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無時無刻不在“享用”著現代文明的成果,可人們的內心,是不是隨著現代文明的進程而越來越快樂呢?
心事重重的女子
記得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天,有一個女子小Q來找我,她說主要是因為工作上的事,原因是在工作上有了一些成績,所以不太開心。工作有了成績,應當高興啊,為什么感到不快樂呢?
聽到我關切的詢問,她竟哭了。原來,不久前她調到了一個新單位。由于工作踏實、勤奮,她所負責的工作很快就有了新的局面,得到了領導的肯定與同事的贊揚。但是,跟她在同一單位里做同樣工作的同事小A卻對她很不友好,處處找茬為難她,甚至暗中刁難她。
而小Q為人厚道,幾經退讓之后,仍逃不過小A對她耍手腕,甚至把本屬于小Q的工作業績向上級匯報為自己的工作業績。現在,小Q很是為難,甚至萌生了調走的念頭。可這個單位的領導和同事們又讓她很留戀……
從上述這則案例我們看到,小Q實際上遇到了人際關系方面的麻煩,如何引導她正確對待同事小A的嫉妒,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這是問題解決的關鍵。
健康人格的傾斜
從心理學角度看,嫉妒的定義是:“與他人比較,發現自己在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別人而產生的一種由羞愧、憤怒、怨恨等組成的復雜情緒狀態。”顯然,嫉妒是一種負面情緒。它有明顯的敵意,甚至會產生攻擊詆毀行為。 不論嫉妒之心產生于什么原因,都是心理扭曲的現象,都是健康人格的傾斜。
嫉妒心理一般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程度較淺的嫉妒,深藏于嫉妒人的內心,不為他人所察知,對他人沒有軀體和心理的傷害;其次是程度較重的嫉妒,具體行為表現為對嫉妒對象的冷嘲熱諷、疏遠排擠,嚴重的則伴有攻擊、造謠中傷他人;最后是非常強烈的嫉妒,可以說已是變態心理,后果也極其嚴重。攻擊性指向體外表現為攻擊他人、殺人,對社會造成嚴重危害;指向體內則表現為自殺。
調整自己的心態
嫉妒的存在是不是有百害而無一益呢?其實,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如同壓力的存在,壓力是把雙刃劍,重要的不是成為壓力的奴隸,而是要把壓力化為動力。面對嫉妒,不是每一個人都難承其重,重要的是以何種心態去面對。
面對嫉妒之心,我們應當學會心理調節、擺正心態,享受生活,坦蕩工作。如果我們遭人嫉妒:
從認知上,我們應當是欣喜,如若我們沒有實力,在工作上就不會有人嫉妒我們,他人的嫉妒實際上是對我們能力的肯定,我們應當為自己的能力鼓掌喝彩。我們是否能夠認識到心底無私天地寬的深刻內涵呢?“負荊請罪”的故事早已家喻戶曉,相信你一定會體會出藺相如寬廣的胸懷。
從行為上,我們應當學會宣泄自己的負面情緒。我們可以運用空椅子技術:找把空椅子,把椅子當作使你內心不滿的人,把你的不滿淋漓盡致地宣泄出來,發泄出不滿,心情才能漸漸趨于平和,發泄的過程其實也是思維梳理的過程。
從情緒上,我們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我們不能改變嫉妒的人,我們能做到的是可以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我們是否應當把別人嫉妒這把利劍隨時懸于自己的頭上?是否應當把別人的錯誤這塊巨石無條件地背一輩子?我們的情緒快樂與悲傷代表了我們今后一生的生活質量,而選擇的權利握在我們自己的手里!
在思想上,我們能否把別人對自己的嫉妒當作人生的一次挑戰?人的一生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生命的神奇在于挑戰是未知的。戰勝了挑戰,我們的快樂就多了一點點,正是一次次快樂的音符組成了人生快樂的樂章。
第29屆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上,一個“和”字令我們難以忘懷,它體現了孔子的和諧觀。家和萬事興,國和則興邦。自然是最美的。最美的也是最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