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聊出的機會
一天,幾位原公司的朋友出來小聚,談起創業的構想,沒想到他們也正在考慮這個問題,于是海闊天空,信馬由疆,最后,一個最不熟悉的行業電子吸引了大家的共同興趣。我們感興趣的出發點是與燈具配套的遙控智能系統,一個簡單的遙控器能夠控制家庭內所有的燈具開關,當時市場上還沒有同類產品,因此我們直觀的覺得這是一塊較大的空白市場,應該具有廣闊的前景。說干就干,第二天我們就開始進行前期準備工作,我的創業也就此起步。
市場分析,前景廣闊
我們兵分三路,一路負責產品技術可行性;一路負責公司注冊咨詢;我這一路負責市場調查和消費者測試。經過兩個星期的咨詢、調查,結論令我們為之振奮,首先是產品技術并不復雜,可以由臺灣獲得,成本也不高;其次是市場充滿機會,進一步的研究消費需求,我們發現,消費者對于一種遙控器能夠控制房間內所有燈具的概念非常感興趣,并且認為可以帶來快速開關燈具;省去臨睡覺前下床關燈的麻煩;半夜小孩哭鬧快速反應;網蟲不下網;夜晚回家未進屋就有光明迎接等利益,而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人認為這是現代生活的象征。購買意向調查顯示,只要價格合理,超過80%的被訪者有興趣嘗試。由此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可以長期發展的趨勢,尤其在珠三角這種比較現代的地區。深入的競爭調查也令我們振奮,目前市場上還沒有一種能滿足這些需要的產品,因此產品利益及競爭策略就迎刃而解了,就用消費者的需求作為我們的品牌利益,這也是競爭對手所不能企及的優勢。
營銷策略制訂,戰略戰術明晰
2002年3月,廣州利秀克斯電子公司成立(因為一些原因,這里用的是假定的公司名),市場及產品策劃緊鑼密鼓。首先我們把品牌命名為具有舶來品和西化特點的“利秀克斯”,在商標設計上盡量貼近電子化和現代感的特點,結果其英文商標大部分人以為是“伊萊克斯”。
其目標市場包括兩個部分:1、城市家庭,以新婚和小孩出生不久的年輕家庭為主,這些人具有收入較高,品位較高和新居為主的特點;2、房地產開發商,期待有新的房產賣點,其目標群定位同以上人群。
針對目標市場的需要,我們的產品對應發展了兩個系列,一是具有節能控制系列的節能控制系統(針對單路控制和多路吊燈控制),用于滿足既有需要,命名為節能星;另一個就是我們的主打產品,可以控制四路、六路燈具的多路控制遙控系統,命名為智慧星。這幾種產品都采用小的接收器,以能夠安裝進吸頂燈內為標準,不破壞整體美觀。
在定價方面由于缺乏參照,針對過去節能遙控系統的價格,多為20元以下,我們把節能星的價格定為稍高于老產品的35元,以取得快速切入,把智慧星 1(4路控制)定為228元/套,智慧星2(六路控制)定為298元/套,以保證運做費用,該價格經市場調查,大部分目標群體都愿意接受。
在渠道方面,我們確定了分銷與直銷相結合的方式,在分銷方面,采取直供小區燈具終端,開發市內小區,利用批發開發市郊市場的辦法;在直銷方面重點發展房產開發商,爭取一次性覆蓋整個樓盤,保證零售,同時開展商區直銷,擴大渠道接觸面。
借機入市,深受打擊
2001年11月,利秀克斯產品開始按計劃上市,所有的宣傳、直銷按照計劃推進,我們最初的設想是許多消費者會一看到廣告,就會有購買需求,進而產生購買,原來的調查也支撐了我們這種想法,但是結果卻出人意料,廣告出街了一個月,應者寥寥,要求安裝的更是少的可憐,是廣告效果不佳,還是宣傳力度不夠?一種失敗的情緒籠罩在公司內部,大家都感覺到了前途的渺茫,一些股東也提議是不是開始撤退,省得損失太多。這時,我們的投入已經快斷檔了,而沒有銷售的情況給了我更大的壓力,我一邊勸說大家“廣告需要有一個產生效果的過程與時間,希望大家耐心等待”,一邊尋找對策,當時我的心里也沒有好的辦法,但是我知道,問題一定出在消費者那里,于是立即開始新一輪的市場調查。
消費者的調查令我們大吃一驚,大部分人已經收到了產品信息,也有安裝的沖動,但是仍擔心安裝的風險,因此回應者不多。我們在市場調查初期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沒有考慮到市場的縮小效應,當時調查的結論放到市場實際中就會嚴重縮水,這需要一個長期的培養過程。
