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1981年在美國首次發現和確認,全名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艾滋病分為兩型:HV-1型和HV-2型,它們又有各自的亞型。不同地區流行的亞型不同,同一亞型在不同地區也存在一定差異。是人體感染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又稱艾滋病病毒,所導致的傳染病。
人類天生具有免疫功能,當細菌、病毒等侵入人體時,在免疫功能正常運作下,就算生病了也能治愈。然而,HIV所攻擊的正是人體免疫系統的中樞細胞-T4淋巴細胞,致使人體喪失抵抗能力。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T4淋巴細胞作為攻擊目標,大量吞噬、破壞T4淋巴細胞。這種病毒終生傳染,破壞人的免疫系統,使人體喪失抵抗各種疾病的能力。HIV本身并不會引發任何疾病,而是當免疫系統被HIV破壞后,人體由于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導致各種復合感染而死亡。艾滋病病毒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平均為12年至13年,在發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病人外表看上去正常,他們可以沒有任何癥狀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
艾滋病主要通過輸血、不正當的性行為、靜脈注射(比如吸毒)和母嬰遺傳四種途徑傳播,被稱為“20世紀的瘟疫”。國際醫學界至今尚無防治艾滋病的有效藥物和療法,因此也被稱為“超級癌癥”和“世紀殺手”。所以,艾滋病防治,任重道遠。
傳染途徑
艾滋病傳染主要是通過性行為、體液的交流而傳播。體液主要有:精液、血液、陰道分泌物、乳汁、腦脊液和有神經癥狀者的腦組織中。其他體液中,如眼淚、唾液和汗液,存在的數量很少,一般不會導致艾滋病的傳播。
唾液傳播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一般接吻是不會傳播的。但是如果健康的一方口腔內有傷口或者破裂的地方,同時艾滋病病人口內也有破裂的地方,雙方接吻,艾滋病病毒就有可能通過血液而傳染。汗液是不會傳播艾滋病病毒的。艾滋病病人接觸過的物體也不可能傳播艾滋病病毒的。但是艾滋病病人用過的剃刀、牙刷等,可能有變量艾滋病病人的血液,如果和病人共用個人衛生用品,就可能被傳染。
一般的接觸并不能傳染艾滋病,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當中不應受到歧視,如共同進餐、握手等都不會傳染艾滋病。艾滋病病人吃過的菜,喝過的湯是不會傳染艾滋病病毒的。艾滋病病毒非常脆弱,在離開人體,如果暴露在空氣中,沒有幾分鐘就會死亡。
性交傳播 艾滋病病毒可通過性交傳播。生殖器患有性病(如梅毒、淋病、尖銳濕疣)或潰瘍時,會增加感染病毒的危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精液或陰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通過肛門、陰道性交,就會傳播病毒。口交傳播的幾率比較小,除非健康一方口腔內有傷口,或者破裂的地方,艾滋病病毒就可能通過血液或者精液傳染。一般來說,接受肛交的人被感染的可能非常大。因為肛門的內部結構比較薄弱,直腸的腸壁較陰道壁更容易破損,精液里面的病毒就可能通過這些小傷口,進入未感染者體內繁殖。這就是為什么男同性戀比女同志戀者更加容易得艾滋病病毒的原因。
血液傳播 輸血傳播,如果血液里有艾滋病病毒,輸入此血者將會被感染。血液制品傳播:有些病人(例如血友病)需要注射由血液中提起的某些或份制成的生物制品。有些血液制品中有可能有艾滋病病毒,使用血液制品就有可能感染上艾滋病。
共用針具的傳播 使用不潔針具可以使艾滋病毒從一個人傳到另一個人。例如:靜脈吸毒者共用針具;醫院里重復使用針具、吊針等。另外,使用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經嚴格消毒的注射器、針灸針、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險的。
