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曾經嚴重地影響了我的工作和生活,令我苦不堪言:頸部酸痛、僵硬,左手無名指和小拇指24小時麻木;自己無法躺下和起床,眼前灰蒙蒙的,頭暈得只想閉著眼睛,病休在家只能摸著墻走動。接受了磁共振檢查,確診為頸2至頸6椎間盤膨隆。在醫生的指導幫助下,經過自己多年的堅持不懈的努力,我終于從頸椎病的痛苦中解脫出來了。
改變工作習慣
由于我長期從事文字工作,寫文章喜歡“一氣呵成”,常常忘記了時間。長時間地保持一種姿勢很不利于頸椎病的恢復。我去看醫生時,他們總是問我:最近是不是東西寫得太多了?我聽從醫生的話,改變自己的工作習慣:寫文章控制在1小時以內,然后站起來改稿子。就是坐著時,也注意姿勢:在辦公桌下放一空餅干桶,用腳頂著,使腰背部緊貼椅背。同時,無論坐著還是站著,注意收下巴、拔頸,即“含頜拔頸”。
改變生活習慣
以前好幾次我在起床后發生頭暈、嘔吐現象。我聽醫生的話,醒了后不急于起床,先側臥,然后慢慢起來。養成新的習慣后,我再也沒有發生頭暈、嘔吐現象。醫生說,枕頭、床等臥具也要注意。要用“頸枕”,用高枕頭和不用枕頭都不妥,我發現用“頸枕”后很是舒服。遇上出差住賓館時,我就將兩個枕頭平放,拿浴巾卷起來做成“頸枕”墊著頸部。我還發現有頸椎病不能睡席夢思床。5年前,我因為搬新家買了一張特硬的席夢思床,可是睡了一星期后,我的頸部酸痛,我試著將一塊小床上的木板放到席夢思床上,頸部癥狀就緩解了,從此堅持睡木板床。生活中做家務,對我們頸椎病患者來說其中也有學問。一是別讓手拎重物。我常把需要拎的重物用塑料袋扎好朝肩上一放,靠肩膀的力量,而不用雙手拎。二是手盡量少碰冷水。洗菜前先把菜挑選好,用漏勺代替手洗菜。因為手接觸冷水過多、過久,寒氣侵入,很不利于頸椎病的保健。在洗菜、洗碗甚至刷牙時,往往需要低頭、彎腰,這時,我就采用“馬步蹲式”,膝蓋稍彎曲,讓腳趾有抓緊地板的感覺,使頭頸部不至于過度彎曲。
改變心理狀態
我曾經埋怨醫生怎么就治不好我的頸椎病,但是我慢慢地明白了,頸椎病是斷不了根的毛病,就像一個摔壞的瓷碗,用黏合劑補好后可以用,但是縫隙還是存在的。我的頸椎受過傷,縫隙是不會消失的。面對現實,“自己是最好的醫生”,尋找問題的癥結,正確面對疾病,改變行為方式,使病痛盡量少地影響工作和生活。頸椎病特別怕受涼,在炎炎夏日里,辦公室的空調開到26℃,我總是圍著薄圍巾;在開會的大禮堂,我總比別人多穿一件衣服,保暖的措施有時會引來周圍善意的嘲笑,但我調整好了心態,我行我素!“冬病夏治”也包括了在夏季對頸椎的保暖措施,只要夏天注意了,在秋冬季時我的頸椎就與我相安無事。
此外,中醫真是神奇,我根本沒想到喝中藥也能治療頸椎病。中醫認為頸椎病是痹癥,是因為“經脈不利”“氣血不足”。我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接受了中醫治療,吃了10余劑中藥,癥狀有所改變。我很興奮,堅持服用中藥湯藥半年后改服中成藥,繼續鞏固,效果令我滿意。
近幾年,我的頸椎病沒有大發作,回想治療、保健的過程,感慨良多,我想告訴仍然被頸椎病折磨著的患者,要有信心,頸椎病是可以緩解的,但前提是必須養成正確的生活、工作習慣。一味地抱怨,于事無補,還不如從自身找原因,“自己當好自己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