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的趙秀山,是平遙縣岳壁鄉高林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主任。他把上任的第一天作為改變村貌的新起點,向村民提出實施新跨越的奮斗目標,經過幾年努力,該村2007的農村經濟總收入突破2 49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過去的400元猛增到4 385元。
地處山西省晉中盆地平遙古城正南面5千米處的高林村,有1 684口人、1 400畝耕地。昔日,這個村是典型的渙散村,經濟落后,干群關系緊張,縣里點過名,全鄉掛上了號。2003年3月,正在縣稽查所工作的熱血青年趙秀山,看在眼里、急在心中,經過村民邀請,他決定辭職回村改變落后面貌,就在這年秋后的“兩委”換屆中,村民以滿票選他擔任了村委主任。上任后,他與老支書張永峰兩心合一心,攜手抓整頓,實干中找到了高林村落后的病根:“干部不凝聚,群眾沒信心,政權施不開,優勢不利用,賴人沒人治,好人無人夸”。認識統一后,趙秀山大刀闊斧,敢抓敢管,快刀斬亂麻,樹好人、治賴人。經過一段整頓,高林村變了,人變、地變、工作變。2004年5月,老支書張永峰看到了趙秀山的杰出才能和廣大村民的心思,主動將村支書的職務讓位于趙秀山,至此,趙秀山“一肩挑”了。村民們高興地夸“老支書覺悟高,趙秀山能力強”。如今,村支“兩委”和諧共事,真抓實干,村里實行了“一事一議”制度,讓村民當家作主,群眾通不過的事堅決不干。幾年來,他們修通了村路,硬化了村道,吃上了自來水,發展了近20家民營企業,解決了20多件群眾反映的強烈問題。
趙秀山把高林村村級班子建設作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中之重。該村在村級黨組織中開展了“創五好,當標兵,建新村”活動,通過實施村級組織管理規范化、黨員管理“星”級化、新農村建設個性化系列活動,解決了村級組織在新農村建設中“干什么,怎么干”的問題,全村每兩年評選一次“十星級”黨員和“十星級”文明戶,對評出的星級戶和星級黨員村“兩委”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
趙秀山十分關心村里的“五保”老人和貧困戶,為了讓他們生活好,度好晚年,除村里平時適當照顧外,還協同市、縣民政部門,將村里符合條件的孤寡老人和生活無來源的貧困戶辦了“五保”和“低保”手續,讓他們享受到了國家的優惠政策。同時,該村還在全縣黨員干部中開展了“幫貧結隊”活動,要求每名黨員幫扶1~2戶貧困戶,從幫助解決技術、項目、資金上做起。如今,在高林村,“村民點題,干部服務”已成為群眾參與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徑,只要農民點題,村干部就會事事回音,并確定主講人,解疑釋惑。“民情超市”正日漸改變著村民的生活。
村民們這樣形容他們心目中當家人趙秀山:“有一雙慧眼,有一顆公心,有一番身手”。高林村在全縣380多個行政村評“星”活動中,經過縣、市有關部門檢查,逐項打分考核,被評為晉中市新農村建設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