母嬰傳播 如果母親是艾滋病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會在懷孕、分娩過程或是通過母乳喂養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但是,如果母親在懷孕期間,服用有關抗艾滋病的藥品,嬰兒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就會降低很多,甚至完全健康。有艾滋病病毒的母親絕對不可能用自己母乳喂養孩子。
易感人群
人們經過研究分析,已清楚地發現了哪些人易患艾滋病,并把易患艾滋病的這個人群統稱為艾滋病易感高危人群,又稱之為易感人群。艾滋病的易感人群主要是指男性同性戀者、靜脈吸毒成癮者、血友病患者,接受輸血及其他血制品者、與以上高危人群有性關系者等。
男性同性戀者 包括雙性戀者,由于肛交,所以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但同性戀不等于艾滋病。
吸毒者 經靜脈注射毒品成癮者約占全部艾滋病病例的15%-17%,主要是因為吸毒過程中反復使用了未經消毒或消毒不徹底的注射器、針頭。被艾滋病毒污染的注射器具造成了艾滋病在吸毒者中的流行和傳播。
血友病患者 在所有艾滋病患者中,因血友病而感染病毒的占1%左右。因為血友病是一種因體內缺乏凝血因子Ⅷ而得的疾病,如果不輸入外源性凝血因子Ⅷ,則病人可以在受輕微外傷后就流血不止。目前在美國約有6%-8%的供血者帶有艾滋病毒,故有許多例子證明用美國生產的凝血因子Ⅷ引起血友病病人感染艾滋病。另外,根據對血友病的檢測分析,普通血友病患者本身機體中淋巴細胞成份已有輕度失調,這種免疫功能本身就有輕度異常的患者,就更易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接受輸血或血液制品者 除了抗血友病制劑外,其他血液與血液制品(濃縮血細胞、血小板、冷凍新鮮血漿)的輸注也與艾滋病的傳播有關。首次報告的與輸血相關的艾滋病患者是一名嬰兒,該嬰兒接受了1名艾滋病病人提供的血液后發病。最后,有入總結了美國18例與輸血有關的艾滋病病例的資料,這18例患者從接受輸血到臨床癥狀出現的時間為10-43個月(平均24.5個月)出現卡波濟氏肉瘤的時間是在受血后16個月。
現在全世界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所以以上二類病人因為輸血而得艾滋病病毒的幾率是越來越小了。
與高危人群有性關系者 與上述高危人群有性關系者是艾滋病的又一易感人群。同性戀的易感性在前面已提過,這里主要講有異性性關系者對艾滋病的易感性。有例子證明艾滋病可以在異性性生活中相互傳播。有人報告過兩例非靜脈吸毒成癮者的女性艾滋病患者,她們也沒有輸血史,但是她們都有固定的男性艾滋病患者的性伙伴,盡管這種性關系是在男患者診斷之前就已存在,但是輕癥或無癥狀的艾滋病同樣有傳染性。與同性戀者、血友病患者、受血者、靜脈吸毒者等高危人群發生性關系都可能染上艾滋病,因而成為艾滋病傳播的易感人群。
艾滋病的其他高發人群 艾滋病從理論上說任何人群都可易感,但真正的艾滋病易感人群主要為上面所提的五類人群。從年齡上,艾滋病雖可發生于任何年齡階段,但事實說明90%以上發生于50歲以下的人群,而其中又主要發生在兩個年齡組,即20-40歲的成人組和嬰幼兒組。由于患有艾滋病的母親也可通過胎盤、產道、乳汁傳播給出生前或出生后的嬰幼兒,因而由患有艾滋病的婦女所生的小孩,也是艾滋病的易感者。
四期癥狀
急性感染期 HIV侵襲人體后對機體的刺激所引起的反應。病人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還會發生乏力、出汗、惡心、嘔吐、腹瀉、咽炎等。有的還出現急性無菌性腦膜炎,表現為頭痛、神經性癥狀和腦膜刺激癥。末梢血檢查,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淋巴細胞減少,單核細胞增加。急性感染期時,癥狀常較輕微,容易被忽略。當這種發熱等周身不適癥狀出現后5周左右,血清HIV抗體可呈現陽性反應。此后,臨床上出現一個長短不等的、相對健康的、無癥狀的潛伏期。
潛伏期 感染者可以沒有任何臨床癥狀,但潛伏期不是靜止期,更不是安定期,病毒在持續繁殖,具有強烈的破壞作用。潛伏期指的是從感染HIV開始,到出現艾滋病臨床癥狀和體征的時間。艾滋病的平均潛伏期,現在認為是2-10年。這對早期發現病人及預防都造成很大困難。
