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印度《商業標準報》日前報道,2007-2008財年印度每月進口中國廉價輪胎約10萬條,比上財年(印度財政年度結束在3月31日)翻了一番,已成為中國輪胎第三大出口國。印度最大的輪胎制造商MRF認為中國輪胎價格比印度輪胎便宜30%左右,但質量不如印度輪胎。
“中國發達程度比印度高,龐大數量的輪胎卻一直是廉價出口。數量攀升的背后隱憂重重?!敝袊鹉z工業協會輪胎分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其透露,印度輪胎制造協會正請求政府對中國輪胎實行反傾銷調查,對子午線輪胎征收反傾銷稅。
出口優勢漸失 斜膠胎出局
據統計,2002-2006年,中國對印度輪胎出口大幅增長,其中出口額年均增長125%,出口量年均增長114%。在此期間,以生產斜膠胎出口印度著稱的珠江輪胎有限公司就占出口量的近50%。
“2007年,我們對印度出口的輪胎數量大幅下降,今年上半年的出口量已經非常少了?!眲倧挠《葰w來的珠江輪胎有限公司出口業務部區域經理熊萍無奈地對記者表示,“去年以來,需求量減少和價格持續上漲使斜膠胎對印度的出口失去優勢?!?/p>
熊萍分析認為,中國斜膠胎淡出印度市場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合成橡膠等其他原材料及運費、燃料等其他綜合成本節節攀升,致使輪胎生產成本不斷加大,拉動輪胎價格上漲;第二,印度基礎設施正在不斷加強,沿海城市新國道的建設、公路網的重大改善、新一代載重車的面市以及限制超載法規的出臺都推動了載重車和轎車輪胎子午化率快速提高,印度市場對斜膠胎的需求大幅減少;第三,印度去年開始對進口產品提高關稅,使中國輪胎的出口成本上升。
“盡管印度市場對子午線胎需求量有所增長,但是,同樣生產線,我們更愿意供給國內市場,因為內銷比外銷印度利潤高”,以生產子午線胎為主的雙錢輪胎有限公司進出口部經理巫淵文介紹說,“比如2007年我國國內輪胎需求量大,由于生產線問題,我們企業要首先滿足國內市場,取消了很多來自印度方面的訂單?!?/p>
巫淵文坦言,隨著阿波羅和MRF等印度本土大輪胎公司在子午線胎方面競爭力越來越強,我國的子午線胎出口優勢也正呈遞減趨勢。
2007年7月,我國輪胎出口退稅率由13%降低至5%。業內人士分析,這一退稅下降幅度也致使國內輪胎制造企業出口成本壓力加大,利潤空間縮小。
據輪胎分會會員企業統計,近幾年來,輪胎企業生產成本平均每年上升30%左右。中國輪胎在國際市場上正在逐步失去低成本競爭的優勢,國際競爭力已經有所削弱。
困境重重 出口企業無奈多
“印度推行對進口輪胎實施ISI標志強制認證,這對中國出口到印度的子午線胎具有刻意的阻擋成分”,當談到目前雙錢面臨的困難時,巫淵文感觸地說,“雖然,目前還沒有開始執行,但即將面臨的壓力不言而喻?!?/p>
他告訴記者,一方面今年國家宏觀調控加強、銀根收緊,使輪胎產品銷售放緩,另一方面,前幾年固定資產過熱投資將在今年迅速釋放,又造成輪胎產能嚴重過剩。企業在兩難中尋求出路的同時,輪胎出口退稅又下調,而且人民幣持續升值,使本來利潤率就很低的輪胎行業,銷售利潤就更加微薄。
禍不單行,印度國內市場狀況也在惡化。印度由于外債較高,貿易赤字不斷擴大,眼下正設法限制進口,以平衡收支,避免出現越南的類似危機。
“我們感到越來越難做!”談及下半年印度市場的出口前景時,巫淵文不禁深深感嘆,“無奈多!”
“2008年下半年,中國斜膠胎的出口優勢幾乎沒有了”,熊萍表示,珠江輪胎將繼續轉戰其他優勢尚存的如中東等國際市場。
“面對國際、國內市場多變的形勢和諸多不利因素,中國輪胎企業必須著力轉變增長方式,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優化、提升產品結構。”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歐陽洪利指出,“同時,提高節能環保水平,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提升中國輪胎行業整體素質和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