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信用社作為反洗錢義務主體之一,對其反洗錢工作的探究將有助于提升金融機構整體的反洗錢工作水平。本文分析了海南省農村信用社開展反洗錢工作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從提升反洗錢意識、健全反洗錢內控制度、加強客戶身份識別、強化大額和可疑交易報告、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加強反洗錢宣傳和培訓等六個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農信社;反洗錢;對策
中圖分類號:F83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31(2008)10-0074-03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國際金融活動更加活躍,金融犯罪也更加猖獗,其中洗錢犯罪正成為危及世界各國經濟安全和金融安全的重要因素。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全球每年非法洗錢的數額約占世界各國GDP總和的5%,達1.8萬億美元,且每年以1000億美元的速度遞增。而每年發生在我國境內的洗錢規模則在3000億至4000億元之間。[1]針對日益猖獗的洗錢犯罪行為,金融機構在反洗錢工作開展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農村信用社由于客戶群體特殊、人員素質相對低下、技術手段發展滯后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反洗錢工作開展中存在較多的問題,亟待關注。
一、海南省農村信用社反洗錢工作現狀
海南省農村信用社共有機構網點388家,其中法人機構232家(市縣聯社l9家),非法人機構155家(信用分社130個,儲蓄所25個)。共有員工4000多人,其中在職員工2800多人。[2]目前全省有反洗錢專職人員1人,兼職389人。農村信用社反洗錢工作的開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成立了反洗錢組織機構。海南省農村信用社中的法人社基本上都按要求建立了反洗錢組織機構,成立了反洗錢工作領導小組,其中組長一般由信用社主任擔任,成員主要包括分管內勤或保衛的副主任、主管會計、分社(網點)負責人等。日常的反洗錢工作主要由會計主管負責。
2.制定了反洗錢內控制度。在海南省農村信用社19家市縣聯社中,大部分都制定了若干反洗錢內控制度,明確了反洗錢工作實施細則。各聯社下屬的其他法人社自身則沒有制定內控制度,主要是執行各自市縣聯社制定的制度。
3.開發了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系統。海南省農信聯社在2007年自行開發了“海南省農村信用聯社反洗錢交易監測系統”,并在2007年11月份上線試運行,2008年3月份開始正式運行,該系統有四大功能模塊,分別是數據采集、數據整理、數據查詢和系統管理。各基層網點目前均已接入該套系統,對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的上報都是由該系統自動提取完成。該系統自動提取的數據按來源地每天下發給相應的基層網點,由各基層網點對當天系統提取的數據進行核對,若發現漏報情況則登錄該系統的子系統“海南省農村信用聯社反洗錢手工補錄系統”進行補錄。該系統的投入使用,極大地提高了海南省農村信用社的反洗錢工作效率。
4.對客戶身份和交易進行審查和核對。農村信用社為客戶辦理賬戶開立等金融交易時,能夠對客戶的有效身份證件進行核對并登記;對超過一定限額的現金存取交易,則按照大額現金管理的有關規定,按管理權限履行相應的審批手續,并將現金交易的情況記錄在專門的支付登記簿上。
5.對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進行保存。海南省各級農村信用社基本能夠對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進行保存,但保存依據更多是賬戶管理和現金管理的有關規定,對更為嚴格的反洗錢要求體現較少。
二、海南省農村信用社反洗錢工作存在的問題
雖然海南省農村信用社反洗錢工作已正式開展,但在反洗錢各項義務的履行上仍存在一些問題,影響反洗錢工作實效。
1.反洗錢意識較為薄弱。反洗錢工作在我國已經開展5年了,但農村信用社的一些員工對洗錢的概念仍很模糊,錯誤地認為洗錢只是有錢人的事情,農村信用社主要面向農村和農民,不太可能存在洗錢行為。對開展反洗錢工作的意義認識也不高,認為反洗錢工作與信用社經營業務無關,也不能產生直接的經營收益,所以沒有動力去主動做好。營業網點的一線人員對反洗錢相關規定的實施時間、內容、操作標準等不夠了解,對相關執行標準很模糊,導致反洗錢工作未能有效的開展。
