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與一男子偶爾聊到了男女的話題,這位已步入中年、事業比較有成的男人無意間說,“女人還是不要長大的好!”他言下之意是,“長大”后的女人功利了、世故了,俗氣漸顯,靈氣盡失。從他的話外音感知,他所希冀的女子清純脫俗,嬌而不縱,媚而不妖,單純又不失成熟女人的風情,嫵媚中蘊藏著少女的天真,一如那清麗脫俗的天外飛仙,任憑那散落的烏黑長發隨風飄蕩在風中……因此,遇上了中意的這類女子,他會脫口而出,“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在他看來,“長大”后的女人會在世俗的磨礪中變得越來越“成熟”,變成大女人而不再是小女人。而太過有思想的女性會讓男人卻步,讓女性的性別特質產生異化,異化為身心俱枯缺乏靈性的榨干了糖汁的甘蔗。他認為“陰陽之諧謂之和”,真正的男女平等不在于女人和男人一樣,而是女性發揮他們的陰柔之美與自身優勢,與充滿陽剛之氣的男子漢們攜手共創美好世界。
這個男人的想法想必代表了很多男人的心聲。曾在某雜志上看過一男人的“告白”,文章的標題是“娶妻當娶林志玲”,意為能抱得林志玲這樣一個既美麗、溫柔又妖嬈、風情的美人歸,是男人的一大幸。其實,正是基于無數男人對女人的美好期待,臺灣演藝界才包裝出林志玲這樣一個“美的化身”,男人喜歡什么便讓她具備什么——美麗、標致、性感、浪漫、可愛、嫵媚、嬌柔、謙遜、優雅,再加上模特職業所賦予的獨特氣質和高學歷熏陶下所具備的小思想,最是那說話時發出的如撓癢癢般柔聲細語的“嬌嗲”聲,讓天下再硬的男人心也為之“酥軟”起來,許多男人因此而抱怨:自家的婆娘如此兇悍,對自己和孩子有如“河東獅吼”!
電影《神話》除了向觀眾展現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外,還將楚楚動人的朝鮮公主玉漱帶進了男人們的視野。“韓國第一美女”金喜善所演繹的玉漱多愁善感、溫柔多情,然而,對于她那雙憂郁、迷離、淚光盈盈的眼神,一些男人女人們有著不同的解釋:有的女人對這樣的眼神感到肉麻,而男人卻為之迷醉,備感愛憐!
《神話》畢竟是神話,舉以上例子是想結合理想回歸現實,探討男人眼中的女人和社會背景下的女人。在男女平等的當下,與男人在一個平臺“奮進”的女人們該如何把握好性別尺度,既出類拔萃又不失女性特質?既有堅強、獨立、與命運抗爭的求生本領又不喪失溫婉嬌柔的女人心?既有知性、理智的大腦又有細膩、感性的心靈……這恐怕是很多女人都難厘清的問題。其實,說來說去,男人骨子里還是不希望女人比他們強,盡管如今有相當數量的男人在工作中被女人所領導,但男人仍然不把女人看成與他們對等,這也是中國幾千年傳統觀念所形成的——男人被教育成強者,以事業為己任,以征服世界為榮;女人被教育成以家庭和男人為軸心,以征服男人而征服世界。自古“英雄”都愿意當強者,有保護弱者、保護女性的沖動,盡管他們中有相當數量的人未必真的能很好地“保護”好他的女人。
曾在網上看過一則某男人對理想“好女人”的若干條“金科玉律”。他認為一個男人的品位在于選擇妻子,選擇了什么樣的妻子就等于選擇了什么樣的人生。一個好女人最重要的品質首先是善良,而且百善孝為先,不能讓男人在親媽和媳婦間受夾板氣;賢惠、知書達禮,這是新時代對婦女與時俱進的要求,也是與別人真正拉開距離的所在;有思想有品位的她從來都是個“絕緣體”,不屑于插足別人之間的閑話,能匠心獨運地表達自己的風格;她對丈夫給予充分的信任和自由,能夠很好地呵護丈夫的自尊,理解丈夫喜歡在畫報、網頁上凝眸美女的嗜好,不因為這些下意識的行為而吹毛求疵,因為她深知喜新厭舊是人的本能,誰也不能保證一輩子只對一個人有好感。如果他想獨自呆一會兒,懂事的她不會問為什么,送上一杯茶,輕輕把門關上就好了;她沒有過多的物質欲望,寶馬汽車坐得、自行車也能騎得,五星級酒店住得、野營的帳篷也不嫌棄;她有著良好的生活習慣,抽煙、飲酒、通宵達旦的宴飲狂歡都不會發生在她身上,她更不會主動和別的男的搭訕,因為她知道自己的價值不是取悅異性;她喜歡讀書和聽音樂,經典的書籍和音樂能讓歲月與生活的瑣碎無法在她的心靈上烙下痕跡;她有較強的工作能力和一技之長,不會去疑神疑鬼,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當然,她不能長得不好看,是越看越順眼的那種,要不失純真浪漫和童趣,并且身體健康,懂得養生之道和基本醫學常識……他認為擁有這樣的女子,縱使太陽和星月都冷了,群山草木都衰盡了,婚姻的光芒還能在記憶的最初,在任何可見和不可知的角落,溫暖地燃燒著……
當然,這只是笑談……
男人喜歡什么樣的女人?女人愛怎樣的男人?想必這是我這個年紀這種閱歷的人無法解讀的,就算解讀起來也未免偏頗。以上大談了很多男人眼中的女人,立場也著眼于男人。其實,女人可以愛你所愛,但沒必要為迎合男人而活,女人要做回你自己。在眾多影星為情所困,有的甚至香消玉殞時,國際影星章子怡拋出一句經典的話:“愛你不如愛自己”,所以她總以一副百毒不侵的樣子燦爛地笑到最后,她似乎永遠目標明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我其實并不完全贊同她的那句話,一個不會去愛別人的人永遠也得不到別人的愛,我們可以愛自己,但也要學會去愛別人,要有分寸地愛,理智地愛。
曾看過安頓所寫的《崔鶯鶯VS杜拉斯》一文,講到很多女人琢磨著“馭夫”,渴望守住自己的男人,崔鶯鶯是個“馭夫”失敗的例子,而杜拉斯則成功了,她之所以成功,因為她一輩子都沒琢磨過怎樣掌控男人,只是不斷地經營好自己。文章的核心是,“御人”不如“馭自己”,那些研究如何用“秘籍”籠絡住男人的女人們,還不如好好修煉一下自己,耕耘自己的智慧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