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曉靜,女,1959年生于北京。先生畢業(yè)于四川外語學院日語系和四川大學宗教研究所,獲文學學士和宗教學專業(yè)哲學碩士學位。現(xiàn)為《星星》詩刊副主編。1988年起發(fā)表詩歌作品。1989年出版詩集《獻給我永生永世的情人》。1992年出版隨筆集《男人、情人、愛人》。作品被收入多種選本、年鑒,部分作品被譯成英語、日語。現(xiàn)供職于四川省作家協(xié)會。
記憶:1978
1
那一年,農(nóng)歷戍午年
抬頭還是那水,從天上來的
沿著往昔的河道,冥冥中的確切
時間的腐味開始變淡
我擠在父親的側(cè)面看報紙
一篇篇的社論,在古老的象形文字中
藏著我們的生死命運
房門開著,屋頂上有云
像上天的信使在遷徙
云下是草木眾身
那一年,我19歲
一個19歲的女孩,在成都古城
如何分辨不同年代的落日
大河改道時,誰能聽懂先哲的預言?
我扎著一對辮子,像樹葉
漂在水上,扔掉手中的《紅樓夢》
拿起英語書,看見葬花者弄潮人
都說世道要變了
現(xiàn)在,當我念起,1978
我聽見我的嗓音滄桑,帶著磁性
像絲綢裹著的瓷器和銅鐵
在夢里轉(zhuǎn)世時發(fā)出的聲音
2
那一年,我見過做過的
事情,多么神奇
我排隊買書
我曾排隊買過蔬菜,水果和糧食
那一年,我排隊買書
淘金的人群,多么瘋狂
像開倉濟貧,像大赦人心
農(nóng)歷戍午年,清明的雨下著
潤的是泥土,哭的是過去
在高高的土坡上,在雨水中
我的心在告別:
再見了,我代過課的鄉(xiāng)村中學
再見了,我初一.三班的學生
再見了,我們的班長,那個懷揣著
羞澀和烤紅薯的男孩
猛地把紅薯塞給我,扭頭跑掉了
那溫熱至今還在指尖懷念
那一年,他14歲,我19歲
如果我忘記你,1978
我的姓氏將不再收留我
我亦不復擁有祖國
而1978的光仍會照著一個女孩
伏案攻讀準備高考的樣子
就這么一點鶯飛草長的夢想
1978說,我給你
3
那一年,落榜后我去了上海
在火車上,聽兩個考上南京大學的新生
討論真理標準的問題
他們不是哲人,是學生
盒飯送來時,他們狼吞虎咽
然后抹了抹嘴,又談起中國的命運
他們不知道,在他們旁邊
那個不言不語的女孩,羨慕的眼神
捕捉著他們的每一句話語,血管里
流著同樣的青春熱血
1978,我現(xiàn)在念起你時
不禁淚流滿面
為那時的人們和自己感動
那一夜,大河向東,羊群向西
火車整夜鏗鏘
而我自己,哈一口氣
在火車的窗玻璃上,然后
用手指,畫出個人的夢想
這是一種死去活來的奇跡
而1978,是時間的奇跡
命運的奇跡
一個古老國度的奇跡
4
那一年,是一個物歸原主的節(jié)日
把夢還給孩子,把選擇
還給青年,把土地還給農(nóng)民
那些日子,我在上海的舅舅家
為高考復習,屋里
只有一盞昏黃的燈
我的舅舅舅媽,清晨4點起床
做好中午的盒飯
這便是中國的上海,一個
成千上萬的工人,在汽笛聲中
挾著盒飯上班的城市
從那時開始
它有怎樣驚天的變化
我怎么也無法想像,多年后
它的證券交易所里
會有我的戶名
那一年,我們縱然有夢
也想不到夢想成真的情景
我在上海的表妹聰明乖巧
誰會想到她的讀書聲
會在美利堅大學的林陰中響起
并在那里兒女成雙
而在兒時讀過紅寶書的我
會接下來攻讀日語,宗教和圣經(jīng)
1978,我的文明元年
如果沒有這個開始
我和我的祖國,都將不寒而栗
5
因此,我們不會忘記
那一年,農(nóng)歷戍午年
還是那水,從天上來的
它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聽到這話的人都哭了
像流浪遷徙的人找回自己的土地
現(xiàn)在,當我念起,1978
父親已經(jīng)老了,他仍然看報紙
除了飲食和健身,他仍關(guān)心國家大事
三十年后的2008呀
有太多的大事叫人憂喜,他讀
這些文字,像讀中國的福音書和受難書
這個老人,我的父親
河東河西都過來了
只有大河繼續(xù)流淌
此刻,當我回望歷史時
有多少事物已經(jīng)打開
又有多少事物已經(jīng)關(guān)閉
在歲月和歲月的流逝中
我該如何遺忘?又該如何記憶?
而此刻,我在夜里撫摩往昔
淚水再次流下,只能反反復復念著
1978,1978,農(nóng)歷戍午的馬年呀
“文明元年”是它的另一個名字
我想以一首詩返鄉(xiāng)
我想以一首詩返鄉(xiāng)
從成都到長春
再到長白山深處
我寫下“吉林”
我的滿族祖母
便在地下張望著我的到來
她兒子——我的父親
在那場大雪中離家
那些雪,如今已回到他頭上
雪花要返回雪鄉(xiāng)
這念想夢一樣輕盈
我在天空中步行
在松花江和嫩江
我要找到我雙魚座的來由
當我在松軟的平原上
凝祖母望過的星星
我自言自語:我看見了……
是的,我要返鄉(xiāng)
我只寫下一些地名
心跳便加快了,他知道
這些星星一樣發(fā)舊的地名上
葬著我的祖先
也生長著無盡的大豆高粱
當我停下筆來。空白處
是茫茫雪原
足以收留歸鄉(xiāng)者的足跡
足以珍藏起她的稀罕
她的百年山參千年山參
(選自《人民文學》2008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