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門診來了個小伙子,自訴結婚3年未育,說有位老中醫說他“腎虛”,要求我給他開張化驗單,查查腎功能是不是虛。我告訴他,男子不育患者中,不少人經檢測精液常規證實為精子密度低,或活動力低下,中醫認為可能與腎虛有關。但與西醫所說的腎功能不良是兩個概念。化驗查腎功能其實只是檢測血液中的尿素氮和肌酐是不是超標,即測定腎臟排泄代謝廢物功能是否正常,查不出是不是“腎虛”。小伙子是混淆了中西醫有關“腎”的概念。
中醫理論中腎的概念和西醫理論中腎的概念是截然不同的,因為這是兩種不同的醫學理論體系。西醫所說的腎是西醫人體解剖學說的“八大系統”中的泌尿系統中具有泌尿功能的腎,只是分管小便的形成和排泄代謝廢物而已。
中醫基礎理論中的“腎”,有“先天之本”之稱。不是我們口中常說的西醫說的“腎”。“腎虛”也不是西醫所說的腎功能不全。中醫所說的“腎”是中醫理論中的五臟之一的“腎”,它所涉及的身體功能可就多了,主要有:①主宰性活動,促進生殖繁衍;②促進人的生長發育,并決定衰老的遲早;③參與血液生成;④“腎主水”,是人體負責調節水液代謝平衡的中心環節;⑤“腎主納氣”,有調節呼吸作用;⑥“腎主骨”,主宰骨骼的生長強壯和骨髓、腦髓的形成和功能的正常發揮;⑦“腎其華在發”,腎陰充足則頭發滋潤烏黑;⑧“腎開竅于耳及二陰”,還管著耳朵和大小便功能的正常發揮。因此,中醫的“腎”包括西醫所說的生殖、呼吸、骨骼、造血、內分泌等多個系統的功能,這些功能不良就會出現腎虛癥狀。補腎其實就在于滋補調理多個系統的功能。
中醫所說的“腎”,分陰陽兩方面。通俗地說腎陰指腎精,是生命活動所需的基本物質,腎陽指生命之火,也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如果腎精(陰)虧損,則小兒發育遲緩,筋骨痿軟,智力發育不全等;成年人則有早老早衰,頭昏耳鳴,精力減退等;女子則有生殖器官發育不全,月經初潮來遲、經少、經閉、不孕等;男子精液量少,精子密度低導致不育等。若命門火衰,腎陽不足,不暖脾胃則可引起五更瀉或久瀉,或性欲淡漠,陽痿早泄,滑精,精子生成障礙,活力低下導致不育,女子月經不調、不孕等。
大多數男性不育是因為環境污染、幼時患腮腺炎并發睪丸炎、泌尿道感染、精神緊張等導致精子生成密度降低,或液化不全,進而使精子活力不夠等。中醫辨證有屬腎虛,或屬脾虛,或屬血淤,應該根據患者癥狀及體征的不同分別采取不同的對策,有的益精,有的活血,有的溫腎。因此,不能籠統地認為腎虛與西醫所說的腎臟關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