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那些有形的、無形的標志,很多屆奧運都是由一個人來演繹的。雖然每個參與奧運的人都會有自己的故事,但是就是有這樣的一些人,他們用個人的力量改變了奧運,也改變了世界。他們讓奧運的歷史上永遠銘刻自己的名字,他們成為了一種標志。
1972年的慕尼黑運動會,原本應該是歡快自由的一屆奧運會,結果由于世界著名的謀殺慘案而被蒙上了陰影。但血腥與暴力卻掩蓋不了奧運大賽的奪目光彩。而其中最耀眼的光芒,閃耀在奧林匹克游泳館,一位穿著游泳褲的選手創造了7塊金牌,7破世界紀錄的戰績,連續數日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他就是馬克·施皮茨,人稱“水神”。
1952年某一天,夏威夷懷基基海灘驕陽似火。鋼鐵公司主管阿諾德·施皮茨把兩歲的馬克·施皮茨從搖籃車上放下,指指遼闊的海水:“兒子,下去征服它。上帝也是個勝利者!”阿諾德對兒子說:“一個游泳池6條水道,但勝利者只有1個。游泳不是全部,取得勝利才是!”10歲時,獲得了17個國內年齡組冠軍和一項世界紀錄的馬克·施皮茨被認為是世界上lO歲年齡段最優秀選手,但阿諾德說,這僅是成功的開始,他的目標是破世界紀錄,奪世界冠軍、奧運會冠軍。
手握10項世界紀錄的他在1968年奧運會前發出了“奪取6塊金牌”的狂言。但在墨西哥城,他的胸前僅僅掛上了兩塊集體項目金牌,4×100米和4×200米自由泳接力,單人他只收獲了一銀一銅。墨西哥歸來,馬克沉默了,也成熟了。
他開始加大運動量,也進入了統治期。他獲得了8次全美大學生錦標賽NCAA冠軍頭銜,因為他在1971年的卓越表現,他被美國業余體育聯盟授予沙利文獎,還三次當選國際游泳聯合會的最佳運動員。
1972年,奧運會在德國的慕尼黑舉行,施皮茨估計自己可以拿到6金,但賽前接受采訪時,他只是保守地說,盡力而為。最終,他戰勝了自己,也贏得了世界,7塊金牌的成績讓他最終成為了那屆奧運會唯一的亮點,也給了當時所有擔心被謀殺而緊張的運動員以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