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小學生經常不上學的人數近年連續增加
日本文部科學省今年8月發表的學校基本調查速報顯示,近兩年,中小學生一年間不到學校上學超過30天的人數連續增加。2006年為12萬多人,2007年持續增加,達到129 254人。特別是中學生34人中就有1人不登校,不登校者占中學在校生總數的百分比又刷新了2006年的記錄。
文部科學省此次的調查對象為國、公、私立中小學生共10 756 987人,其中,除因生病理由不上學外,一年超過30天不到校上學的小學生為23 926人,占被調查小學生總數的0.34%;中學生為105 328人,占2.91%。不登校的原因分別是,怕被人欺負占3.5%;除被欺負外同學之間關系原因占18.4%;因與父母關系的原因占11.1%;因學習不好厭學的占9.6%。從地區分布情況看,1 000名中小學生中不上學人數最多的是山梨縣,平均為15.1人;其次是高知縣為14.9人;最少是秋田縣8.9人。
各個學校對不登校的學生采取了許多措施,例如,派教師進行家庭訪問和指導;與學生進行電話溝通歡迎回到學校;與學生家長溝通,請家長協助,以及幫助改善家庭關系等,但仍有許多學生不上學。
?。ㄖ袊v大阪總領事館教育組/劉占山)
松浦晃一郎:讀寫能力是化解健康威脅的良藥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日前發表的公報,教科文組織總干事松浦晃一郎在為國際掃盲日發表的致辭中說,讀寫能力是化解健康威脅的一劑良藥。
多項研究證明,人的讀寫能力與人的健康狀況有直接聯系。松浦晃一郎說:“不識字的人更容易出現健康問題。”
他說:“讀寫能力是化解健康威脅的一劑良藥,它還有助于改善人們的營養狀況和預防疾病?!?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日前發表公報說,掃盲行動在過去十幾年間取得了一些進展,全球成年文盲數量已從8.71億人減少到7.74億人。與此同時,全球識字率從76%上升至84%。預計到2015年,全球識字率將達到90%。
公報同時指出,全球掃盲形勢依然不容樂觀。目前,全球有7.74億成年文盲,約占全世界成年人口的1/5,另外還有7 500萬名兒童依然得不到教育。
?。ㄐ氯A網2008年8月30日)
牛津大學以住址作為貧困學生參照的做法引爭議
如何擴大貧窮家庭學生上大學的機會是英國高等教育界近來非常關注的話題。牛津大學近日宣布,在新學年招生時將把學生家庭所在地作為一項參照,以增加貧困家庭學生的入學機會。目前,牛津大學只有1/10的學生來自貧困家庭,而其他英國大學的本科生中約有1/3家境貧困。
牛津大學招生部主任麥克·尼科爾森說,單看學生的考分是“粗陋”的做法,“如果學生的申請來自升學率很低的地區,我們就應當承認他們是能打破陳規的人才”。
牛津大學的決定博得了英國全國學生聯合會的贊揚。不過,也有人批評牛津大學的做法是試圖實現“社會操縱”。批評者指責這是“按郵編中教育大獎”,根據社會背景而不是能力來選擇學生。
牛津大學除了看申請者的住址郵編,還搜集另外四項“公共領域里可以找到的信息”,包括申請者的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和普通教育證書高級水平考試成績、是否要照顧家中的病人、是否參加了為貧困孩子舉辦的特別項目等。候選者只要符合其中三條,且學術成績夠好,雖然不一定可以入學,但得到牛津大學的面試機會卻是有保證的。
?。ā吨袊逃龍蟆?008年9月4日)
哈佛大學學者批評總統選戰中教育問題被漠視
哈佛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凱瑟琳·麥卡特尼8月28日發表文章指出,戰爭、經濟和日益嚴重的能源危機是民主、共和兩黨在總統選戰中最關注的3個問題。毫無疑問,這些都是關鍵問題,但是公共教育也很重要?,F階段,人們不知道公共教育如何能把今天的孩子教育成明天的工作者,讓他們擁有解決明天問題的技術和能力。
麥卡特尼指出,美國大城市高中生畢業率較低,首都華盛頓為58%,紐約為45%。美國學生的數學和自然科學水平也不高,在全球排名分列第25位和第21位。
麥卡特尼說,2008年教育部下屬教育科學研究院得到5.94億美元經費。與之相比,衛生與公眾服務部下屬國家衛生研究院得到280億經費。
(新華社2008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