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老齡和殘疾人工作
做好殘疾人工作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1)關心殘疾人學習、生活和工作,做好宣傳輿論工作,為殘疾人創造良好的社會大環境。
(2)團結殘疾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履行公民的社會義務,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社會主義“四有”公民。
(3)推動殘疾人的康復工程,保障其正常的教育、就業、文化、體育權利,促進社會服務及福利事業,開展預防殘疾人的工作,推進殘疾人的事業社會化管理。
(4)溝通政府、社會與殘疾人之間的聯系,落實國家對殘疾人的有關政策,完成政府交辦的任務。
搞好農村殘疾人工作須注意哪些問題?
村委會要想真正做好殘疾人工作,完成村委會擔負的殘疾人工作任務,就必須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搞好農村殘疾人的就業。勞動就業是殘疾人平等地參與社會生活的基本條件,是體現殘疾人社會平等地位的必要途徑。目前,農村的殘疾人就業問題比較突出,村委會要積極創造各種條件,創辦或聯辦鄉村福利生產企業,吸納殘疾人就業;對有專業技術或一技之長的殘疾人可根據其特長,盡量幫助他們自我創業,實現個人價值與理想;同時動員社會力量,支持、幫助殘疾人參加職業技能培訓,使他們能掌握一技之長,既可以自謀職業,也能服務于社會。總之,對殘疾人的勞動就業問題,應本著集體、社會、個人三結合原則,發揮群體功能,不斷拓寬殘疾人的就業門路。
(2)大力開展農村殘疾人教育。要根本改善農村殘疾人生活狀況,就要不斷開展殘疾人教育,促使其個人素質的全面提高。殘疾人教育,最主要是抓基礎教育和職業技能教育。農村的殘疾人大多文化素質很低,對他們的教育,要聯合教育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積極配合縣鄉開展的殘疾人特殊教育工作,一方面致力于基礎教育,掃除文盲、半文盲,另一方面開展多種類型的殘疾人職業培訓教育,使眾多的殘疾人最終能成為自食其力的生活強者。
(3)豐富殘疾人的精神生活。各種文體活動的開展,是活躍人們業余生活、增加新的精神“食糧”的有效途徑。對殘疾人而言,由于自身缺陷,更渴望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因此,在開展鄉村文體活動時,一定不要讓殘疾人成為被遺忘的角落。同時,在各種活動中,有意識地發現和培養其中的文體人才,并向上級有關部門推薦,從而使他們沖出農村,走向社會,利用自己的特長為家鄉爭光并改變自己的生活。
(4)廣開殘疾人工作的資金來源。隨著農村經濟的迅速發展,企事業單位、家庭和個人的財力也逐步增加,這對于擴大殘疾人專項資金來源,為殘疾人籌措更多活動基金提供了較為有利的條件。因此,要開展多項社會活動,通過集體積累、個人捐贈、社會捐助等疏通渠道,募集資金,為殘疾人服務。同時,要想盡辦法不斷壯大福利企業或經濟實體,使募集資金有一個相對穩定的來源。對來之不易的殘疾人福利基金,一定要合理管好、用好,使之真正取之于社會,用之于殘疾人事業。
(5)積極宣傳殘疾人事業。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形式,使社會主義人道思想深入人心,動員全社會都來關心、幫助、愛護殘疾人;宣傳黨和政府的有關政策,鼓勵殘疾人自強不息、奮發進??;宣傳殘疾人的好人好事,使殘疾人自覺幫、學、趕、比、超,隨同社會共同進步。
對于家庭養老,村委會干部須監督贍養人做好哪幾個方面的工作?
