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藥濫用導致尼泊爾禿鷲瀕?!,F在人們有了一個創舉:老牛的養老院就是禿鷲的餐廳,潔凈的遺體轉世而成新的生命。
一塊開闊地上,數只禿鷲在搶食一頭牛尸體上殘留的肉片。蒼蠅也在牛骨縫隙中品嘗腐敗的肉汁。
旁邊,一只土狗在等待禿鷲們離去。不久,禿鷲飛離裸露的牛骨架,在其上空舒緩地盤旋了幾圈,隨即消失在暮色中。
這是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西南方120公里處,聞名世界的奇旺公園西側Pithauli村的樹林中的情景。
遠處是村子近郊一條二十來米寬的小河,男男女女共15人正以非常古老卻仍舊實用的方式站在齊腰深的水里捕魚。
河岸另一邊的樹上站著一群白鷺鳥,河堤矮灌木叢中忽地閃過一只獠牙還未長好的野豬。
通往村內的泥路上有幾排清晰的腳印,“這是犀牛的腳印,估計是昨晚經過這里去森林的,好像有6只呢!”當地人Ishowari說。23歲的他膚色黝黑,一張典型的尼泊爾人的臉,樸實而靦腆。他是村里一家名為“禿鷲餐廳”機構的負責人之一。禿鷲餐廳,可不是人吃禿鷲的餐廳,而是專門為禿鷲設立的餐廳。一個牛農場、一個有18頭牛的牛棚、一塊專供禿鷲就餐的開闊地還有建設中的訪問中心就構成了目前的禿鷲餐廳,外加4個工作人員。
簡陋的設施實在和想象相去甚遠,但其成立絕對是個創舉。相似的組織已經在南非和歐洲成功運作,不同的是禿鷲餐廳現在是由當地人而不是職業的環保者來管理的。
禿鷲餐廳的成立,為的是拯救瀕臨滅絕的南亞禿鷲,一種往常在尼泊爾被視為丑陋、兇殘且代表著厄運的鳥類。身為“空中霸王”的它10年前估計有30萬只分布在尼泊爾、印度和巴基斯坦,如今只剩1000只左右,僅發現于尼泊爾境內中西部。尼泊爾總共發現有8種禿鷲。其中有4種是其國內瀕危的,兩種為全球瀕危。
科學家估計10年來有逾95%的禿鷲已經滅絕。其主要原因是Diclofenac作為獸醫為牲畜醫治的藥物在尼、印、巴三國廣為流傳。當禿鷲吃食了服用過此藥的牛尸體后會造成腎臟衰竭并在24小時內死亡。通過這種低廉的藥物,人們誤殺了禿鷲?!耙婚_始人們并不在意禿鷲的死亡,但是現在改變了?!盜showari說,“人們認識到禿鷲是環境很重要的一環,它吃食腐尸能防止疾病的傳播。”
以往大部分人選擇將老牛賣給印度牛販子。最終牛會成為印度部分無宗教信仰邦區餐桌上的美食。但信印度教的尼泊爾人認為,牛是神的化身,是無比圣潔的,不得宰殺和食其肉的。尼泊爾鳥類保護組織的環保者開始建立潔凈的喂養中心——禿鷲餐廳。工作人員買來喪失勞動能力的老牛,雇請了村內專職的牧牛人喂養和照看牛群一直到它們生命走到盡頭。如果牛群生病,人們會給牛服食另一種不會禍害禿鷲的新藥。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40頭牛來過牛農場,20多頭已經成為禿鷲的放心食物。這一個創新性的舉措將帶給南亞銳減的禿鷲新的希望。牛自然死亡后,工作人員將其去皮(為了方便禿鷲吃食),放置在基本固定的空曠地給禿鷲吃食。一個生命的結束帶來更多的新生,老牛的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得以延續。現代自然環保的理念與宗教性牛崇拜在禿鷲餐廳完美融合在一起。靈魂流轉,生生不息。
(選自《羊城晚報》2008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