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臺北市長郝龍斌日前在上海參觀時表示,希望直航之后,臺北松山機場和上海虹橋機場實現“對飛”,打造“兩小時生活圈”。兩岸直航之后,上海至臺北航班耗時將縮短1.5個小時。
在捷運站觀察臺北人
有人說,觀察陌生人,是認識一個城市的第一把鑰匙;若由這個觀點來展開對臺北的認識,不妨從熙來攘往的捷運站(地鐵站)開始。

在捷運車站和車廂觀察人來人往相當有意思,臺北人雖然行色匆匆,在人滿為患的站內卻并不顯得失序或特別喧鬧;等候列車時,即使是在最擁擠的尖峰時刻,也都會守規矩地排隊,而且先下后上,鮮少看到爭先恐后的場景。大多數人在車廂內也都盡量不影響他人,看書的看書、看報的看報、玩手機的玩手機、發呆的發呆,即使是聊天,也不至于大聲喧嘩。盡管車廂內人很多,博愛座卻總是會空出幾個座位……
臺北車站是臺北交通運輸的樞紐,是高鐵、捷運、火車、客運、公交車的匯集點;初來乍到的旅客通常會被這里的復雜紛亂與快速的流動率嚇到,縱使看來人潮擁擠雜亂,行人過客卻是有條有理地按著動線前進,趕著到想去的地方。
如果說捷運是臺北最重要的交通工具,那么等待捷運列車時的急躁,便是臺北人的普遍形象,倒不見得為了什么而焦急,但大家總是一副要趕著去什么地方般的急切,腳步似乎慢不下來。
咖啡文化蔚為風潮
認識臺北的另一把鑰匙,是咖啡館。臺北人也愛咖啡,喝咖啡早在1930年代就已成為時尚。臺籍知識分子中的菁英人才喜歡聚集于大稻埕的咖啡店內,形成類似歐洲早期文化沙龍的特色??Х任幕谂_北大規模興起,應該從1980年代算起,這和當時經濟繁榮、商業發達與文化活動頻繁息息相關。近年來,咖啡館的林立儼然成為臺北市不可或缺的街景,成為重要的社交場所,想在臺北街頭找咖啡館一點也不難,路邊街角隨處一望,或往巷弄鉆去,總會有所收獲。當然,真要斟酌氣氛、講究味道,還是得有識途老馬引路。
在咖啡館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上班族商務洽談、學生看書趕報告、作家寫稿、情人約會、好友談心,甚至獨自一人沉潛思考或放松休息,都是泡咖啡館的好理由;而咖啡館的風格與訴求當然也各有不同,除了隨處可見的星巴克、西雅圖、丹堤、怡客等連鎖式咖啡館,也有歷史悠久的老咖啡館,像是波麗路西餐廳(1930年代至今)、明星咖啡屋(1960年代至今)、蜜蜂咖啡(1970年代至今)等,還有校園風格的、古典的、前衛的等等多不勝數的特色咖啡館,不同的人、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心情,總能找到氣氛適合的咖啡館。
主題街巷形色各異
還有一把鑰匙,也很有臺北特色,那是錯綜復雜、形色各異的主題街巷。有人說,沒有巷子的城市,就像沒有故事的城市。歷史上,臺北曾被不同的政治勢力統治或影響過,也因此薈萃出新舊融合、東西并存的文化樣貌。街頭巷弄間有中有西,有本土有外省,有日系有韓流,有前衛也有老舊。
除了充滿現代化建筑的繁華商圈,轉身走進小街巷弄中,也能發現獨特風情的店鋪、市集,比如充滿幸福感的中山北路與愛國東路“婚紗街”;日漸沒落的重慶南路“書店街”;吃香喝辣的汀州路“東南亞街”;款式齊全、物美價廉的沅陵街“鞋店街”;結合傳統與現代特色的文昌街“家具街”;吃飯喝茶酗咖啡,上永康街總不會錯;想買緞帶、蕾絲、拉鏈、珠飾、水鉆等配件和DIY材料,就到臺北火車站后站的“服飾材料街”;還有溫泉裊裊、有“北投后花園”之稱的銀光巷;華西街、士林、饒河街、臨江街等夜市是饕家的最愛;忠孝東路是著名的商業街;敦化南路、仁愛路圓環除了是臺北市最美的林蔭大道,也有精品街之稱……五花八門的街道巷弄串起臺北人豐富的消費生活。
不想逛街購物,而在住宅區的街巷間隨意遛達,也是認識城市的好方法。日式房子成群的青田街,坐落于文教區,青黑色的屋瓦,參天的大樹與濃密的藤蔓交織,顯得幽靜典雅,漫步其間,每一步都是驚喜與優閑。至于現代感的小巷,首推富錦街,兩旁成蔭的榕樹與菩提樹,營造出歐洲小鎮的氣息。

越夜越美麗
夜生活是現代都會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豐富了白天忙碌生活之外的一大片風景,當然也是認識臺北的一把鑰匙。有人說在臺北生活不容易寂寞,不管多晚,總是有那么多好玩的人、事、物,吃喝玩樂消費娛樂樣樣齊全。除了各式各樣承載著感官享樂等印象的漫畫王、網咖、KTV、酒吧、舞廳之外,24小時不打烊的誠品書店敦南總店已是臺北重要的文化地標和人文風景,經常到了午夜時分仍然人流不稀,和臺北故宮、市立美術館并稱為旅臺必游文化朝圣之地。而由美國駐臺領事館變身而成的臺北之家,是一處充滿濃厚都會風格,結合電影藝術與咖啡香的人文空間;從白天到深夜,每日放映有別于美國好萊塢電影的多元文化經典。
近年來臺北夜生活最時髦的去處,非Lounge Bar莫屬,紅酒、音樂、時尚男女與摩登簡約的設計,讓Lounge Bar成為吸引白領上班族下班后前來享受舒適放松的新潮流空間;有時,一些藝術團體也會選擇在Lounge Bar舉辦視覺藝術展覽,為夜行的觀眾提供了接近藝術的另類管道。在燈海車流轟隆交匯的夜里,臺北越發呈現出多元迷人的文化性格。
自然景觀豐美怡人
臺北是世界上少數具有自然景觀生態的城市,熱鬧繁華之外,因特殊的盆地環境,加上多雨潮濕的氣候,孕育出豐富的自然生態。臺北市面積不大,只有近300平方公里,不到上海的一半;平時只要不塞車,不需花很多時間,就能從繁華的商業區奔向大自然的懷抱。
臺北近郊較知名的景點,象山、陽明山的山嵐景色,每每吸引許多人前往踏青;北投、陽明山、烏來的溫泉,對于放松身心、舒緩疲累有莫大幫助;從關渡到淡水河口的水鳥生態區與紅樹林保護區,是賞鳥、觀察濕地生態的好地方;木柵、南港是臺北市兩大觀光茶園,南港主要生產淡雅清香的包種茶,木柵主要生產濃郁醇厚的鐵觀音,位于木柵的貓空每逢假日即涌入大量游客到此登山品茶,新啟用的貓空纜車橫越貓空茶園上空,結合指南宮、樟山寺等景點,成為此地最便捷的交通設施……親近自然如此容易,也是臺北的一大特色。
作者:臺北資深出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