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石油等能源的國際價格迅速飆升。在與國際能源價格差距日益嚴重的情況下,國家發改委干6月19日大幅提高了國內成品油價格和電價。為了防止能源價格上漲對經濟、社會運行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同時也為了未來更長時期的可持續增長,北京有必要對這次能源危機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研究,并及時制定出今后的應對策略。
北京的能源消費分析
北京油類產品的消費大幅增加。在北京的能源消費中,雖然煤炭依然是最主要來源,但2006年北京煤炭類產品的絕對消耗量出現了下降,而石油類產品消費則有較大幅度提升:其中汽油增加18.3%,煤油增加23.5%,柴油增加26.0%。這說明北京的總體能源消費結構有所優化。
北京能源消耗集中在第二產業,第三產業能源利用效率最高。北京統計年鑒顯示:2006年北京第一產業能源消耗量折合標準煤為92.3萬噸,占北京能源消耗總量的1.56%;第二產業的能源消耗量折合成標準煤為2773.12萬噸,占北京能源消耗總量的46.97%;第三產業的能源消耗折合標準煤共計2129.25萬噸,占北京能源消耗總量的36.06%。總體而言,以萬元GDP消耗的噸標煤衡量的能源利用效率第三產業要遠高于第一、二產業。
注:北京的能源消費中還有一部分為生活消費。2006年這類能源消費折合標準煤為909.44萬噸,占能源消費總量的15.4%。
各行業由于產業性質的不同,其能源利用效率有很大不同,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以及工業兩類行業的能源消耗強度遠高于其它產業,這兩類行業每萬元GDP消耗的標準煤分別為1.57噸和1.47噸;能源消耗強度最低的行業為金融業,該行業每創造1萬元GDP所消耗的能源僅為0.03噸標準煤。
能源價格飆升對北京經濟的可能影響
由于北京本市能源資源有限,所消費的能源中大部分需要從其它省市或國外購買,因此,能源價格飆升對北京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需要將更多的資金用于購買能源。按照目前北京的能源消費量進行估算,這次國家發改委對成品油價格及電價的調整,將導致北京能源消費支出增加100億元左右,相當于目前北京地方財政收入的10%。
由于各產業的能源消耗強度有較大不同,高耗能產業受能源價格高漲的影響將更嚴重。其中,工業以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產業將是受能源價格上漲影響最嚴重的行業,該行業消費的汽油、煤油、柴油分別占北京消費總量的20%、99.7%和45.7%。預計這次價格調整將使上述行業的成本增加40~50億元,約為該行業增加值的10%。
有關經濟學家認為,這次調價將會導致CPI在原有基礎上增加0.4個百分點,但不會對通貨膨脹的整體情況產生太大影響。
北京應對能源價格上漲之策
日本等國家曾借1973年的石油危機對其能源戰略進行了較為成功的改革,優化了該國的能源消費結構及模式。北京應抓住這次能源價格飆升的契機,積極地進行能源消費結構、產業結構、消費觀念調整,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積極培育和吸納低能耗產業生產要素,做好產業結構調整。從日本的經驗來看,通過提高低能耗產業在經濟結構中的比重,可以達到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水平的目的。附表中也表明北京不同行業的能耗水平有很大差異。目前,北京在金融業和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等低能耗產業都已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優勢。因此,未來應該進一步強化這些產業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這些產業能源消耗水平很低,但對其它投入要素則可能會有更高的要求。如,金融業要更快地發展就需要有良好的法制和信用、一流的人才、開放性和國際化等作為基礎;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的發展也需要一流的人才和各種軟硬件設施做基礎。因此,北京調整產業結構必須落腳到這些要素的培育和吸納上。
打造新能源產業。能源產業是一個有著6萬億美元年產值的巨大產業(《經濟學人》2008年6月19日文章),石化類能源價格飆升,為其它的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提供了絕佳的機會。北京應充分發揮自身的科技資源優勢,在新型能源特別是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方面努力占據領先地位,打造新能源產業。從目前的趨勢看,太陽能、風能以及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是未來能源產業發展的主流方向,然而,由于較高的生產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這幾類能源的發展。
為了促進新能源的開發、應用和發展,許多國家對這些產業進行補貼。由于化石類能源沒有將其造成的環境成本包含在生產成本之內,相當于享受隱性補貼。有關學者認為,如果考慮了環境成本的話,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已經低于化石類能源,而眼下化石類能源價格的不斷上升,更使得可再生能源的競爭優勢得到了提升,目前,可再生能源在北京的能源消費中所占的比例還很低,北京可以通過補貼等方式,促進這類能源的消費,同時促進該產業在北京的發展。
將能源戰略與環境保護戰略結合考慮。導致環境污染的污染源中來自化石類能源消費的比例占據很大的份額。因此,在制定能源戰略時,必須要充分考慮其對環境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由于北京的能源消費中煤炭、石油類能源所占的比重依然很高,從而導致了比較嚴重空氣污染,政府有關部門應考慮通過稅收等政策手段,促進能源消費向清潔能源轉型。
加強能源監管。日本在1979年制訂了《能源節約法》并隨后進行了多次修訂。該法特別強調了對能源消耗量較大企業的監管,日本經產省為這些企業提高能源效率提供指導,并要求這些企業任命能源經理,專門負責提交該企業提高中期能源效率的計劃并向政府報告能源消耗狀況。政府有關部門應在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能源監管力度。
做好消費觀念的調整。日本等國家的經驗表明,隨著經濟的發展,產業類能耗強度將會出現下降,而居民的能源消費水平則會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出現大幅提高。目前,北京正處于經濟高增長期,居民收入水平也有大幅提升,可以預計,居民能源消費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將會逐步提高。為此,各級政府及社會團體應采取多種形式,大力開展節能宣傳工作,促使市民改變高能源消耗的消費觀念。
能源價格的飆升對北京經濟社會的發展既是一次考驗,也是一次機遇。我們相信,通過及時有效的戰略性調整,北京完全有能力將能源價格飆升帶來的危機變成促進未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機遇,而現在正是行動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