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談界長久以來流傳一種關于“最幸福生活”的說法:掙美國工資,開德國汽車,住俄國房子,吃中國菜,喝英國茶,娶日本老婆。人乃萬物之靈長,這其中自然當以“娶日本老婆”為最重要。照此說來,日本男人應該是世界上最幸福一族了。因為他們基本上都娶上了日本老婆。
但是,就我所接觸、了解的情況看,似乎并非如此。我有一位中國話說得非常好的日本同事,曾經這樣跟我描述他作為已婚男人的生活感受:“你們外國人看我們日本女人,一個個穿著古典的服裝(和服),梳著古典的東方發型(發髻),覺得個個都很溫柔賢淑。早上丈夫出門上班.妻子會抱著孩子送出家門,有的甚至會目送丈夫走出老遠。丈夫下班回家,在門口一聲‘我回來了’,妻子就立即邁著小碎步迎接皇上似的迎出來。接過丈夫的提包、外套,放到該放的地方。看起來,日本女人好像是世界上最溫柔、最會體貼丈夫的。但是,你們不知道,這些其實只是表面現象,用你們中國話說,是花架子。你們哪里知道我們日本男人的痛苦!
“我們掙的錢通常是一分不剩全部上繳給太太的,也就是說,取工資的銀行卡,都是掌握在妻子手里的。每月再由太太施舍一點零頭,五萬六萬的,算是零用錢。其實那點錢夠干什么呢?跟幾個同事朋友喝兩次酒都不夠。對,說得沒錯,就是這樣的,買糖不甜,買鹽不成。每天早上送丈夫出門去上班,每天晚上迎接下班回家的丈夫,其實哪里是關心體貼丈夫,那些做法只是我們的傳統禮儀,根本不是她們發自內心的行為。再說。她們那樣與其說是關心一個人,不如說是關心她們的掙錢工具。是,就像一個江上的漁民關心他的鸕鶿。別看我們整天西裝革履,穿得干凈體面,提著公文包,人模狗樣的,但自己都很清楚,腰包里沒有幾個小錢。早上我們是凈身出戶,下午或者晚上是拖著一副被老板淘空了的臭皮囊回家。在妻子面前很少言語,好像是不言則已。一言九鼎,很有權威,其實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不是說財大氣粗嗎,我們有時候是因為身無分文,沒有底氣,財權決定家庭地位,知道說了也沒用,還不如不說;有時候則是因為工作實在太累了,沒有力氣說話。”
同事的口才實在是太好,這一番描述,我感覺未免太言過其實。就向別的一些訥于言的日本男士咨詢印證,他們聽過我的轉述之后都笑了。大多會若有所思,然后意味深長地說:“差不多是那個樣子的吧。”有些人甚至還給我提供了更多的佐證。有人告訴我,日本的成功人士基本上都是老妻少夫婚姻。為什么呢?因為日本有個傳統觀點,妻子像姐姐母親一樣管著丈大,丈夫才會更有出息。還有人跟我說,別看電視上那些大公司的社長很神氣,其實他們的妻子對他們的零用錢卡得都很緊,有的人據說一個月就是五六萬而已。也有人坦率地向我透露他們自己的情況,說他們的一生只知道埋頭工作,拼命掙錢,卻根本不知道自己一個月掙多少。都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依此推測,日本男人真的不能說是很幸福的。日本男人不愿意一下班就早早回家,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其中原因卻很少有人了解,實際上是因為他們不能從那個家里得到快樂。一個不愿意回家的男人,會是一個幸福的男人嗎?據說,目前日本男人就連那樣的地位也是岌岌可危,大有江河日下之勢。
最近,我還聽到一些日本男人在抱怨,說他們的女人在那里熱火朝天地追星,一個韓國的電視俳優(日本人管演員叫“俳優”)裴勇俊就讓她們神魂顛倒,韓國日本來回跑,買一大堆裴勇俊做廣告的商品,花錢如流水,根本不體諒男人掙錢的辛苦。他們反問我,娶到這樣一個妻子你會覺得幸福嗎?問得我無言以對。看來,凡事都必須透過表面現象,方能看到其本質。
(選自《北京東京隨筆》東方出版社出版,林世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