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輪集團是一家生產發動機的大型民營企業,2000年,公司成立了一個項目部,開始了舷外機的仿制開發。
當時,國內市場的舷外機主要靠進口,而這一產品在民用和軍工市場有著巨大的潛力,而且利潤空間比通用發動機大得多。為了加快進度,搶占市場空間,威輪集團主管領導對舷外機研發組許下承諾:若在規定的時間內,開發出達到滿足特定技術指標的產品,集團將給予研發組10萬元的獎勵。
在兩位老專家的指導下,研發組的年輕工程師們開始了緊張的工作。為了搶進度,主管領導放棄了一種更穩妥的方案,而選擇了一種短平快的方案。經大家的不懈努力,最后產品在規定期限內開發出來,并達到了特定的技術指標。與此同時,公司開始為產品上市做各種準備活動。然而,由于此前國內開發舷外機鮮有成功范例,市場對公司的推介活動反應平平,潛在客戶們多數處于觀望之中。
市場的反應冷淡了公司管理層的熱情,公司放出話來:“研發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市場沒訂單別提獎勵的事。”長時間負重沖刺的研發人員們感到心灰意冷。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大多數研發人員各奔前程。5年之后,當市場的熱度再起,威輪公司重啟舷外機項目的時候,當年的研發人員僅僅剩下一人。
管理者許下承諾卻沒兌現,“忽悠”了員工。扭虧高手勞倫斯·溫白克曾說過:“一家企業要想成功,關鍵是一定要愛護自己的員工,并幫助他們,否則他們就不會幫助企業。對待員工一定要誠實,要有一致性,不能朝令夕改,要與員工心心相印,只有這樣他們才會跟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