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和支氣管哮喘等。臨床表現有咳嗽、咳痰、氣緊和發紺等。常規治療措施為抗炎、止咳、化痰、平喘和吸氧等。
運動療法:可采取腹式呼吸法。患者取舒適體位,身體放松,排除雜念,之后開始進行腹式呼吸。深吸氣時用一手按住腹部,使腹壓稍增加,膈肌緩慢上升,腹部隆起;呼氣時該手稍放松,以便腹部漸漸下沉,膈肌下降。深吸氣、深呼氣到盡頭時稍停片刻,以增強肺臟和呼吸肌耐力。此外,還可在其他時間配合腹部按摩和散步等。
注意事項:初行腹式呼吸治療時,呼吸不宜過深、過長,每次治療時間不宜超過30分鐘。如在治療中出現頭昏、眼花、心悸和胸悶等癥狀,應立即停止,并臥床休息。感冒后、上述疾病急性發作期、心肺功能不全者不宜行此療法。
消化性潰瘍:本病包括胃潰瘍和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臨床表現有上腹部隱痛、腹脹和食欲減退等;胃潰瘍主要為飯后痛,十二指腸潰瘍主要為空腹痛,二者兼有時疼痛無明顯規律。
運動療法:可采取俯臥撐、仰臥起坐和柔軟體操等項目治療,每個項目做30分鐘,可起到鍛煉腹肌、調整胃腸道功能、減少胃酸分泌等作用。做仰臥起坐時應盡量收縮腹肌和腰肌,以使腹腰肌發達,增強其對胃腸道的附著力;做柔軟體操時應盡量以活動腰腹部為主,并兼顧全身各部位,作用同上但較為全面有效。與此同時,可使意念集中在腰腹部尤其是胃及十二指腸處,可增強胃及十二指腸功能,促進病愈。
注意事項:本法不宜在飯后1小時內進行,宜在飯后1小時后進行;運動幅度不宜過大,以免扭傷腰腹部肌肉;有外傷、高血壓和冠心病等者不宜采用本法,處于消化性潰瘍活動期(疼痛、泛酸、噯氣、惡心和嘔吐明顯或伴嘔血和黑便)者不宜采用本法。
皮膚過敏癥:包括急慢性蕁麻疹、皮膚瘙癢癥和異位性皮炎等。臨床表現有全身或局部皮膚瘙癢、丘疹、紅斑和風團等。
運動療法:可采用秋泳療法。從夏天或初秋開始游泳,每天或隔天1次,每次游泳時間以30分鐘至1小時為宜,或以稍感疲勞和寒冷為度。游畢立即到避風溫暖處用干毛巾擦身,直擦至全身皮膚干燥、發紅和有溫熱感為止,之后穿上衣物保暖。此法可增強皮膚對干燥、寒冷、靜電刺激等導致的皮膚瘙癢的耐受力,并可改善免疫和神經調節功能,減少秋冬季皮膚過敏癥發生。
注意事項:皮膚有濕疹、潰瘍、糜爛、滲出和外傷等者禁用本法,有心、腦血管病史者也應慎用。采取本法治療期間忌吃魚、蝦、蛋、奶和酒類等食物,也不宜穿化纖類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