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會出賣房屋須經村民大會討論決定?
陽泉市郊區一村官來電問:看了咱刊今年第7期“以案說法”欄目刊登的《未經過村民大會討論決定,村委會出賣房屋合同無效》一文,我們有一點疑問,該村委會主任張某已在有黨員和部分村民代表的會議上,將原村里倉庫房屋數間及院子、保鮮庫設備出賣給某公司的事做了通報,但為什么法院仍判決此買賣合同無效?我們村委會也有房屋欲出租或出賣,怎樣做才能合法?
編輯部答:其實那篇文章已經說得很清楚,該村委會主任只是在黨員和部分村民代表會議上通報了一下出賣村集體房屋倉庫及院子、保鮮設備的事情,而沒有經過村民大會討論表決。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有關規定,作為村民的自我管理、教育、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村委會有權依照法律法規管理村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財產,但對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項,必須經過村民大會討論決定,方可辦理。所以,在程序上,你們應當召開村民大會討論,只有多數村民表決同意,方可處置。
書記這樣講是否正確?
河南省濟源市村民李某打來電話詢問:在2007年11月進行的村委會換屆選舉中,選舉委員會是由黨支部委員和一名黨員(曾任支部委員)、一名村民組長組成的。我到鎮里問黨委書記: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選舉委員會由村民推舉產生或者由村民小組推舉產生,可是為什么沒有讓我們推舉呢?書記說:組織法剛剛施行,不一定那么嚴格。再說咱鎮有咱鎮的實際情況,你村的選舉委員會是鎮黨委決定組成的,這樣做是為了維護村里的穩定局面,防止在選舉當中出亂子。書記這樣講是否正確?
編輯部答:《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13條規定:“村民選舉委員會由村民會議或者村民小組推舉產生。”該規定確定了作為村民委員會選舉主持機構的選舉委員會的產生原則,目的是保證選舉委員會由村民公認的公道、正派、能認真履行職責的人員組成。各地在村委會選舉中對該規定只有嚴格執行的義務,沒有擅自變通或拒不執行的權利。你村的選舉委員會是根據鎮黨委的意見以黨支部委員為主組成的,未經村民會議推舉,也未經村民小組推舉,這顯然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如果你講的情況屬實,那么鎮黨委書記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大量實踐表明,嚴格依法辦事是村委會換屆選舉依程序進行的重要保證,相反,倒是悖法而行的做法往往引起群眾的不滿,激發出矛盾,導致真正的混亂。
落選村委會成員不移交手續怎么辦?
北京市平谷區大華山鎮西峪村村委會反映:上屆村委會成員在近期的換屆選舉中落選,但他們拒絕向新一屆村委會移交手續,致使新一屆村委會無法正常工作。我們找到鎮黨委、鎮政府,他們說管不了,我們該怎么辦?
編輯部答:如果反映的情況屬實,上一屆村委會成員拒絕移交手續的行為是違法的,鎮黨委、鎮政府的說法也是錯誤的。北京市人大常委會2001年8月通過的《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若干規定》第9條明確指出:“上一屆村民委員會應當在新一屆村民委員會選舉結果公布后七日內向新一屆村民委員會移交公共財物、檔案資料、印章。”而你村上一屆村委會成員不移交手續的行為直接違反了上述法律規定。對于這這類問題,2004年6月份頒布的《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健全和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見》(中辦發[2004]17號)中明確規定:“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結束后,原村民委員會應將公章、辦公場所、辦公用具、集體財務賬目、固定資產、工作檔案、債權債務及其他遺留問題等,及時移交給新一屆村民委員會。移交工作由鄉級人民政府負責主持。對拒絕移交或無故拖延移交的,村黨組織、鄉級黨委和政府應給予批評教育,督促其加以改正。”也就是說,主持并監督上一屆村委會向新一屆村委會移交手續,是鄉鎮政府的職責。如果鄉鎮政府以“管不了”為由不做工作,那就直接違反了中央的文件精神,是一種失職行為。鄉鎮黨委和政府應該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積極幫助、督促該村落選村委會成員盡早辦理交接手續,對拒不辦理移交的干部應給予黨紀、政紀處分。
任命村委會干部違法嗎?
廣西壯族自治區資源縣車田苗族自治鄉某村村民來信問:我村因現任村委會副主任當選為村支部書記,造成村委會空缺一個副主任職位;后來,有一位村委會成員因事外出了兩個月,鄉鎮有關部門以此為由,任命了兩位村民填補他們的空缺。這樣做合法嗎?
編輯部答:《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換村民委員會成員。”因此,不論是村委會出了空缺,還是其他原因,鄉鎮有關部門用行政命令方式任命村委會干部的行為都是違法的,應予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