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 休·道恩斯
向底特律車企提供救助并不明智
底特律三大汽車企業正謀求政府的幫助,而其要求的低息貸款金額竟達500億美元之多。這可以理解為:他們正遭受困境。而對于這樣的事情,政府有提供救助的先例。但這一次,通用、福特、克萊斯勒不應該獲得政府的救助。
向底特律提供貸款救助,不僅涉及到資金安全和收益問題,而且這場救助還會將底特律三大車企的競爭對手置于不利地位,從而引起不公平競爭,導致市場低效率,最終損害的是消費者的利益。
當然,這并不是說政府在任何時候都不應介入企業事務。但這種介入必須要有一個前提:如果政府不提供救助,其后果將極其嚴重。就拿住房融資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來說,政府向其提供救助,是因為如果這兩家企業倒閉,將會使得本已經傷痕累累的美國房地產市場雪上加霜。政府不采取措施進行救助的話,數百萬人將無家可歸。
而對于底特律三巨頭,國會在去年的能源法案中已經決定向其提供250億美元的低息貸款,以研發燃油經濟性高的汽車。的確,這三家汽車企業擁有大量的雇員,但他們的競爭對手如豐田,在美國也同樣有幾萬工人。
過去,美國總是習慣于批評其他國家的“國家保護主義”,而現在,美國對底特律車企的救助,將為其他國家提供一個很好的“國家保護主義”的范例,其他國家勢必會紛紛效仿。
況且,美國汽車企業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他們自己造成的。他們長期忽視小型車、節油車的研發,導致自己陷入困境,而現在卻要求政府為他們的戰略失誤來買單,這沒有任何道理。
《華盛頓郵報》 華倫·布朗萊
政府應給汽車商一些尊重
底特律汽車商正向政府尋求更多的貸款,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的處境讓人覺得有些悲哀,他們為美國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卻得不到政府的尊重。在貸款這件事情上,他們就像是乞丐,向政府和金融機構“乞求”幫助。
在過去幾個星期里,底特律汽車企業的高管們奔波于華盛頓、民主黨大會以及共和黨大會,他們在明尼蘇達州的首府圣保羅地區以及丹佛地區進行游說,“乞求”政府盡快向車企提供貸款。
的確,底特律汽車商自己把事情弄糟了,他們癡迷于皮卡、SUV等大馬力車型,并曾一度反對政府制定更為嚴格的燃油經濟性標準。所以,當高油價時代來臨時,他們迅速陷入困境。
但是,底特律車企陷入今天的糟糕局面,美國的政治家和立法者并不是一點責任都沒有。
過去很多政府官員一直在呼吁底特律車企發展節油車,但他們也只是呼吁而已,在實際行動上,他們并沒有為美國節油車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事實上,過去聯邦經濟政策的調整使得美國國內的油價始終保持在低位,這無形中增加了消費者對皮卡、SUV等高耗油汽車的需求。
一些政治家宣稱底特律車企不應該獲得援助。而我們知道,美國政府從不吝嗇于向國外汽車企業提供各類幫助,豐田公司在肯塔基州的工廠、現代公司在阿拉巴馬州的工廠都曾獲得政府的稅收減免等資助。
現在,本土車企有了困難,他們只是希望政府能提供一些低息貸款,他們承諾將會償還,而政府卻始終未能給予明確的答復。
CNN 克里斯·伊西多萊
政府救助已為期不遠
高油價、銷量持續下滑、大選年,這些因素將使國會批準底特律車企提出的500億美元貸款計劃成為可能。國會議員們相信,這些貸款對底特律三巨頭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
底特律三大車企正在忙于關閉卡車生產線,轉向節油車的生產。不過,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的信貸評級被一再下調,融資難已經成為他們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
