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大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新時期“三農”工作做出了重大部署,對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進一步為農發行信貸支農指明了方向和重點。筆者以農發行絳縣支行為例,結合縣域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就農發行在新農村建設中如何發揮作用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農發行經營思路與發展方向
堅持以人為本,努力提高農發行的綜合實力。堅持以人為本,積極促進人才庫體系建設,這是打造現代銀行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在此要突出抓好四方面工作:首先是要提高培訓層次的完備性。對員工進行強化培訓,加強不同崗位的適應性培訓,提高現有人員的業務素質、工作技能。其次是自主培養人才。農發行要立足于現有人才的培養,提高其知識水平、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第三是要加大投入,提高從業人員的工作待遇。要從適應知識經濟要求的長遠目標和有利于更好地發揮人才作用考慮,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從業人員工作條件。第四是要牢固樹立“優化環境促發展”的經營理念,在辦公環境、員工行為、文明用語等方面嚴格執行規范化服務標準,積極為客戶提供便利、優質、高效的服務,以熱心、誠心、耐心贏得廣大客戶。
堅持服務創新,增強支持新農村建設的凝聚力。在業務發展上,要緊密結合絳縣提出的“特色農業富民”戰略目標,加大客戶營銷拓展力度,做強做大農發行。要在新的經濟高速增長期中增強員工市場意識和發展意識,合理配置信貸資源。首先是要加大客戶營銷力度,選準支持對象,不斷提高優質客戶占比。其次是要創新信貸支農品牌,滿足不同貸款需求。在品牌創新上,要立足政策性銀行的市場定位,不斷推出與本地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符合市場需求的信貸服務品牌。要根據本地的特色項目、重點工程推出適宜的貸款品種。第三是要積極穩妥地開展小額信貸業務。要把做好為中小型企業的信貸業務放到突出位置,堅持市場原則和商業化運作模式,創新機制,積極探索中小企業貸款業務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堅持有效發展,為新農村建設注入強勁動力。有效發展是農發行穩健運行的一個基本要求。筆者認為,在保障有效發展的同時又要防范信貸風險,重點要做好兩方面工作。一,從思想上樹立有效發展的思想意識,有效發展是農發行自身的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同時,有效發展還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發行內生的需要。二,將信貸業務拓展和風險防范落到實處。要從領導層做起,制定出相應的規章制度,根據情況變化不斷地改進和完善規章制度。在業務拓展的同時,加強對信貸風險管理狀況、制度執行情況和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和貸后評價,對做得好的要給予獎勵,對做得不好的要懲罰。
積極吸收存款,為新農村建設提供資金保障。工作中密切關注縣政府在新農村建設中出臺的各項惠農政策、措施帶來的資金,及時捕捉信息開展營銷工作,充分發揮各方面的能動性,積極與有關部門協調,盡可能把這部分資金吸收到農發行,促進中間存款業務的快速增長,避免資金外流。要正確處理好重點攻關與整體營銷、階段性考核與長遠發展之間的關系,不斷促進存款持續快速增長。通過優質服務、結算渠道、目標考核等方式,不斷改進服務手段,提高服務質量,提升農發行的社會形象和知名度,從而把存款客戶吸收到農發行,提高市場占有額度。
對策與建議
挖掘“特色”潛力,建好基地促增收。建議絳縣要因地制宜,突出自己的特色。按照“擴面積、攻單產、上品質”的要求,著力做強做優山楂、大櫻桃等特色產業,重點抓好擴園、改品,培育高產示范園,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和效益。依托本地資源優勢進一步發展梅花鹿、肉牛、豬、羊的養殖產業。
挖掘“龍頭”潛力,依托帶動促增收。建議絳縣要進一步把發展農業企業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和農民增收的一項重大舉措,切實加大領導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著力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抓技改,解決農業企業層次不高的問題。大力扶持主要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引進新工藝、新設備,進行技術改造,實現大宗農產品由初加工為主向以精深加工為主轉變,由低附加值產品向高附加值產品轉變。二是抓發展,解決農業企業規模不大的問題。大力開展農業招商引資,投資興辦農業企業,確保全縣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加工能力在現有基礎上有較大幅度提升。三是抓機制,解決企業與農戶利益聯結不緊的問題。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是農民增收面臨的難題,也是農民增收的關鍵。要充分發揮服務與引導作用,積極推行“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協會+農戶”等行之有效的模式。
挖掘“市場”潛力,搞活流通促增收。建議絳縣繼續堅持“新型工業強縣,特色農業富民,科技教育興絳,優化環境促發展”的發展戰略,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培育和發展新興支柱產業,加快推進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工業化進程。
多措并舉,有效化解信貸風險。建議農發行積極開辦小額信貸業務,對市場潛力充足的企業實行3~5年中長期貸款,這樣讓企業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發展。對資金的使用能夠一次審批,分次使用,堅持小額勤調,保證企業用時貸,用完按時歸還,這樣可以緩解企業一次歸還不了大額貸款的實際問題,也能有效化解信貸風險。
建議拓展現階段農業發展銀行業務服務功能。作為初步嘗試,建議農發行能夠在全縣開展農村電力、通信、道路等改善農業設施的貸款項目,對難于從商業性金融機構獲得貸款的農業產化龍頭企業提供信貸支持。這樣可以把農發行真正打造成為建設新農村的銀行。在借鑒其他商業銀行改制的基礎上,重點處理好“面向三農”和“商業運作”的關系,完善經營管理體制,加快經營機制轉換,充分利用在縣域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優勢,加大對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使之真正成為服務“三農”支持新農村建設的支柱和骨干。
建議構建適應“三農”特色的農業金融機構。針對三農經濟需求的多樣化的特點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積極培育分工合理化、投資多元化、功能完善化、服務高效化的農業金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