要想使老年人在家安度晚年,村委會干部必須監督、教育、督促老年人的贍養人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對患病的老年人提供醫療費用和護理。贍養人應當為患有疾病的老人支付各種治療費用,同時為住院治療或居家治療的被贍養人提供護理。
為患病的老年人提供醫療費用和護理,這是法律賦予贍養人的義務和責任。贍養人必須切實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拖延。由于現在的醫療費用一般較為高昂,對尚不富裕的廣大農民來說承擔起來較為費力,因此贍養人的配偶和其他家庭成員,必須盡力協助贍養人承擔其責任。對拒不為老年人支付醫療費用,或不護理照顧患病老人的贍養人,村委會要對其做出批評教育直至行政處分,情節嚴重者,要提請司法機關追究其法律責任。
(2)妥善安排老年人的居住場所。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是每個贍養人應盡的責任。所謂妥善安排,一般要求老年人的居住條件要略好于、至少不低于家庭的總體水平。老年人原來居住條件較好的,贍養人不得強行將老年人安置到條件低劣的房屋居住。近年內,在廣大農村出現了個別人為給子女騰房而將老人強行遷出的惡劣行徑,對此村委會干部要主動出面,對贍養人進行說服教育,對拒不悔改的,要給予必要的處罰,以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對老年人自己擁有產權的住房,其子女或者其他親屬未經老年人許可不得擅自占有或使用,更無權改變產權關系——將屬于老年人所有的房屋轉移到自己或者他人名下。否則,老年人有權將其逐出直至要求法院作出裁決,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原狀。對老年人擁有所有權的住房,贍養人還應負責維護。
(3)無償替老年人耕種、照看其承包的田地和林場。目前,在我國廣大農村,仍然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因此,一般每位老年人都還擁有自己承包的一份土地,有些老年人還有屬于自己的林木、漁場和牲畜等,為農村老年人提供口糧或帶來其他經濟收益,用以換取生活必需品,是老年人用以保障晚年生活的最重要經濟來源。但是,由于年老體弱,農村老年人獨力耕種自己的田地,照管看書的林木和牲畜等,必須由其贍養人即其子女或孫子女代為耕種和照管。但贍養人為老年人耕種承包的田地,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田地、林木和牲畜等的收益,贍養人不能據為己有,而應由其贍養的老年人所有和支配。此規定主要是為保護農村老年人的利益而制定的。
(4)不得以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我國《憲法》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并且這種義務是法定必須履行的,即便老年人有足夠的養老金或者其他經濟收入而不需要贍養人負擔贍養費用的,贍養人的贍養義務也不能因此而減少或消除。至于有的老年人因經濟條件好而不收取子女贍養費,甚至還不斷給予子女經濟幫助的,那是老年人的權利和愛心,而決不是贍養人不支付贍養費的理由?!缎谭ā返诙倭粭l規定,拒絕贍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對于不盡贍養義務的贍養人,經過調解和審理,老年人可與贍養人簽訂贍養協議,贍養協議書一般應包括這些內容:①熱心孝敬老年人,不得謾罵、侮辱、毆打、虐待和遺棄老年人,更不得使用恐嚇等方式方法威脅老年人;②主動贍養老人,規定贍養人之間對老年人生活費的負擔份額、給付方式、給付時間,也就是對老年人吃、穿、住、醫、用等物質供應的承擔份額、承擔方式;③保證老年人的生活水平要略高于或至少不低于家庭成員的平均水平;④老年人生病時,及時求醫,贍養人之問對老年人所花醫療費的承擔份額、承擔方式以及對老年人生病期間的護理方式;⑤贍養人對農村老年人所承包田地、林木及漁場等的耕種、照看責任的分擔方法等;⑥尊重老年人的財產所有權。不強行侵占老年人的財產,不向老年人提出經濟方面的不正當要求;⑦尊重老年人的婚姻自由,不干涉其離婚、再婚和婚后的正常生活。⑧保證老年人的休息和娛樂,不要求其承擔力不能及的勞動,保證老年人正常的對家庭的精神需求;⑨贍養人協商的其他內容。
在贍養協議簽訂時,村委會或者贍養人所在組織要派人參加,當場予以監督,看協議書的條款是否合理,是否體現了協議雙方的真實意愿,是否征得了老年人的同意,主持協議雙方在協議書上簽名或蓋章。協議書要一式幾份,村委會或者贍養人所在組織保留一份,以便于日后監督。贍養協議書必要時可以到公證機關進行公證,公證的目的在于保障協議內容的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在于提高協議各方履行協議的自覺性。對于不按照協議履行贍養義務的贍養人,村委會或者贍養人所在組織必須予以批評教育,要注重運用村規民約的力量約束,發動強大的輿論督促贍養人按照協議履行其應履行的義務。
