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十年,以G7集團為代表的西方工業化國家對全球經濟起著主導作用。而11月15日召開的G20金融峰會,則標志著該風向的明顯改變。新興國家,如中國、印度和巴西,也擁有了一席之地,他們要求對全球經濟的掌控有更大的話語權。正如20國集團輪值主席、巴西財政部長曼特加在峰會后所說的,G20正在取代G7而成為世界最主要的領導人峰會。他認為這起因于“G20比G7更有效率”。
國際體系
盡管G20峰會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取代“布雷頓森林”體系,但以英法為首的各國仍然期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能夠擴大其職能,加強對復雜的金融市場的監控。這些國家還期望增加IMF的資金量。
英國首相布朗高調地勸說海灣國家以及中國為IMF注資,而日本則已經承諾向IMF輸入1000億美元。
全球監管
各國政府已經越來越認識到近年來對金融市場監管的缺失。
G20金融峰會對建立新的全球監管組織進行了討論,確立了以下原則:加強監管體系,謹慎監督和強化風險管理。強化對信用評級機構的監管,加強對國際行為準則的執行。在確保監管有效的同時,還將使監管體系在經濟發展周期中更加有效率,承諾國家監管體系評估透明。
銀行資本重組
在這一問題上,世界大多數國家正在采用英國模式。美國政府12日宣布改變其7000億美元救助銀行的方案:將減少從銀行購買基于按揭的不良債券,而是通過直接購買銀行股份而對銀行進行資本重組。
G20會議討論了銀行資金短缺的應對方法。銀行在良性時期須保有更多的備用資金,以備情況惡劣時使用。
這樣一個系統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G20的各國領導人對這一行動給予了承諾。
財政及貨幣政策
G20峰會的目標之一是在全球范圍協調有關利率的行動,從而為世界經濟重新帶來生機,以避免通貨緊縮造成的價格回落。
大部分國家的政府已經在降低利率。很多已經著手,或在考慮減稅以及提高政府支出以刺激本國經濟尤其當很多國家由于信貸捉襟見肘,降低利率的作用已經大打折扣。
新的世界秩序
自1975年G7誕生以來,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新興市場國家崛起并顯示出在世界經濟中的重要性,而近20年來發展中國家發生的金融危機也說明,隨著世界經濟的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G7已無力獨自承擔調節世界經濟的重任。
G20作為一個以應對全球化挑戰、促進世界經濟平衡有序發展為要務的重要國際論壇,由于成員的廣泛性和代表性,它不再是類似G7的“富國俱樂部”性質的非制度性組織。
未來,G20將比G7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