2.反洗錢內控制度不健全,所依據的法規文件滯后。《反洗錢法》、《金融機構反洗錢規定》等一批反洗錢法律法規已正式施行,但有的市縣信用聯社并沒有根據這些新法規的要求制定相應的內控制度,而仍是執行剛開展反洗錢工作時的若干內控制度,這些制度依據的是已廢止的人民銀行“一規兩辦法”,因而反洗錢工作實效受到影響。
3.客戶盡職調查落實不到位。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為客戶開立個人結算賬戶時,客戶身份識別存在要素不齊。如自然人客戶開立個人結算賬戶時沒有留存客戶的聯系方式、職業、住所或工作單位地址等信息,外省客戶開立賬戶時沒有留存客戶的職業、經常居住地或工作單位地址等信息。二是在與客戶的業務關系存續期間,沒有及時采取措施要求客戶更新資料信息。如有的客戶在開立個人銀行結算賬戶時所提供的身份證有效期到2007年,但直到2008年7月信用社還沒有采取措施要求客戶更新資料信息。三是客戶由他人代理辦理業務時沒有對代理人采取客戶身份識別措施。如客戶由代理人開辦個人銀行結算賬戶時未對代理人的身份進行識別和登記,而是由信用社工作人員直接為客戶代為簽名。四是為客戶辦理一次性金融服務時未按規定對客戶身份進行識別,未能登記該客戶的身份基本信息,留存有效身份證件或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的復印件或影印件。五是為客戶開立假名或匿名賬戶。農村信用社目前有大量帶#號的匿名賬戶,這些賬戶大部分是在賬戶實名制之前開設,由于當時客戶不識字,所以戶名用#代替,在實名制實施后農村信用社未將這些賬戶及時改正,只是在#后增加了客戶的名字。同時,由于農村信用社電腦系統的字庫版本太低,很多字無法正常輸入,只能把字進行分拆,導致大量假名賬戶的出現。
4.可疑交易報告過分依賴系統,報送質量不高。雖然海南省農村信用社統一上線了“反洗錢交易監測系統”,可對客戶的可疑交易進行監測和自動提取數據上報,但由于監測系統是由海南省農信聯社自行開發的,而且可疑交易的判斷標準幾乎都是定性的,所以在對可疑交易的判斷標準進行系統程序化設計時難免會出現缺陷,比如,系統只能監測客戶的交易量和交易頻率,而無法監測到客戶資金的性質和流向等,這就需要反洗錢業務人員進行主觀分析,以彌補系統判斷的不足。而基層農村信用社又過分依賴監測系統,對客戶的交易缺乏相應的主觀分析。如該系統存在很多客戶的單筆交易記錄,從這些交易中看不出任何的可疑特征,可系統還是自動提取上報了,大量的這種數據上報到人民銀行,從而大大地降低了可疑交易報告的有效性和整體質量。
5.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不夠完整。農村信用社雖然能對客戶的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進行保存,但尚不全面。大部分信用社依據的只是《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和現金管理的有關規定,與反洗錢方面的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如客戶銷戶時有的信用社只保存了客戶撤銷銀行結算賬戶的申請書,并沒有嚴格按照《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的要求,同時保存客戶職業、住所地或工作單位地址、聯系方式、有效身份證件復印件或影印件等全面的客戶身份資料。
6.反洗錢培訓和宣傳不力。一是反洗錢培訓不足。海南省的大部分農村信用社對員工的反洗錢培訓不足,一線臨柜人員未能掌握客戶身份識別制度的有關內容,對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的基本知識缺乏,未能真正有效地開展反洗錢工作。二是反洗錢宣傳活動極少,方式單一。由于反洗錢意識不強,農村信用社開展的反洗錢宣傳少于一次,而且方式單一,基本就是懸掛反洗錢橫幅,此外沒有其它更豐富更為有效的宣傳方式。
三、做好海南省農村信用社反洗錢工作的對策建議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海南省各級農村信用社為了更好地開展反洗錢工作,防范自身金融風險,應努力做好以下幾點。
1.充分認識反洗錢的重要意義,提高全員反洗錢意識。農村信用社反洗錢工作的關鍵是解決認識問題,各級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應充分認識到反洗錢工作的重要意義,高度重視反洗錢工作,在系統內大力開展反洗錢法律法規的宣傳培訓,從思想上扭轉“洗錢與農村信用社關系不大”的錯誤觀念,樹立起“做好反洗錢工作有利于農村信用社長遠發展”的理念。同時,建議在全省的農村信用社中制定出一套面向各級員工的反洗錢獎懲制度,并認真執行,獎優罰劣。
