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技術的引入,為古老的印刷行業注入了清新的動力,也由此派生出一塊新興而前景廣闊的巨大市場。
“我們正在與美國一家報紙合作,希望能夠嘗試打印報紙,這也是我們進軍數字印刷業的一個方向。”不久前,惠普亞太及日本地區打印及成像系統集團副總裁VS Hariharan這樣告訴本刊記者。Hariharan所提到的數字印刷業,正是惠普三大集團之一的IPG(打印成像系統集團)眼下最為看重的市場機會。
對于惠普這樣傳統的打印機制造商而言,印刷和打印原本是一衣帶水卻又涇渭分明的兩個產業,只因在呈現方式上,無非都有紙和墨參與其中。自20年前惠普推出了第一臺噴墨打印機,原本毫不起眼的小小墨盒至今已經成為惠普最賺錢的產品線之一。而且,惠普在打印領域內的眾多細分市場上已經擁有了絕對優勢的份額。但惠普并不滿足于此。
信息技術就是有這樣的魔力。一方面,技術進步將印刷和打印各自推向極致,并分別成就了各自陣營的明星公司,比如以生產性能卓越的膠印機而聞名全球的海德堡公司;與此同時,技術又毫不客氣的將兩者的界線漸漸擦除。種種跡象已經表明,來自外部和內部的誘因正在逐漸改寫印刷和打印行業的傳統面貌。
環保的呼聲似乎是最容易看到的理由。資料表明,早在30多年前,數字化印刷就由于環保的需求而悄然誕生了。此外,相比傳統的膠印,數字印刷還有個特別的優勢,那就是靈活性和易用性,對印量、印次、印刷介質幾乎沒有限制,可以毫不費力的做到“一張起印,張張不同”,個性化、碎片化需求的色彩非常濃郁,這一點也使其在信息時代格外受到客戶歡迎。
而在打印領域內,如何開拓新疆界,將整塊蛋糕做大也是所有打印機制造商們最有興趣參與的話題。以惠普為例,盡管其在打印市場的表現已經非常優異,但對于全球頁面輸出市場(包含印刷、打印、轉印等多種形態)而言,其不足3%的份額實在顯得微不足道。在這個層面上也就不難理解,惠普IPG為何會在2001年將以色列一家搞數字印刷的公司Indigo招致麾下,并且還在最近幾年間頻頻將觸角伸向印刷行業。
“從2002年開始,惠普在圖形打印和數字印刷方面進行了9次大的并購,這為惠普高端商用打印做好了全面布局,我們要從傳統印刷到數字印刷的行業過渡中成功獲得新的利潤增長機遇。”Hariharan向記者坦言。負責惠普IPG業務的執行副總裁vyomesh foshi則有著更直接的解讀:“不是光想著賣打印機和墨盒,而是朝印刷業方向思考。”
數字化技術正在悄無聲息卻又義無反顧的為傳統的印刷市場注入清洗的動力。由于定制市場材料、快速周轉時間、低成本和高效網上打印服務這些大量客戶需求,在全球范圍內也有越來越多的打印服務或印刷服務供應商逐漸接納了數字印刷技術。而在另一方面,就如Hariharan所說:“從發展的角度看,印刷服務供應商必須正視利潤率下滑、競爭加劇以及向按需短版印刷和網絡印刷轉變的趨勢。”
“隨著數字印刷技術的推進和新應用的出現(例如單據促銷材料、相冊、標簽和定制出版),會帶來大量的業務增長。”全球印刷市場專業研究機構InfoTrends公司總裁Jeff Hayes認為,“我們看到很多打印機廠商從打印服務供應商轉型成市場服務供應商,以更好地服務于客戶,開辟新的利潤流。”
要知道,這畢竟是一塊大得驚人的市場。根據惠普公司內部的一份分析報告,預計到2010年,全球印刷市場銷售額將達到7810億美元,其中約有30%來自亞太和日本地區。
然而,對于中國的傳統印刷企業而言,真正的數字印刷目前還處于看得到、想摸到的起步階段,按北京奇良海德印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柏琦的說法,目前數碼印刷機在傳統印刷企業中的應用還不是特別廣,數量也不多。“奇良海德也僅是剛剛使用數碼印刷機,而且其只扮演著‘助力’或者‘補充’的角色。我們目前更多的是試驗和嘗試,尋找新的擴展點。”
盡管如此,柏琦仍然堅定的認為,數字印刷是個行業性的大方向,奇良海德目前已經是HP Indigo的客戶。“對于新生事物,企業需要拿出足夠的勇氣去嘗試,奇良海德不僅要在傳統印刷上獲得發展,也要將數碼印刷引入到我們的生產中,為客戶提供更為多樣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