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公司曾是投資者理想的避風港。在過去的一年里,這些聚集在硅谷的家伙似乎與信貸危機、油價飆升或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浪潮絕緣,它們資金充裕且負債少,還能享受美元貶值所帶來海外銷售額增長。但現在這個安全的角落也開始淪陷。經濟發展放緩所引起的購買力下降是所有公司的大敵,IT業也不例外,且近來美元匯率的回升又抵消了它們海外收入的增長。更糟糕的是,遭受重創的華爾街是IT業的重要客戶。同時,如果油價繼續下跌將削弱中東與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的購買力。于是,裁員、重組、下調運營預期的新聞與傳聞開始充斥硅谷。
DELL
戴爾可能是最先感到經濟放緩帶來寒意的IT公司之一,因為它主要依靠政府、公司和教育等機構采購,只有約20%的收入直接來源于普通消費者。早在8月份,它就警告縮減開支的影響已延伸到亞歐,可能導致季度利潤下跌17%。9月16日,戴爾再次發出相似預警,其股價直接下跌11%。在全球范圍內縮減工廠、并購及其他能“增強競爭力”的方法——這是戴爾所能想到的渡過難關方法。
hp
相比戴爾,惠普對機構客戶的依賴程度較小,但近來的美元升值也使它面臨不小的壓力,同時還要完成收購EDS后的整合。不久前,惠普宣布在整合過程中,將在未來3年內裁員2.46萬人,其中一半為美國員工,給已經十分慘淡的美國就業情況又一記重擊。在當前的第四財季中,惠普預計重組費用將為17億美元,不過它也預計重組完成后,每年因裁員節省的成本將達18億美元。
Coogle
經濟下滑對網絡廣告也產生了巨大影響,谷歌低于分析師預期的第二季度財報便可說明這個問題。一些谷歌內部人士表示,該公司可能會面臨其成立以來的最大挑戰——它的管理層在過去10年中已經習慣了在高速擴張的背景下作出各種決策,很少甚至無人經歷過下滑和緊縮的時期。因此,步入冬天的經濟形勢將對谷歌的管理和決策能力提出重大考驗。同時,美國司法部正在對谷歌進行反壟斷調查,投資者擔心政府會采取措施限制谷歌在網絡廣告方面的壟斷地位。從5月份至今,谷歌的股價已下跌近150美元。
eBaY
有投資研究公司的報告稱,eBay正在醞釀大幅裁員計劃,可能會波及其1.5萬名員工中的10%。雖然eBay對這個“流言或猜測”不予置評,但壞消息并非無中生有:大幅的費用調整與流量增長停滯不前使賣家對其頗為不滿。在一些分析師看來,eBay第三季度增長不多幾成定局,而裁員是解決成本煩惱的簡單之道。即便是看好其新CEO約翰·多納霍革新舉措的人,也承認裁員是能在短期內生效的辦法。
IBM
IBM的處境總體相對較好,其主要收入來源為服務營收,已連續多個季度獲得高額利潤。但經濟形勢的不景氣終對其服務營收產生了不利影響,且其CFO馬克·勞格里奇曾透露,IBM約有75%的客戶來自于美國以外地區,這部分收入將因為美元升值而打個折扣。
BIM
金融業者是智能手機的主要客戶群之一。因此當銀行大量裁員甚至倒閉時,商務智能手機將受到很大沖擊。該行業最大玩家BlackBerry及其制造商RIM所受影響將最為嚴重,其上一季度40%的新增用戶來自華爾街。同時Palm、宏達電和惠普等公司也將感到壓力,Palm預計在11月結束的第二財季將出現收入下滑,其股價應聲下滑12.8%。
蘋果
就在上一個季度,蘋果的Mac銷售增長率還是全球PC業的3倍,但想在最近這個季度取得同樣好的成績幾乎不可能,特別是考慮到蘋果產品的相對高價。在過去3個月里,其股價下跌了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