所以,底特律三巨頭展開了一場被工業部官員稱為“洶涌澎湃”的游說行動。游說家、車企高管不斷穿梭于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大會中,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盡快獲得大量的貸款支持,以加速研發節油車。
車企的努力已經有了收獲。500億美元的貸款申請已經獲得兩位總統侯選人的支持——邁凱恩和奧巴馬必須這樣做,除非他們不想獲得密歇根州和俄亥俄州的選票。而白宮新聞秘書也透露,一向開明的布什政府也對這項貸款計劃持樂觀態度。
盡管已經得到很多支持,在底特律汽車商們看來,目前,他們仍然不能松懈。直到這項貸款計劃在法律程序上獲得通過,并且國會采取措施使該計劃獲得融資之后,汽車企業才會停止游說。美國國會曾在2007年的能源法案中批準了向汽車企業提供250億美元低息貸款,但直到現在,這項貸款計劃也未能實施。
《底特律新聞》 丹尼爾·豪斯
500億美元貸款稱不上“救助”
底特律車企已向政府申請500億美元的低息貸款,不過他們反對批評家將這些貸款稱為“救助”的說法。
通用、福特、克萊斯勒所要求的,只是向財政部進行貸款。而這和政府直接將納稅人的錢注入瀕臨破產的企業是不同的,這與政府向房利美和房地美提供的救助完全是兩碼事。就像一位汽車工業的主管說的:“我們并不是在向政府要錢,只是要求政府向汽車工業提供合理的資本投資,這并不是政府向我們提供救助。”
面對現在的局面,底特律汽車企業惟一能做的就是迅速轉變產品結構,不過要實現這一目的,他們必須獲得大量的資金支持。
如果按一些持懷疑論的政治家的觀點,政府應拒絕底特律車企的請求。結果呢,可能其中一家車企會倒閉,然后帶來一系列嚴重的負面效應:大量供應商受到波及從而倒閉、無數汽車工人受到連累而最終失業……
如果出現這樣的結果,美國政府應當如何向公眾解釋呢?一向很樂于為住房融資機構以及華爾街金融業提供各類援助的美國政府,卻為何舍不得為雇員數量占全國工人七分之一的核心工業——汽車工業,提供區區500億美元的貸款?
今年是美國的大選年,無論是邁凱恩還是奧巴馬當選,他們都不會忽視汽車工業的發展,誰會愿意在自己當選總統之后看到通用、福特或者是克萊斯勒破產呢?
業界觀點
美國汽車研究中心主席 戴維·科勒
“貸款將使一些瀕臨關閉的汽車工廠正常開工。貸款對車企未來發展所起的作用現在還不好說,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汽車企業在長期將保持充足的流動性。”
J.D.Power首席經濟學家 鮑勃·施諾布斯
“現在還不能確定獲得這些貸款之后底特律車企就一定不會出現破產,或者他們一定能用這些貸款實現產品轉型。在未來的兩年內,他們需要大量的資金,500億美元對他們來說,也許只是杯水車薪。”
密歇根公共政策研究機構Mackinac中心資深經濟學家 大衛·利特曼
“向汽車企業提供貸款是一個可怕的想法,這等于是把資金送給經營不善的企業。如果貸款給他們很安全,市場自會衡量其債務的價值,會直接借錢給他們。”
通用發言人 格雷戈·馬丁
“美國車企急需進行產品轉型,這項工程所耗費的成本巨大,即使是在繁榮的經濟環境下,我們也很難從市場上募集到足夠的資金。更何況現在正處于信貸緊縮時期,所以我們只能向政府尋求幫助。”
克萊斯勒發言人 林達·貝克爾
“這項貸款計劃已經引起總統候選人的注意,這就是我們的策略。我們的企業和工廠所在的每一個州都是我們的戰場,只要總統候選人從這里經過,我們就會讓他們聽到汽車企業、雇員和選民的聲音。”
豐田發言人 馬沙·沃絲
“對于這項貸款計劃,我們目前的態度是保持中立。但我們會持續關注國會對這項提議的討論情況,畢竟,這也涉及到我們的利益。”
(李 尚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