
9.55贈地學院:美國高等農業教育與職業教育的里程碑徐繼寧
9.60阿拉伯世界成人教育舉措及其對我國的啟示楊 婷
10.57 日本專門學校對我國高職教育的啟示龔曉青 吳 兵
10.60 對高職生創業行動的指導與研究張廣賢
11.55 澳大利亞學徒制發展新舉措
——行業文憑的引入張 鳳
11.58 國際高等教育與能源學術論壇在青島舉行
11.59 高等職業教育發展中的校企合作董兆偉 劉永紅等
12.54 讓社區學院煥發新的生命活力鄧明茜(翻譯)
12.55 在構建和諧社會的背景下大力發展家政職業教育王新山
思考與借鑒
1.61美國各州家庭學校立法情況比較陳 穎
2.59美國高校基金會發展的外部環境分析及對我國的啟示
趙 青
2.62美國大學學生出國留學發展情況
2.63反思在“服務學習”中的應用及啟示張 岳
2.65日本人對本國學校不放心印度式教育走紅日本
2.66歐洲高等教育一體化的現狀及其意義研究楊興龍 蘇明飛
2.68美國高校的全球擴展計劃張 鶴(編譯)
3.55營利高等教育——美國高等教育體系的新發展竇現金
3.58英國文法學校的歷史特征及其教育啟示馬 蓉
4.49聯盟——德國高校發展新趨勢陳仁霞
4.51一個發展中國家的高等教育經驗
——印度高等教育及其研究型大學的建設楊 嫣
4.55芬蘭高中“不分年級制”教學模式及啟示李 勇 李俊杰
4.58美國土木工程專業本科教學個案研究——佐治亞理工學院
安蕊梅 石現峰
4.61歐亞外語教育現狀彭永清(編譯)
4.63關于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的思考李小麗
5.58中國非通用語人才培養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
楊曉京 佟加蒙
5.62輟學率低受教育程度高 華裔成紐約最杰出的族群
5.63日本學校的公共意識教育胡 鳴
5.66日本政府將投巨資擴增海外日語教學點
5.67美國學位制度及其對我國的啟示肖志興
5.71中美高校助學貸款體系比較及思考李 莉
5.75日本專家為中國創業教育建言
6.68試論歐洲高等教育一體化的影響陶 濤
6.71印度理工學院成功因素探析王 青
6.74美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的政府作用分析姚劍 汪俊
7.56俄羅斯私立高等教育微探李艷秋
7.61德國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特點及啟示張 坤
7.64工業與民用建筑專業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探討高洪亮
8.52都市國際化進程中語言和諧環境構建的長遠意義牛 強
8.56評析《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的得失羅劍平
8.59哈佛核心課程述評孫美花
8.63論布迪厄的解構主義教育觀閻建鋒 邢鎮容
8.67淺論改進古典詩詞的教學林錦婷
9.63淺析美國商學院及其發展特點趙 江
9.67本土國際化:國外院校培養國際化人才的新理念丁笑炯
9.70中美高等教育經費來源多元化的比較與分析佟 欣
9.73新加坡研究生教育及其啟示胡麗娜
9.76英國威爾士區高校學生資助政策發展動態分析楚 琳
10.63 國外高職校企合作教育經驗對我國建設校企合作教育的啟示
汪 繭
10.66 英國碩士培養模式研究
——以倫敦大學教育研究所為例王喜娟
10.69 美國教育管理專業碩士課程開發探略李 瓊
10.72 實現高校教學與高中教學的有效對接提高教育質量
徐福利
10.76 構建高校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焦翠麗
11.62 中美博士生培養內容的比較與借鑒郭 晶
11.65 中美高校“直升機父母”過度參與行為比較研究
韓伏彬 董建梅
11.68 面向中國學生的伊拉斯漠斯·蒙得斯歐洲碩士文憑
11.69 美國高校信息素質教育對我國高校圖書館建設的啟示
范小梅
12.58 加州大學財務管理層級體系及年度預算概況王 義
12.62 耶魯大學籌款運動考察研究邢 博 張 偉
12.66 新加坡高等教育國際化建設的特點與啟示
——以新加坡國立大學為例張安平 張小燕
使館訪談
5.82積極穩妥地促進中美兩國教育交流
——訪美國國際教育協會美國教育總監莫華璋先生石炯
5.86留學英國全接觸
——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教育推廣總監吳媛媛專訪
張 鶴
11.72 提升教育國際競爭力促進中澳教育交流合作
——訪澳大利亞駐華大使館教育公使銜參贊萬胤忠先生
熊建輝 張 鶴
11.76 中國與澳大利亞加強國際教育領域的合作
11.77 瑞士留學:選擇質優價廉的高等教育感受多元文化
——瑞士駐華大使館參贊賀滿崐(Markus Reubi)專訪
張 鶴
招生·考試·就業
1.65美國大學招生考試制度的發展及其特點分析
李 寧 劉本武
1.69河南省應屆專科畢業生就業趨向調查分析黃青鋒
1.72國外大學生如何求職就業沈農夫
2.70日本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與發展:借鑒與啟示
