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手上共有27塊小骨頭,其中包括了手腕處的8塊鵝卵石形狀的骨頭。我們手部的骨頭通過一個網絡狀的韌帶結構互相連接,依靠肌肉的拉伸來完成關節的各種活動,雙手的動作或手勢往往能夠準確細致地反映出我們內心的情緒狀況。
在日常生活中,絕大多數人都有幾個自己所特有的標志性的手部動作或手勢。
例如,每當提到“拿破侖”,人們的腦海里就會浮現出這樣一個男人的形象:他的雙手插在上身馬甲的口袋里,只露出一個向上豎起的大拇指。有的人甚至還會親自演示這一動作,或是對拿破侖這一動作的原因調侃一番,而至于故事的內容則大同小異,無非是一些民間傳說和軼聞。真實的故事應該是這樣的:1738年,拿破侖尚未出生之時,弗朗索瓦·尼維隆出版了一本書,名為《上流社會行為指南》。在書中,作者是這樣描述該動作的:“手插口袋的姿勢是一種常見的男子動作,多見于受過良好教育的紳士。該姿勢在體現男子的英雄氣概之余,同樣突出了受過良好教育的他們謙恭得體的紳士風度。”
歸根結底,這是一種能夠體現使用者高貴身份的姿勢。
巧“手”能言
千百年來,時空變遷,社會變更,只有一條交際法則始終沒有改變,人在社會中的地位決定了他在談話中發言權的先后順序。你的身份越高,權威越大,其他人在你說話時保持沉默的概率就越大。
在許多國家,手的一大作用就是充當“隱形的標點符號”,在談話中起到談話者角色轉換的作用。
最先使用“舉手”這一動作的是意大利人和法國人。這兩個國家的人被公認為是世界上在談話中雙手使用頻率最高的“手語者”。不過,這樣的情況在英國卻少之又少,因為英國人認為說話時手部動作過多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只有那些缺乏教養的人才會這么做。
雙手之間的玄機
當一個人對之前的討論進行總結時,只要稍加觀察,你就能明了他對這些觀點的個人態度:傾向于此,或有所保留,還是反對。人們在作總結陳詞的時候,經常會攤開一只手的手掌,陳述其中的一個觀點,然后,當談論到另一個觀點時,人們又會換一只手來做手勢。通常來說,習慣于用右手的人會在談論到自己所青睞的觀點時用右手輔以手勢來說明,而左撇子們則恰好相反。
“摩拳擦掌”
前兩天,一位朋友來到我家,與我們商量即將到來的假期滑雪計劃。在談話過程中,她不斷快速地摩擦手掌,興奮地大聲說,“你們知道嗎,我真恨不得明天就去!”其實,她什么都不用說,我們就已經看穿了她的心思,因為她那“摩拳擦掌”的動作就已經將她迫不及待的心情以及她對假期的無限期待全都清楚地告訴了我們。
人們常常會用摩擦手掌的動作來表達對某一事物的期待之情。
擲骰子之前,人們會將骰子置于掌心之內,反復摩擦,其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擲出一個對自己有利的數字。銷售業績斐然的銷售員滿心喜悅地踱進銷售經理的辦公室之后,原本緊握的雙手突然松開了,并且開始不停地摩挲,然后興奮地大聲宣布,“我們剛剛收到了一個大訂單!”不過,當一位服務生在即將打烊之前走到你的身邊,摩挲著手掌,對你說“您還想要點什么嗎,先生”的時候,你可不要以為他真如此迫切地想為你服務。事實上,此時他的問話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的真正目的是希望你能給他一筆數目可觀的小費。
最后,我想提醒諸位的是,理解每個動作的含義都不能離開它的使用背景。在一個寒冷的早晨,當你看見某人站在車站里不停地搓手時,你可不要想當然地認為他正在期待汽車的到來,因為此時的他之所以這樣做,不過是因為他感到很冷。
摩擦手指
人們通常會用揉搓拇指和食指指尖的動作來暗指金錢,或是表達索取金錢的意愿。那些在大街上叫賣的人經常會一邊叫嚷著“看一看啦,比商場便宜40%啦”,一邊揉搓自己的拇指和食指的指尖。當某人向其朋友借錢時,他也常常會在說“能不能借我50英鎊”的同時,一邊向身邊的朋友做出這一動作。
關于這一手勢,我的建議是,一定不要對一位專業的銷售員或管理者做這一動作,因為這會讓他們聯想到某些與金錢有關的負面遐想。
緊握雙手
最初,由于人們在做這一動作的同時常常都是面帶微笑,所以這一動作就被當做了信心的象征。
然而,有一次,我們遇到了一位剛剛丟了生意的談判者。就在他向我們描述剛才的經歷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隨著描述事件的深入,他的雙手漸漸握在了一起,而且越握越緊,以至于他的手指都開始泛白。他握得如此之緊,以至于看上去他的兩只手就好像被焊在了一起一樣,動彈不得。于是,我們這才知道,緊握雙手的動作體現的其實是一種拘謹、焦慮的心理,或是一種消極、否定的態度。
緊握雙手的動作大致有三種姿勢:將雙手舉至臉部,然后握緊;將手肘支撐在桌子或膝蓋上,然后握緊;站立時,雙手在小腹前握緊。
我們發現,在這一動作中,雙手位置的高低與此人心理挫敗感的強烈程度有十分密切的關系。換言之,當一個人將兩只手抬得很高而且雙手緊握的時候,即雙手位于身體的中間部位時,要想與他有進一步的溝通就會變得很困難。
相比較而言,當他的雙手位于身體下部的時候,想要與他交流就會顯得更加容易。所以,一旦你發現對方將手放到了“雷區”之中,就需要像破解其他那些消極動作一樣,立刻采取行動,用技巧解開原本纏繞在一起的手指。例如,你可以為他們提供飲品,或其他一些可以握在手里的物品。不然,緊握的雙手就會和交叉的雙臂一樣,將你的所有觀點和想法全都拒之門外。
尖塔形手勢
所謂尖塔形手勢,也就是將一只手的指尖相對應地輕輕接觸另一只手的指尖部位,形成一個尖塔形的手勢,就好像是教堂里高聳的尖塔。
我們通過觀察發現,尖塔形的手勢經常出現在上下級之間的交談中,而這一手勢代表的是信心或是一種自信的態度。當上級指導下級,或是在給下級提建議時,通常都會在說話時使用這一手勢。
慣于使用該手勢的人有時候還會將它演變為一種祈禱式的手勢,試圖讓自己看起來就像萬能的上帝。總體說來,如果你想說服對方,或是贏得他人對你的信心,你就應當盡量避免使用尖塔形的手勢,因為這一手勢有時候會給人造成一種自鳴得意、狂妄自大的感覺。
(摘自《玉林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