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籃球場那么大的場地,僅有4、5家企業到場,那種場面恐怕僅用‘冷清’一詞無法形容。”國內某知名零部件企業相關負責人在回憶參加“2008年第二屆中國國際卡車展覽會”時后悔莫及。
“2008年第二屆中國國際卡車展覽會”于2008年8月14日~16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在此之前,諸多媒體都對此次展覽會預熱進行了大幅報道,招商廣告更是層出不窮。在目前我國缺少專業性的卡車展覽會的情況下,此屆國際卡車展的召開便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但是就在業內各界將目光投向此次展覽會時,尚未大展拳腳的它便已草草收場。
據了解,該卡車展曾于2006年4月16日~18日在上海舉辦過第一屆,當時共有38家媒體參與該次展會的相關報導。展覽會召集了包括一汽、重汽、上汽、柳汽、福田、北奔、江淮、江鈴、紅巖、雷諾、梅賽德斯一奔馳等在內的共20多家知名企業,200多個配件廠家,吸引了15000人次的專業觀眾前來參展、觀摩。而第二屆的冷清場面顯然與前一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對不起,我已經不在那家公司工作了,關于卡車展的事情我不知道。”多次尋找此次卡車展組委會聯系人之后,記者撥通一名相關聯系人的電話,想了解展會期間相關事宜時卻被委婉地拒絕了。就此,記者所能找到的三名組委會聯系人中已有兩位離職,另外一名則一直杳無音訊。電話、短信、郵件一概石沉大海。
而經過記者多方調查發現,此次卡車展的承辦單位——上海浦東國際展覽公司與上海迪沃勒展覽服務有限公司地址、聯系電話均相同,并且同屬一個聯系人,兩家公司似乎只是名稱上的區別。
經過幾番周折,記者終于和廣告上提供的組委會聯系人名單中的另外一位工作人員取得了聯系,通過采訪記者獲知,此次展覽會,除東風改裝車廠到場外,國內其他整車企業無一“露面”。而配套零部件商也只有綦齒、陜齒和數家小企業到場。而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獲知,作為國際卡車展,像沃爾沃這樣的國際主流卡車企業都未獲得邀請,“國際”緣何談起?
此種結果,與在此之前意欲打造“中國卡車行業惟一最具規模、最高層次的權威展平臺”的宏偉目標相差甚遠,而距離“全面展示卡車領域的最新產品與成果及未來發展方向,以‘突出品牌、開拓創新、注重實效、強化服務’的辦展宗旨,憑借獨特的創意、科學合理的整合傳播和卓越的服務,以全新的理念為廣大參展企業提供‘高水準、高品味、高質量’的展示交流舞臺,迅速打造卡車行業最具規模、最有價值和最有權威的盛會”的高水準也還有很大的差距,表現與結果顯然事與愿違。
“首先,對于企業來說,主辦方號召力不夠。”福田卡車一位相關負責人在向記者介紹沒有接受此次卡車展組委會邀請參加展會的原因時說,“其次,定位不夠明確,目前國內缺少鄭重的卡車展覽,但此卡車展定位并不明確,既不專業也沒有達到其所說的規模最大等定位標準。再者,費用較高,對于一個剛剛舉辦到第二屆的卡車會展來說,尚在起步階段,這樣的費用明顯較高。除此之外,該展會在時間選取上也并不明智,將時間定在天氣比較炎熱的8月份,對于企業來說,8月份是銷售淡季,參加這樣的展會成本相對來說較高?!?/p>
“與我們相鄰的浙江一家零部件參展企業,為參加此次展會大概投入了15萬元左右,我們企業在這次展會上也花費了10萬元左右?!鄙鲜鰢鴥戎悴考髽I負責人說,“我們投入這么多卻并沒有享受到很好的后勤服務,尤其是為我們提供服務的物流企業很不專業。”
“我們應該舉辦一個大型的、專業的商用車展,將和產業有關的所有元素都匯聚到一起,同時還要有政府的參與,最重要的還是要專業?!鄙鲜鲐撠熑苏f,“這次的卡車展連最起碼的危機處理的能力都不具備,邀請參展企業不成功,直到我們最后到達參展地點都沒有及時告知我們,專業程度可想而知。這樣的展會下一屆很難再辦起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