(5)不得干涉老年人離婚、再婚及婚后生活。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干涉老年人離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尊重老年人婚姻自由的權利。老年人離婚、再婚,是老年人的婚姻自由,既合情理,又合法律。但是,事實情況是:干涉老年人婚姻的情況在農村還比較普遍,老年人再婚還有很大的阻力,而這種阻力主要來自老年人的子女。首先是認為老年人再婚“不光彩”、“丟人”,害怕因此導致子女在村民面前抬不起頭;其次是怕老年人再婚帶走了財產,導致原本屬于自己家的財產讓對方瓜分;再次是怕老年人再婚后因性格不合等其他原因打亂平靜的家庭生活。因此,不同意、不支持老年人再婚,嚴重者以暴力于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的現象比較普遍。我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條規定:“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薄胺盖翱钭铮率贡缓θ怂劳龅?,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薄暗谝豢钭铮嬖V的才處理?!崩夏耆藢Ρ┝Ω缮孀约夯橐鲎杂傻模紫葢斍笾逦瘯刹砍雒鎸ψ优M行說服教育,但說服無效的,應當及時到法院告訴,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6)不得干涉老年人依法處分個人的財產。老年人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老年人依法處分個人財產的權利不受任何侵犯,任何組織和個人包括老年人的子女、其他親屬都無權干涉。老年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其個人所有的一切財產,也可以按照法定方式將其財產轉讓給他人,不必事先征得其子女或者其他親屬的同意。特別是對于老年人依法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或者與他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時,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能無理干涉。子女或者其他親屬干涉老年人依法處分個人財產的行為,是侵犯個人財產所有權的違法行為,應視其情節輕重,按照《刑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定,分別予以嚴肅處理。
什么是“五?!惫B?
按照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第六條的規定,農村中老年、殘疾或者未滿16周歲的村民,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又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可以享受農村五保供養待遇。
“五?!惫B的條件是什么?
享受“五?!惫B待遇,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1)無勞動能力;(2)無經濟來源;(3)無贍養人和扶養人,或者其贍養人和扶養人確實沒有贍養能力或扶養能力。同時具備這三個條件后,還需由村民本人提出申請。因年幼或者智力殘疾無法表達意愿的,由村民小組或者其他村民代為提出申請。申請經村委會民主評議并公告后,報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審核批準,發給《五保供養證書》。
“五?!惫B的內容是什么?
“五?!惫B的內容是:①供給糧油和燃料等生活必備品。②供給服裝、被褥等生活日用品和零用錢。③提供符合基本條件的住房。④對疾病及時治療,對生活不能自理者派人照料。⑤妥善辦理喪葬事宜。對“五?!睂ο蟮墓B標準不得低于當地農民的實際生活水平,應并根據當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適時進行調整。此外,“五?!睂ο笪礉M16周歲或者已滿16周歲仍在接受義務教育的,是未成年人的,還應當保障他們依法接受義務教育所需的費用。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的疾病治療,應當與當地農村合作醫療和農村醫療救助制度相銜接。
“五保”供養的贍養形式有哪幾種?
“五保”供養對象可以在當地的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集中供養,也可以在家分散供養?!拔灞!惫B對象可以自行選擇供養形式。集中供養的,由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提供供養服務;分散供養的,可以由村民委員會組織村民提供日常照料,也可以由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提供有關供養服務。
老年人的合法權益主要有哪些?
不管是家庭養老還是“五?!惫B,要想真正讓農村老年人安度晚年,村委會干部必須注意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老年人權益指的是老年人在社會中應享有的權利和利益。中國老年人的權益從法律范疇來說,主要有兩大類:①國家法律規定的一切公民都應享有的基本權利,如民主權利、人身權利、勞動權利、經濟權利等;②在國家法律中,根據老年人的特點和需要規定的老年人的特殊權利,如《憲法》、《婚姻法》、《繼承法》等中均有對老年人權利的專門規定。
老年人合法權益具體來說主要有:①享受子女贍養與尊重的權利;②財產權利;③婚姻自由權利;④訴訟權利。此外,老年人的合法權益還包括物質幫助權、退休人員生活保障權、勞動和休息權、文化教育權及憲法規定的公民的其他權利。
侵犯農村老年人權益的主要表現是什么?
目前,損害和侵犯農村老年人權益的主要表現是:①子女不贍養老人;子女或親屬虐待老人;老人患病時不能及時得到醫治;②農村五保老人的物質生活沒有保證;一系列優惠政策得不到落實;③老人的住房、收入、再婚等受到子女的粗暴侵犯和干涉等。村委會干部應在工作中盡量杜絕這樣的現象在本村發生,使用各種方式方法樹立社會主義的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