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樓夢》一書中,作者曹雪芹對黛玉的性格特征刻畫入神,一曲《葬花吟》,是作者出力摹寫的片斷。
《紅樓夢》中的女主人公林黛玉,雖出自官宦之家,但天生體質纖弱,加上母親早喪,在她的童年就蒙上了一層不散的憂郁。環境的改變并沒有使這個少女的生活態度隨之改變,而是更加重了她的自尊、高傲、敏感和多疑,她經常觸景生情,自嘆自憐,于是“多愁善感”便成為這個少女的性格特征,抑郁性格在其個性特征中占據主導地位。她與賈寶玉性格相投,兩小無猜,但是愛情并沒有給她帶來幸福,她一面渴望寶玉向她傾訴衷腸,一面又不斷考驗寶玉的忠誠,加之他們之間的愛情始終得不到賈母的認可,使她陷于極端矛盾的漩渦中而不能自拔。寶玉和寶釵結親的消息恰似天崩地裂的一擊,使她悲痛欲絕,卻又無處傾訴,終于導致精神崩潰。她身子晃晃悠悠,兩眼直直地在那里東轉西轉,后來,完全失去了控制,不言不語,不吃不動,愁腸郁結,唯有流淚。在極度的痛苦磨難中,她便“焚詩稿,斷癡情”,以此“抗濁世”。終于耗盡心氣,“淚枯”夭亡。
從《葬花吟》和林黛玉的各種表現來看,她患有中醫所說的“郁證”,現代醫學稱為“反應性抑郁癥”或叫做“心因性憂郁癥”。不良的性格特征是基礎,急劇的精神創傷,長期的精神刺激,是誘發該病的主要原因。
抑郁癥臨床表現有三:一是心境郁悒,思緒煩亂。這種人大多性格內向,孤僻寡歡,患病以后則情緒低落,沉默懶言,表情淡漠,雙眉緊鎖。由于他們認為自己的前途渺茫,故而輕者有自責自罪之心,重者有輕生自殺之念。二是生活失調,敏感多疑。由于情緒上的抑郁、焦慮、苦悶、悲觀,故而生活節律失調,難以自理。他們常以夜為晝,廢寢忘食,通宵達旦,毫無倦意。有些人整天疑神疑鬼,特別注意別人對自己的態度,認為別人的舉動與自己有關,甚至認為別人在暗中蓄意對自己打擊迫害。三是固執己見,思維遲鈍。這種人思維紊亂,對任何事物總以其病態的邏輯,作荒誕的推理,從而得出錯誤的結論,并且固執己見,不聽規勸。
抑郁癥是一種“心病”,“心病還須心藥醫”。林黛玉過早離開人世的事例,教訓頗深。從中可以體會到:培養豁達開朗的性格實在是大有必要。在處世待人上不可斤斤計較,患得患失。要積極坦誠地與人交往,在交往過程中,可以傾吐不快,又可得到別人的幫助和鼓勵,使事情得到妥善解決,心情自然就舒暢起來。還要克服自卑感,培養廣泛的興趣,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就不至于被不良情緒所籠罩。愉快的精神,歡樂的情緒,勝過任何靈丹妙藥。陽光普照心田,愁云就難登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