2.建立健全反洗錢內控制度。農村信用社應根據最新反洗錢法律、法規的要求,結合自身的業務特點和面臨洗錢風險的具體情況,制定履行法定反洗錢義務的組織保障制度、業務流程制度、崗位責任制度、內部審計制度等,具體應包括反洗錢組織機構設置、設崗定職、大額和可疑交易報告、客戶身份識別、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反洗錢檢查和行政調查制度、反洗錢工作保密制度、保障自身反洗錢各項制度執行的內部審計制度等,建立起一個周密嚴實的反洗錢制度防線。[3]
3.加強客戶身份識別,落實客戶盡職調查制度。一是在與客戶建立業務關系或者為客戶提供規定金額以上的現金匯款、現鈔兌換、票據兌付等一次性金融服務時,應當要求客戶出示真實有效的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進行核對,并登記客戶身份基本信息,留存客戶有效身份證件或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的復印件或影印件。二是代理他人在農村信用社開立個人存款賬戶的,應當要求其出示被代理人和代理人的身份證件進行核對,并復印被代理人和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件,存檔保管。農村信用社不得為身份不明的客戶提供服務或者與其進行交易,更不得為客戶開立匿名賬戶或者假名賬戶。三是要做好重新識別客戶的工作。農村信用社對于先前獲得的客戶身份資料的真實性、有效性、完整性存在疑點,或與先前已經掌握的相關信息不一致的應對客戶進行重新識別,以確保各種身份證明文件的真實、有效。四是要升級整個電腦系統的字庫版本,徹底消除有的字不能正常輸入的情況。
4.強化大額和可疑交易的報告與分析,提高報送質量。首先,反洗錢業務人員應加強對大額和可疑交易的審查與分析,對頻繁交易賬戶、大額存取款賬戶、長期不動突然激活賬戶等可疑賬戶進行認真分析,各網點反洗錢人員要對大額異常交易及時進行審核、分析、處理和報告。對系統自動提取的可疑交易要進一步核實,對其中確屬可疑的要說明可疑的理由,對并不可疑的要及時剔除,確保可疑交易報送的質量。其次,應進一步完善“反洗錢交易監測系統”,對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的判斷標準設計要合理、準確,盡可能地考慮到各種可疑交易的情況,以提升系統報送數據的整體質量和有效性。
5.全面留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各級農村信用社應依據《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的要求,對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進行保存。一是客戶身份資料,應包括記載客戶身份信息、資料以及反映農村信用社開展客戶身份識別工作情況的各種記錄和資料;二是交易記錄,具體包括每筆交易的數據信息、業務憑證、賬簿以及有關規定要求的反映真實交易情況的合同、業務憑證、單據、業務函件和其他資料。這些資料應自業務關系結束當年或者交易記賬當年計起至少保存5年。
6.加強反洗錢的宣傳和培訓。各級農村信用社應在日常的經營活動中加大反洗錢宣傳力度,如組織觀看反洗錢宣傳片、開展反洗錢知識競賽、設置反洗錢宣傳欄、懸掛反洗錢橫幅、發放反洗錢宣傳折頁等多種方式,使客戶和內部員工了解洗錢犯罪現狀及所造成的危害,充分認識到反洗錢工作的重要性,為促進各項業務健康發展創建良好的氛圍。同時,應切實加強對員工的反洗錢培訓,使得重點崗位的業務人員具有高度的反洗錢意識和熟練的反洗錢技能,熟悉有關反洗錢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措施辦法。培訓人員除了一線的臨柜人員和專職反洗錢人員外,還應包括各級機構的領導、高級管理人員和部門負責人,從而全面提高農村信用社員工的反洗錢意識,提升農村信用社整體的反洗錢工作水平。
參考文獻:
[1]吳崇攀,朱米均.我國銀行業反洗錢困境和路徑探析[J].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3).
[2]中國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課題組.央行資金支持海南省農村信用社改革方式的分析與選擇[J].海南金融,2007,(11).
[3]常忠武.郵政儲蓄反洗錢現狀堪憂[J].東北金融,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