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14點28分,一場30多年來罕見的大地震襲擊了四川省汶川縣,我國10多個省市均有震感。雖然地震的過程只有幾十秒到一兩分鐘,但其引發的危害卻十分嚴重。掌握必要的地震中自救互救知識將是我們面對災難的最有力的斗爭武器。
5月12日,地震發生時,21歲女孩小孫正在25樓上班,突然感到劇烈晃動,連桌上的紙杯,都被晃得摔到地上。
“地震啦!”不知是誰一聲大喊,整層樓的人趕緊往外逃。有人習慣性地搭電梯下行,被電梯門擋在門外的人們只好從樓梯下樓。
不料走到24樓,卻遇到電梯門打開,里面的人紛紛逃出來,說:“坐在里面好像要掉下去,嚇死人了!”眾人隨后一起從樓道向下逃,人群擁擠混亂不堪。
行至19樓時,小孫被身后的人推倒。還來不及起身,就覺兩三個人從身上踏過。所幸身邊同事將她及時拉起,小孫這才安然逃下樓。
從上面可以看出,人們在遇到地震時,往往不夠冷靜,出于本能的自救行為很多時候不一定是正確的,遇到地震應該按照正確的自救知識來做,否則,不但事與愿違,還會造成踩踏事件。
自救原則
一是發生大地震時不要急。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震動到建筑物被破壞,一般只需幾秒到十幾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后迅速撤離,以防強余震。
二是人多先找藏身處。在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果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后再有序地撤離。
三是遠離危險區。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四是被埋要保存體力。在廢墟下壓埋較輕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體沒有重大創傷,都應該堅定獲救的信心,妥善保護好自己,積極實施自救。憑借個人的力量和智慧,根據自己所處的具體情況,尋找自救脫險的機會盡力自救是完全可以脫險的,而失去理智地亂喊亂叫一般都無濟于事。若身受重傷或暫時不能脫險,則應保持鎮靜,避免消耗體力,設法延緩生命。
自救口訣
大震來時有預兆,地聲地光地顫搖,雖然短短幾十秒,做出判斷最重要。
高層樓撤下,電梯不可搭,萬一斷電力,欲速則不達。
平房避震有講究,是跑是留兩可求,因地制宜做決斷,錯過時機諸事休。
次生災害危害大,需要盡量預防它,電源燃氣是隱患,震時及時關上閘。
強震顛簸站立難,就近躲避最明智,床下桌下小開間,伏而待定保安全。
震時火災易發生,伏在地上要鎮靜,沾濕毛巾口鼻捂,彎腰匍匐逆風行。
震時開車太可怕,感覺有震快停下,趕緊就地來躲避,千萬別在高橋下。
震后別急往家跑,余震發生不可少,萬一趕上強余震,加重傷害受不了。
互救原則
互救是指已經脫險的人和專門的搶險營救人員對壓埋在廢墟中的人進行營救。為了最大限度地營救遇險者,應遵循以下原則。先救壓埋人員多的地方,也就是“先多后少”;先救近處被壓埋人員,也就是“先近后遠”;先救容易救出的人員,也就是“先易后難”;先救輕傷和強壯人員,擴大營救隊伍,也就是“先輕后重”;如果有醫務人員被壓埋,應優先營救,增加搶救力量。
蘿卜治腳臭
將蘿卜(紅、白蘿卜均可)切碎熬湯,用湯泡腳30分鐘,每日1次,連續1星期即愈。
腳臭是由于身體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細菌、霉菌分解下產生穢臭。
蘿卜具有利濕除痰、瀉熱解毒的功效,蘿卜煎濃汁多次洗腳,可起到利濕除臭的作用,因此對腳臭有一定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