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灰白發,一張慈祥臉;一對含笑眼,一張和氣嘴;一雙勤勞手,一顆善良心;一身正直氣,一生伴笑顏。這就是令我敬佩的外公。
外公雖然是個農民,卻有許多絕活兒。人家辦喜事,他就幫著掌廚;別人摩托車壞了,他就幫著修理;要是有人遇到困難,他就主動出謀劃策……有時為了幫別人修一臺抽水機,外公會丟下自家的農活兒,冒著酷暑,花上整整一天的時間,卻不說一句怨言。
最讓我難忘的是去年外公家搬新房時發生的一件事。
外公在縣城買了一套新房,新房位于一個還未完全竣工的小區。物業管理尚未完善,小區道邊的垃圾越積越多,無人清理,空氣中充滿刺鼻難聞的酸腐氣味。外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為了清除這些垃圾,他費盡了心思。
第二天一早,外公就上街買來一把大大的竹掃把,把散亂的垃圾掃成一堆。可是小山似的垃圾如何運走呀?外公又犯愁了。
突然他看到不遠處的建筑工地上有塑料桶和鐵鍬。他就跑去向人家借,工地的老板一看是幫自己承建的小區義務搞衛生,非常高興地答應了。
外公先用鐵鍬一鍬一鍬地把垃圾裝進桶里,然后彎著腰將滿滿的一桶垃圾用力地提到兩三百米外的垃圾池倒掉。就這樣提了一桶又一桶,細密的汗珠從外公的額頭上冒了出來,一滴滴沿著臉頰往下流。不一會兒,外公肩上、背上、腰上的衣服全濕透了,就像被雨水淋濕了一般。我忍不住走過去問外公:“為什么整個小區的人制造的垃圾,卻您一個人來清理呢?為什么不叫上幾個住在這里的人來一起干?”可外公卻說:“不用。他們都是年輕人,要上班,沒時間。外公是莊稼人,干這點兒活兒累不著。”
我被外公的話感動了,小區里過往的人們都向外公投來感激的目光,從此以后,這里再也沒有人亂丟垃圾了。外公也當起了小區里的義務清潔工。
這就是我的外公,一個會感動別人的人,一個會影響別人的人,一個令人敬佩的人。
推薦理由
文章開頭以工整的對仗句對人物作總體描述,引人入勝,堪稱鳳頭。以自己親眼目睹的一件事作為詳寫部分,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對人物行動、語言的描寫真實感人。首尾呼應,結構緊湊。
【指導并置評:宋雪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