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氣候寒冷,機體新陳代謝相對緩慢,體溫調節能力與耐寒能力均有所下降,人體易受寒發病,尤其是老年人與體質虛弱者。因此,要想平安地度過寒冬,必須重視保暖。
頭暖 中醫認為,“頭是諸陽之會”。由于冬季天氣多伴有風,且常常寒流侵襲,體內陽氣最容易從頭部走散掉,如同熱水瓶不蓋塞子一樣所以,冬季保健如果不重視頭部保暖,很容易引發感冒、頭痛、鼻炎、牙痛、三叉神經痛等,甚至引發嚴重的腦血管疾病。因此,冬天選戴一頂合適的帽子是很必要的,尤其晨練者更不能麻痹大意。
背暖 祖國醫學稱“背為陽”,乃腎脈所居,冬季里如背部保暖不好,則風寒極易從背部經絡上的諸多穴位侵入人體,損傷陽氣,使陰陽平衡受到破壞,導致人體免疫功能下降,抗病能力減弱,誘發許多疾病或使舊病復發。因此,人們在冬季里需要加穿一件貼身的棉背心或毛背心以加強背部保暖,夜間起床時應披衣謹防感冒。
腳暖 俗語說“寒從腳下起”?,F代醫學認為,雙腳離心臟遠,血液供應不足,腳背脂肪薄,保暖性能差,受寒冷的刺激最為敏感。腳部一旦受涼,會通過神經的反射作用,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抗病能力下降,以致隱藏在鼻咽部的病毒、細菌趁機大量繁殖,引發人體感冒或使氣管炎、哮喘、關節炎、痛經、腰腿痛等舊病復發。因此,冬季要注意保持鞋襪溫暖干燥,并經常洗曬。平時多走動以促進腳部血液循環。另外,臨睡前可用熱水燙腳后以手掌按摩腳心10分鐘左右,起到養生保健的作用。
身暖 冬季天氣寒冷,保持身暖非常重要。人們要及時增添衣服,同時堅持體育鍛煉。冬季人們多不愿出外運動。其實越是寒冷,越應多多運動,因為運動是驅除寒冷的最好辦法,還可增強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冬季運動可選擇慢跑、騎自行車、打太極拳等,也可選擇室內健身場所如健美操、打乒乓球、保齡球等。但鍛煉應因人而異、量力而為,不宜進行過于劇烈的運動,以防出汗著涼。特別是老年人不要選擇那些活動幅度過大,運動量過強的運動項目。
屋暖 冬季人們在屋內的時間一般要多于在戶外的時間,因此保證屋內的暖和很重要,屋內的溫度,一般不得低于18℃。濕度也應適中,尤其住有暖氣的房更要注意濕度。但老年人不宜圍爐烤火,這樣不僅易感冒,對高血壓者更為不利。
但是萬事皆有度,冬季保暖也不可太甚。因為冬日的寒流常常讓人縮手縮腳,很多人緊閉門窗、足不出戶。但由于緊閉門窗,室內空氣流通不佳,導致空氣污濁,容易引發頭昏、出汗、咽喉干痛、胸悶不適等癥狀?!叭逐嚭?,七分溫飽”這一古人總結出的經驗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保暖過度,容易使機體的調節和適應能力、耐寒能力降低,反倒容易引發一些疾病。專家提醒人們,冬季要勤給室內通風,以確保人們能夠呼吸到足夠的新鮮空氣。為了防止室內空氣干燥,可以在室內或者靠近暖氣的地方放上一盆水,同時,要注意多飲水,以確保體內有足夠的水分。
人到中年要護齒
胡春梅
中年過后,許多人都會有這樣的遭遇:牙齒常感酸痛、松動。咀嚼無力、物體嵌塞,齒根發炎等。這些癥狀似乎在提醒你,如不注意保健,牙齒就會紛紛病倒、壞死、脫落。因而,要想自己有一副健康的牙齒相伴終身,中年過后要特別注意牙齒的保健。
警惕根面齲 中年過后,由于牙周開始萎縮,牙頸部和部分牙根開始暴露。這些部位的硬度較牙冠低,抗齲能力差,易出現齲洞。在臨床上稱根面齲。根面齲的一個特點是位置隱蔽,不易發現,因而最易被人們忽視。所以,中老年人應定期檢查牙齒,及早發現齲洞,及早充填,減少痛苦和損失。
防治牙周炎 牙周炎是中年人常見的病,但卻不像齲齒那樣為人們所了解和重視。許多人患上了牙周炎以為是“虛炎上升,牙周發炎,吃點藥就沒事了”。殊不知,牙周炎常易反復發作,損害牙周的健康,導致牙齒松動脫落。對付牙周炎,僅靠吃藥不能解決問題,應做局部的牙周治療,如做牙周潔治、牙周沖洗上藥或齲下刮治、翻瓣手術根治等。再配合全身用藥,治療效果一股是令人滿意的。
修復缺牙 有些人認為,年紀大了,缺幾顆牙是正常的事。缺了牙又不想鑲假牙,怕麻煩事多,缺就讓它空缺吧。這樣下去害處很多,會明顯降低咀嚼能力,影響消化和營養吸收;會加快鄰牙松動脫落;會影響語言和容貌。鑲上假牙可助你消除缺陷,恢復牙齒功能。
溫水刷牙 中年過后,由于牙面磨耗和牙周萎縮,牙本質暴露,牙齒易出現敏感癥,遇冷、熱、酸、甜就感到牙齒酸軟。這種反復的過冷、過熱的刺激,會導致牙髓炎,損害牙齒的健康。民間有“溫水牙,冷而水,熱水腳”的說法。用溫水漱口刷牙,避免過冷、過熱的刺激,可以減少牙髓炎的發生。
牙齒保健操 生命在于運動,牙齒也需要運動。一日三餐,牙齒雖然也在運動,但正如四肢每天都在活動卻不能完全代替保健運動那樣,三餐飯的咀嚼動作并不夠。牙齒還需要自身的鍛煉。早在古代,我們祖先就創造了許多行之有效的牙齒保健法,如叩齒、轉舌按摩、鼓漱、解便時咬緊牙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