艾滋病前期 潛伏期后開始出現與艾滋病有關的癥狀和體征,直至發展成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時間。這時,病人已具備了艾滋病的最基本特點,即細胞免疫缺陷,只是癥狀較輕而已,主要的臨床表現有:
1.淋巴結腫大 此期最主要的臨床表現之一。主要是淺表淋巴結腫大。發生的部位多見于頭頸部、腋窩、腹股溝、頸后,耳前、耳后、股淋巴結、頜下淋巴結等。
2.全身癥狀 病人常有病毒性疾病的全身不適,肌肉疼痛等癥狀。約50%的病有疲倦無力及周期性低熱,常持續數月。夜間盜汗,1月內多于5次。約1/3的病人體重減輕10%以上,這種體重減輕不能單純用發熱解釋,補充足夠的熱量也不能控制這種體重減輕。
3.各種感染 此期除了上述的淺表淋巴結腫大和全身癥狀外,患者經常出現各種特殊性或復發性的非致命性感染。反復感染會加速病情的發展,使疾病進入典型的艾滋病期。約有半數病人有比較嚴重的腳癬,通常是單側的,對局部治療缺乏有效的反應,病人的腋窩和腹股溝部位常發生葡萄球菌感染大皰性皰瘡、病人的肛周、生殖器、負重部位和口腔黏膜常發生尖銳濕疣和尋常疣病毒感染。口唇單純皰疹和胸部帶狀皰疹的發生率也較正常人群明顯增加。口腔白色念珠菌也相當常見,主要表現為口腔黏膜糜爛、充血、有乳酪狀覆蓋物。
其他常見的感染有非鏈球菌性咽炎,急性和慢性鼻竇炎和腸道寄生蟲感染。許多病人排便次數增多,變稀、帶有黏液。可能與直腸炎及多種病原微生物對腸道的侵襲有關。此外,口腔可出現毛狀白斑,毛狀白斑的存在是早期診斷艾滋病的重要線索。
典型的艾滋病期 艾滋病的終期,免疫功能全面崩潰,病人出現各種嚴重的綜合病癥,直至死亡。
確診艾滋病不能光靠臨床表現,最重要的根據是血液檢測是否為陽性結果,所以懷疑自身感染HIV后應當及時到當地的衛生檢疫部門做檢查,千萬不要自己亂下診斷。
臨床表現
艾滋病的臨床癥狀多種多樣,一般初期的開始癥狀像傷風、流感、全身疲勞無力、食欲減退、發熱、體重減輕、隨著病情的加重,癥狀日見增多,如皮膚、黏膜出現白色念球菌感染,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紫斑、血腫、血皰、淤血斑、皮膚容易損傷,傷后出血不止等;以后漸漸侵犯內臟器官,不斷出現原因不明的持續性發熱,可長達3-4個月;還可出現咳嗽、氣短、持續性腹瀉便血、肝脾腫大、并發惡性腫瘤、呼吸困難等。一般常見一、二種以上的癥狀。按受損器官來說,侵犯肺部時常出現呼吸困難、胸痛、咳嗽等;如侵犯胃腸可引起持續性腹瀉、腹痛、消瘦無力等;如侵犯血管而引起血管性血栓性心內膜炎,血小板減少性腦出血等。
1.一般性癥狀
持續發燒、虛弱、盜汗、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體重下降在三個月之內可達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別明顯。
2.呼吸道癥狀
長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嚴重時痰中帶血。
3.消化道癥狀
食欲下降、厭食、惡心、嘔吐、腹瀉、嚴重時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療消化道感染的藥物對這種腹瀉無效。
4.神經系統癥狀
頭暈、頭痛、反應遲鈍、智力減退、精神異常、抽風、偏癱、癡呆等。
5.皮膚和黏膜損害
彌漫性丘疹、帶狀皰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癥及潰爛。
6.腫瘤
可出現多種惡性腫瘤,位于體表的卡波希氏肉瘤可見紅色或紫紅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潤性腫塊。
艾滋病預防
防止艾滋病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每次性交的時候,為了避免有體液的交流,一定用避孕套。所以在西方一些國家,有些學校和組織都發放免費的避孕套。但是沒有必要同時使用一個避孕套,反而容易造成破裂。吸毒者,絕對不可以和別人共用針具。艾滋病病毒不會通過空氣、食物、水等一般日常生活接觸傳播。艾滋病的傳播主要與人類的社會行為有關,完全可以通過規范人們的社會行為而被阻斷,是能夠預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