金志遠 李松林
2.73國外防治考試作弊的經驗及啟示冷劍麗
2.77美國大學生找工作前必做的20件事
2.77關于印度年輕人就業、婚育的最新調查
3.61日本大學招生多樣化的新動向王麗燕
3.64淺析大學生就業心理障礙的原因及對策羅 穎 宋羽田
3.67日本高學歷人才就業形勢堪憂彭永清(編譯)
3.68基于全球視角——我國研究生就業走向探索尹發躍
4.65簡議美國高中教育及考試評價制度
——高中教育評價工作赴美考察團報告
4.68對SAT考試制度及其方法的幾點思考沈憶玲
4.72借鑒外國高校經驗,改善大學生就業指導和咨詢洪成文
5.76新時期日本大學入學考試制度改革的新進展楚 琳
5.79英國考生多借“病患”尋求照顧加分制度遭質疑
5.80一個華人女中學生在美國的高考經歷
7.66美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淺析王 盈
7.68略論構建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長效機制陳 峰 陳金紅
8.70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馬國玉
8.73為本科畢業生獲得海外就業“通行證”鋪路
8.74全面提升學生就業能力為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做貢獻
張 闖 翁 婧
8.78芬蘭大學入學考試特色述評王 旭
9.80湖南農業大學大學生創業及創業教育現狀的調查分析
任 湘 易自力等
10.80 德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管理與服務閆 瑾
10.82 管窺西方發達國家大學生就業指導陳兆華 李恒慶等
10.86 美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的調查與統計姚 達
11.80 日本高等學校入學和就業情況調查張鐵中
11.83 日本采取措施提高博士教育水平,促進博士就業
11.83 美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
12.70 國外高校職業指導及其理念革新鮑紅霞
12.73 美國高中畢業生面臨升學難徐新明(編譯)
合作與交流
1.74中國與烏克蘭高等教育的合作與交流李樹金
1.76合作辦學審核
——新時期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署的重要工作楊艷平
2.78俄羅斯教育考察報告孫智昌 姜曉燕等
2.82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北京大學的演講(節選)
2.83中國漢語教學專家赴意大利講學
2.83加納名牌大學將首開漢語課
3.72對美推廣漢語與中國文化的機遇與挑戰王曉陽
3.79北歐三國教育考察報告
4.74赴澳大利亞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培訓報告
4.76進一步推進教育國際合作交流
4.77上海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英美澳占半壁
4.77德國加強與印度的高等教育交流
6.77第五屆北京國際教育博覽會一覽張美玲 鄧明茜
6.80從2008年北京教育博覽會看國際學校的發展鄧明茜
6.84關于在德國建設孔子學院的實踐與思考陳仁霞
6.86匈牙利在高等教育中與中國的合作佚 名
7.71淺析近年來拉美地區的“漢語熱”馬小壘
7.76面向明天的教育與培訓:亞歐的共同前景
——亞歐教育部長會議內容摘要與述評
7.80對新南威爾士大學(亞洲)關閉的幾點看法白延雷
9.84中國高校國際化合作的五種模式淺析劉 偉
9.87首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舉辦
10.87 從J-1簽證豁免結果分析近年來我國高層次人才滯留狀況
張靜安
11.84 “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項目”在法蘭克福領區實施情況調研
紀達夫
11.86 歐洲參加“伊拉斯漠斯計劃”的學生和教師人數持續增加
12.84 黑龍江省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發展研究楊廣柱
12.87 法國里昂學院到中國招賢納士
留學服務
1.79俄羅斯高校中國留學生現狀述評單春艷
1.84英國如何利用英語資源招收海外學生常全生
1.86高等教育階段留學生學科分布的中美比較孫冬梅 柴小娜
2.84歐盟加緊吸引海外留學人才的研究劉萬亮
2.87世界各國招收留學生競爭加劇
2.882008年美國、亞洲將成留學高增長區
3.83從留學性價比看加拿大留學
3.84加拿大最著名六所大學排名均居于全球百名榜
3.85教育部提示留學慎選澳環球學院
3.85美國的外國留學生數接近歷史最高點
3.86外國留學生占德國大學生總數的1/10
3.86國際學生市場美國仍居首位,馬來西亞、新加坡和中國成為重要競爭者
4.78法國吸引外國學生的八項新措施楊 玲
