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田鎮第四屆村委會、第三屆社區居委會“兩委”換屆選舉工作順利完成了。我們早在換屆選舉前就成立了由黨委書記任組長的換屆選舉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換屆選舉工作的領導工作的領導;對各村在任支部、村委會成員以及黨員干部和群眾的思想動態開展了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研究分析了本屆選舉可能出現的情況,制定了對問題突出的村和可能出現問題的解決方案;認真做好了即將離任村(居)委會班子的離任審計和民主評議工作,掌握了黨員干部和群眾對班子成員的意見和看法;進入提名投票選舉階段階段,按照先易后難、發現新情況后及時采取新對策的辦法穩步推進,順利推動了難點村的選舉。
在組織這次換屆選舉工作中,我們聽到各級干部感慨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村委會三年一屆任期太短了!”陽春市有官員提出,村級選舉能否也像縣、鎮選舉一樣,由目前的三年一屆改為五年一屆,“說是三年的時間,真正實施工作也就是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這么短的時間內讓新領導班子很難開展工作,而且時間太短也增加了選舉成本”。
我的感覺也是這樣。可是,要將村級政權的任期由目前的三年一屆改為五年一屆,就必須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形勢的發展要求對目前實施的《村民委會組織法》進行修改。現行的《村民委會組織法》是1998年11月4日由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修訂通過的,其中的一些法律條款與現在的形勢不相適應。比如該法第19條規定,“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項,村民委員會必須提請村民會議討論決定,方可辦理:”第一款“鄉統籌的收繳方法,村提留的收繳及使用;”第二款“本村享受誤工補貼的人數及補貼標準”。現在國家實行了稅費改革特別是取消了農業稅和鄉統籌、村提留,這條規定與現在的稅收政策不相符。如何確保取消農業稅和鄉統籌、村提留后村級干部的工資待遇等等,都需要修改后的《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明確保障措施。
還有,《人口和計劃生育法》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決定》都規定,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重心要下移到村,可現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對村級組織如何配合上級政府做好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沒有專門、明確的規定。因此,十分有必要對《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進行修改,對村民委員會的工作職責和義務加以明確、細化,增強可操作性。
村級組織現行任期間隔短,不利于工作且增加成本、增加基層負擔。首先,現在村級組織的任職期限為3年,間隔太短,對工作極為不利。從我到基層擔任黨政主要領導3年來調查了解的情況來看,別的不說,僅從基層工作實踐來說,一名新當選的村官,當選后除了要經過一些必要的培訓外,到他熟悉本村的基本情況、摸清村級組織的工作流程、初步形成自己的工作思路,至少需要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真正能夠按照自己的思路開展工作,也就是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到了第3年,他就開始擔心自己能否連任了。這時候他就是再膽大也不敢大膽開展工作了,他要考慮日后的選票。不論多么有“個性”的干部,經歷兩屆換屆選舉,恐怕都或多或少會變成“綿羊”干部,怕得罪群眾失去選票。這是現行選舉制度最大的弊端。
其次,過于頻繁的選舉,大大增加了基層的行政成本。現在組織一次村級換屆選舉,要耗費不少經費開支。像筆者所在的坪田鎮可以說是廣東省最貧窮的鎮之一,轄下的村幾乎全是年集體收入在3萬元以下的“空殼村”。可就是這樣的窮村,組織一次選舉至少要6 000~7 000元或以上。如果每隔3年選舉1次,15年時間就要組織5次選舉,開支至少3萬元以上;而如果5年換屆1次,則只需組織3次選舉就行。全國可以節約多少開支,毋需多言。
現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以及相關的實施細則對村(居)民委員會組成人員的任職條件規定不夠清晰。現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12條規定,“年滿18周歲的村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只有在各地的規定中,規定了年齡超過57歲的不能任職;必須具備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從有利于地方經濟發展的角度,有必要在修改后的《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中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確。
現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對以威脅、賄賂、偽造選票等不正當手段破壞村民委員會選舉的行為,沒有作出明確的處罰規定(應當與《刑法》有關條款銜接好);對村民委員會組成人員違反財經紀律的處罰規定也不夠明確,等等。這也是這些年來村級組織換屆選舉難度越來越大、“問題村”和“難點村”越來越多,一些地方黑惡勢力、宗族勢力滲透到基層政權組織現象越來越嚴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基于上述理由,亟需對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進行一次必要的、認真的修改,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