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撇子”(左利手)到底應不應該改?針對這個問題,家長的態度分成了兩派:一部分家長看見孩子用左手就糾正,另一部分家長覺得“左撇子”更聰明,有意識讓孩子多用左手。其實,“左撇子”是天生的,改不了,也用不著改。
右腦優勢決定“左撇子”
其實,家長中存在這種爭論主要是因為他們對大腦半球優勢理論缺乏了解。現代腦科學認為,左大腦是主管文字和數字等邏輯思維的“理性半球”,右大腦是主管想象和音樂等形象思維的“藝術半球”。由于神經系統交叉指揮的現象,所以,左大腦發達的人一般多用右手,反之右大腦發達的人一般是“左撇子”。
其實,孩子哪側大腦占優勢、常使哪只手,很大程度上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近年有研究發現,父母同為左利手時,子女左利手的比例占到46%。所以,想通過讓孩子多用左手以開發右腦的做法并不可行。
“左撇子”并不更聰明
事實上,沒有任何科學證據支持“左撇子更聰明”的說法。很多人對兩者的智商進行對比研究,結果發現并沒有顯著差異。
當然,“左撇子”確實有一定優勢,比如在面對面的體育競技中,左利手人的運動反應速度比右利手人更快;但他們的身體協調和平衡能力也稍差,平時容易摔跤。
右撇子也要練左手
孩子是否為左利手,在孩子兩歲左右就能看到初步的傾向,到三四歲時就基本定型。這時候也是孩子身心發育的關鍵期,如果父母強迫孩子“改手”,會讓孩子經常處于挫折與無助感中,容易造成說話結巴、神經緊張、情緒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后果。據美國哈佛醫學院所做的一項實驗,強迫孩子改用右手的成功率僅為5%,而給其余95%的孩子帶來的心理陰影卻可能持續一生。
所以,對經常用左手的人,不要強制其改手;對于原本右利手的孩子,也別要求他們變成左利手。當然,成年人多活動自己少用的那只手(比如“右撇子”多用左手接電話),對挖掘大腦潛能也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