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的“大圣(shènɡ)人”孔子,不僅是位思想家還是位教育家。他在教學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yàn),經常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他的學生也常提出各種問題來請教他,而孔子也總是耐心地為學生解答。
有一次,一個學生問孔子:“老師,您把我們教得這么好,如果我們去當老師又該怎么教學呢?”孔子稍加思考后回答說:“做老師的教導學生,只有當學生想要弄明白卻弄不明白的時候再去開導(dǎo)他,在他想說出來卻又說不出來的時候再去啟(qǐ)發他,這樣才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要培養學生靈(línɡ)活的學習能力,如果教給他東方,他卻不能由此推及(tuījí)西方、南方、北方三個方向的話,那這樣的學生也就不用再去教他了。”學生聽了孔子的回答,覺得收獲(huò)很大,高興地回去了。
我來說意思:
舉一反三:表示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許多事情。
我會造句子:
我們學習要學會舉一反三,這樣才能收到好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