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波,1976年生于江蘇泰興。1996年開始詩歌創作,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1998年發表了《誰在拿90年代開涮》并在詩壇引發了諸多爭議,后成為“民間寫作”的代表人物之一。2000年與他人一起創辦了《下半身》詩歌民刊形成了下半身寫作流派。曾經獲《作家》雜志年度詩歌獎。
妻
只有在她的身旁
我的目光才變得柔軟
她洗完澡出來
神情宛如處女
如果不是肚子依然有些大
你根本看不出來
是個生過孩子的女人
她因此很自卑
因為肚子變得那么大
我太累了
躺在沙發上
頭正好
枕在她的肚子上
柔軟
并且肥沃
讓我內心寧靜
我靜靜的聽著她肚子里發出的聲響
就像里面還有一個孩子
我枕著她地肚子漸漸向夢中沉去
芳草萋萋的墳丘
覆蓋住我的身體
天下無戲言
吃著晚飯的母親
突然提起弟弟來
抱怨道
“連過年
都沒回家待著
不知道整天忙什么”
我不管她的嘮叨
只顧埋頭扒飯
母親說著說著竟有了氣
“一年到頭
他跟我說的話
不超過10句”
我心說糟糕
母親最近身體不好
要把憋在心里的氣
撒出來了
我不敢接茬兒
埋頭扒我的飯
果然
母親接著就憤怒起來
“早知道當初
還不如不生他呢”
我一愣
脫口就說
“當年你可說過
等你老了
不會跟我過
要跟老二過的啊”
說完我就后悔了
自己也沒想到
小時候
母親的戲言
我竟然一直藏在心里
耿耿于懷到今日
更令我沒有想到的是
接下來整個的晚飯時間
母親竟然都在解釋
她當年的
這一句
戲言
成吉思汗
來到海拉爾的第一個晚上
我們找了一個小飯館吃飯
進門就看到
整張熟牛皮
掛在墻上
上面畫滿紅色的箭頭
仔細一看
竟是成吉思汗行軍路線圖
我不禁暗自惦記
坐下來吃飯
要了一大鍋奶茶
頭頂右側
又是一張
成吉思汗的畫像
胡須非常茂密
晚飯吃完
主意已定
要跟老板好好磨磨
把那張牛皮行軍圖
買回家去
貼到書房里
一定酷斃
我徑直走向收銀臺
趴到柜臺上
正想跟那蒙古妹子套近乎
胳膊一抬
碰到了什么
一看
又是成吉思汗
一尊銅像
殺氣騰騰
立于臺面
我一下怯了
想說的話
硬生生的
咽了回去
我不是怯于這銅像的殺氣
而是怯于我所看到的
那種子孫對祖宗的愛
我的偶像
是別人的祖宗
乘火車頭穿越贛北平原
——贈水筆仔
從南昌去九江
我們是坐火車頭去的
火車是一支響箭
我們騎在它的箭鏃上飛行
贛北平原的秋色
如同倒灌的江水
一一涌入內心
金黃的殘稻
深褐的棉田
一片一片
交互而雜陳
千里沃野如同兩幀巨幅
被尖銳的車頭撕成兩半
鮮紅的泥土裸露
就像裂開的傷口
我突然覺得自己像蒼鷹在猛烈的飛翔
扇動一雙斑斕而豐厚的翅膀
在這寒凜的秋風中
我的羽翼之上
有高樹聳立
群鴉徘徊
贛水北流
匯入鄱陽
我將在那里停住
卸下一身風霜
將心思收斂
藏入一艘艘的駁船
看它們順長江東去
渺茫如云煙
我想對帶我來坐這火車頭的詩人水筆仔說
詩人在這個時代
就如同火車行駛于大地
我們就應該坐在這火車頭上
感受大地震顫的內心
唯有如此
心靈才能高遠而冷冽
這些話送給你
以此表達對你的謝意
女人和墓碑
15歲,外公去世
石匠用錘子狠命敲打鐵錐
她撫摸著刻滿字的青石
粗糙、清涼,像外公臨死時的手
它現在就能代表外公了嗎?
她沒有摸到自己的名字
也沒有母親的
25歲,爺爺去世
從夫家趕回的她
躲在送葬的人群中
目光越過墓碑,看到父親
專心的往墳上撒土
她還是忍不住瞥了一眼
母親的名字在墓碑上
拖在父親的后面
26歲,清明
丈夫帶她回老家掃墓
第一次去掃夫家的墓
她甚至有點激動
在墳前怎么也站不穩
丈夫的爺爺和奶奶
躺在光禿禿的墳墓里
墳上沒草,也沒有墓碑
(選自《詩潮》雜志2008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