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福特汽車公司傳來消息,福特對于其在美國市場的新款小型車銷售業務實現盈利充滿信心,稱最新數據顯示,美國人開始看重小型車的優質性能以及動感的設計。
此前在日本、法國、德國等發達國家也有數據表明,當地消費者對小型車的消費熱情開始高漲。這無非是由于能源、交通、環境問題的巨大壓力以及當地消費者較為成熟的汽車消費理念所造成的。
當小型車在國外市場日益走俏的時候,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理念是否也在緊跟國際潮流?小型進口車在國內市場是否也得到了同大型車一樣的認可?
小型進口車面臨市場“真空”
美國“三大”最近的日子并不好過,克萊斯勒的“聯姻之路”漫長而曲折,通用出售悍馬的吆喝聲不斷,福特也為旗下沃爾沃品牌在全球尋找買家。在能源、環境壓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各大汽車公司為提高盈利紛紛找尋著出路。
日前,福特汽車全球營銷和聯系部門副總裁Jim Farley向媒體表示,新款福特嘉年華(Ford Fiesta)對公司的發展至關重要,同時也是必要變革的催化劑。Farley表示,公司希望借助小型車業務恢復盈利,而數據顯示美國人已開始看重小型車的優質性能及動感設計。
然而,回到國內市場,包括小型進口車在內的小型車市場表現并不樂觀。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以國產小型車為例,除經典的QQ、車小空間大的北斗星以及作為出租車的夏利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外,大多數國產小型車都呈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態勢。
小型進口車也難逃同樣的命運。記者在電話中向北京華日菱汽車貿易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曹亞林詢問大眾甲殼蟲的銷售情況時,曹亞林表示,甲殼蟲的銷售情況沒有大的變動,可以用“不好也不壞”來形容。當記者想做進一步了解時,曹亞林表示正在參加培訓而結束了通話。
隨后記者從某進口汽車4S店銷售人員處獲悉,他們感覺小型進口車正在面臨著市場的“真空”。進口車消費者一般都偏好大型車,而如果選擇中小型車的話,國產和合資品牌又有豐富的選擇余地,價位又較為合適,所以小型進口車處在了頗為“尷尬”的境地。
經銷商更需要“好政策”
市場需求決定了經銷商經營何種進口汽車,而國內的政策導向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消費者的購車需求,所以在與進口車經銷商的交流過程中,記者更能感受到他們對“好政策”的渴求。
“你好,打算看哪款車?”“有A8 6.0L的嗎?”這是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恰巧聽到的進口車銷售人員與消費者的一段簡短對話。隨后,記者在幾家4S店附近看到有消費者正在試駕悍馬、保時捷卡宴、奧迪Q7等大型進口車。如此看來,大型車仍是消費者熱衷的對象。
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總經理蘇暉告訴記者:“總體來看,小型進口車的銷售情況非常一般,原因就是競爭非常激烈,這主要是來自合資品牌的沖擊。簡單說,價位相近的情況下,消費者能買到一款配置更好的合資品牌汽車;而配置相同的情況下,消費者購買合資品牌汽車又能花費較少的費用?!?/p>
這種情況下,經銷商就非常希望有“好政策”的引導。蘇暉說:“盡管新的消費稅已經出臺了,但由于有很多消費者并不認可針對大排量汽車征收的高昂消費稅,所以這一政策能否長期貫徹下去尚存懸念。只有新消費稅政策能夠穩住,才有可能刺激小型進口車的消費。”所以,如果能夠在購置、保有和使用環節上均制定合適的政策,小型進口車或許才會出現較快的增長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