4.80法蘭西學院設法吸引人才
4.81英國吸引外國留學生新舉措述評蒙 格 方 彤
4.85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提出接收30萬外國留學生計劃
4.86美國增設富布賴特理工科博士生資助項目,吸引外國科學人才
4.86我國赴澳留學生注冊人數首次超過10萬
4.87德國洪堡基金會改革獎學金制度
4.87人民幣升值留學費用降低上海學子赴美留學升溫
4.88中國學子在英國“國際學生大獎”賽中大放異彩
6.88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留日回國人才現狀研究王雪萍 苗丹國
7.82讓海外學子擇業不再有距離
——第七屆北京留學人才招聘會遠程網絡視頻招聘專題訪談
張美玲
7.86捷克大學優勢專業介紹和述評潘秉鎖
7.89美國高校獎學金與申請條件老 誠
7.91赴英留學申請人數增長61%
7.91美國:高盛集團發起“萬名女性培訓項目”
8.81在優質教育資源中放飛留學的夢想
——東方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副主任顏永平談赴法留學
張 鶴 張美玲
8.86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大學生物學院簡述
8.88貝爾格萊德大學經濟學院碩士研究生入學條件
8.89英國采用“記點積分制”簽證體系:留學生將獲得兩年留英工作機會
8.899·11后美國再現留學生“涌入潮”
8.90東京大學加強實施國際化戰略,按美式招生,吸引亞洲優秀學生
8.90中國留學生調查:首選是美國海外生活較有保障
11.87 熱點留學目的國家獎學金政策、新動態及申請要領庾莉萍
12.75 迎接歸國熱潮,助歸國留學生軟著陸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副主任安玉祥專訪張 鶴
12.80 金融危機下留學費用、獎學金、就業新變化
12.81 經濟危機下“三大利好”引發留學熱潮
12.82 金融風暴下看各國留學費用
12.83 美國留學人數創新高中國成美國學生留學首選
院校風采
3.87傳承華僑教育重任迎接時代新使命
——暨南大學研究生教育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港澳臺人才培訓基地史學浩 孟憲軍等
9.89建設多維資源網,培養文科復合型應用人才
徐 鵬 資建民等
教育隨想
1.90美國大學爭奪精英少年的風潮逐漸回落徐新明(譯)
1.92世界各國基礎教育縱覽彭永清(編譯)
1.94要干、要學就要爭當魯賓斯坦劉 云
1.96有感于愛因斯坦不當總統李元卿
2.89“科學與文化”之爭
——赫胥黎與阿諾德的對話米廣寧
2.91教育就像照鏡子薛文平
2.92芬蘭:最好的教育模式李忠東(編譯)
2.95提倡個性發展的加拿大學校教育王文軒
3.90法國教育: 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李忠東
3.93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冷劍麗
3.95一流的大學校名不等于一流的辦學水平李元卿
3.96世界留學生爭奪戰愈演愈烈
4.89讓鍋永遠能盛住水薛文平
4.90有感于母校不給首相留面子李元卿
4.91別具特色的德國教育李忠東
4.94英語能成為“世界語”嗎劉 云
5.89在傳統中感悟生命的旋律
——訪《國學新知文庫》主編、廈門大學哲學系詹石窗教授
張美玲
5.92 請不要用第三只眼睛來看待薛文平
5.93 英國《衛報》:父母壓力大可能影響子女健康
5.93 移居以色列的俄數學家解開困擾數學界40年的難題
5.94 大學生網絡作弊風行英國雁 如(編譯)
6.92 瑞典教育的獨特理念魏春洋 張淑芳等
6.94 英國大學中的Chancellor與Vice-chancellor欒明香
6.95 諾貝爾獎緣何那樣卓越?韓振秋
7.92 “工間咖啡”對教師文化管理的啟示薛文平
7.94 水中的教育智慧原 亮
7.95 互聯網時代各國都在檢討教育體制
7.96 大學教學與科研孰重孰輕?曾雅蘭
8.91 荒野中的學校王志成(編譯)
8.92 越洋而來的“精靈日志”
——談大學吉祥物及其文化意義
8.95 杜絕便車:讓教育獎助學金為艱苦行業專業的貧困生加油
劉 云
9.92 大師與教書的滋味周 勇
9.94 胸中懷有愛日久成精神
——寫在2008年教師節之際史 峰
9.96 功利主義辦不好教育于冬梅 姜德泉
10.90 免費教育引爭議 美國大學高額捐助究竟該怎么花
張 煒 袁建勝
10.92 跟孔子學當老師周 勇
10.94 在美國日常生活中感受漢語的使用張治國
10.96 瑞典教育:不要天才要平等朝 岡
11.90 教育自由——把決定權交給家長潘發勤
11.91 現代大學尚未觸及的事與不應涉足的事
——弗萊克斯納大學使命觀述評徐廣宇
11.95 德國人“刻板”背后的誠信和善良佚 名
12.88 費加羅中學參觀小記史 峰
12.89 MBA制造了金融危機?佚 名
教育資訊(略,以下各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