轉變策略,逐鹿群雄
消費者的需求可以劃分為必然需求與邊際需求,而邊際需求的產品就會產生購買和使用障礙,速容咖啡當年也碰到了這種情況,解決的辦法就是先試用,再購買。辦法找到了,我立即著手進行下一步的推廣。
先安裝試用,再付款的方案出臺了,在市區的所有用戶都可以享受先安裝,后付款的優惠政策,期限是兩個星期,不滿意可以退貨。應該說,這種辦法已經在其他行業有所嘗試,但在電子領域絕對是第一家,也是產品特點決定的一種良好做法。
廣告一出,形勢立即好轉,要求參加者由少變多,直至絡繹不絕。最直接的銷售出現在直銷領域,方案出臺第一周,我們就接到了100多個要求安裝的電話,小區直供終端也售出了幾十套產品,一個月后,我們的銷售就達到了十幾萬元,且收款也極為順利,基本上沒有呆死帳發生。與此同時,房產商方面也傳來喜訊,經過樣板房試安裝操作,一家有3000多戶規模的房產商要求進行安裝。原本空閑的安裝隊一下子忙的不可開交,為此我們又開始擴招安裝工人,最多時達到 100余人。
為進一步炒熱市場,我們開始在各大媒體上采用整版軟文的形式進行整體推廣,市場進一步升溫,銷售超出預期。本著“宜將剩勇追窮寇”的原則,一個更大的計劃產生了,與燈具配套銷售。我們利用經銷商的關系,在一些知名品牌的燈具上直接安裝遙控系統,這樣消費者就有了兩個選擇,一個是智能化的,一個是普通的,通過對比可以有效推進我們產品的銷售,而且大批量的燈具多為安裝公司購買,有新的賣點,也容易向客戶交代。這種做法使得我們的產品供不應求,我分明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但是危機也許就隱藏在勝利之中,關鍵時刻,成功與失敗也只有一步之遙。
產品,成為我永遠的痛
在如此大好形勢下,我一方面要求快速進行樓盤開發,另一方面繼續加大市場促銷力度,以期通過銷量成長降低成本,并實現我最擔心的產品規范化生產,保證產品質量。若按此發展下去,也許會出現一些問題,但前途仍是極為光明的。但是,上市近兩個月的時候,產品質量問題出現了。我們原本想通過直接引進臺灣的產品進行銷售,但由于成本太高而作罷,于是采用國內委托加工的方式生產,但是國內上規模的電子廠不多,而且一般不進行對外加工,退而求其次,我們的產品生產是在一家規模很小的電子廠進行的,基本上是手工出品,于是產品質量問題就成為我最擔心的因素。為了保證產品質量,我不得不請一大批技術人員逐個進行產品檢驗,當時我們的技術要求是在50米范圍內,實現360度自由控制,這樣就可以保證18樓以下的住戶在樓下就可以控制燈具開關。剛剛上市的產品都達到了這樣的要求,而且也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傳播。
但是,一個月之后,我們開始接到投訴,遙控距離變短,且靈敏度下降,市場對產品的檢驗往往比我們的工作人員更加真實與準確。立即查找原因,想辦法解決,并開始對用戶進行新品更換,如果當時我們能很快的查明原因,也許這一切都會從頭改寫,但遺憾的是,我們變得束手無策了,一方面,直到此時我們才知道,臺灣的技術是已經落伍的技術(指我們引進的技術);另一方面,生產工廠為了降低成本,大量使用了質量沒有保證的電子元件,導致這種問題是全面性的,而不是某一項改進所能解決的。面對如此困境,我們期待著通過解釋與維護工作,保持現有客戶,以保證市場規模;同時快速接觸上規模、有技術的電子廠家,實現產品更新換代。但是市場是無情的,不可能給我們充足的改進時間,2001年底,危機全面爆發,在解釋及調換多次仍不滿意后,超過80%的個人用戶要求退貨,而我們剛剛開發的樓盤才剛剛安裝了1/3,并且樓盤開發商也要求停止安裝,并拆除所有已經安裝的產品,此時,已經是無力回天了。
在內憂外困之下,我們開始著手進行經銷商會議,采取經銷權販賣的方式操作市場。然而,這樣一次沒有結果的會議,仍然進一步加快了公司的衰亡,資金沒了,產品積壓,投訴不斷,新產品開發僅僅是一句空話,內憂外困之下,在最后一次機會面前,我們都成了失敗者,一些股東撤資離去,公司也基本處于停業狀態,直至關門。現在,當我又成了打工一族的時候,回想當初,也不知是對或錯。
編輯: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