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題滿分150分 考試時間150分鐘
一、基礎積累與運用(25分)
1.根據拼音在下面語段的橫線上寫出相應的漢字。(3分)
輕輕地翻動書頁,líng tīng_____陽光的問候,欣賞落葉的輕舞;體悟nóng yù_____的親情,享受真摯的友誼;追尋先哲的思想,觸摸生命的zhēn dì___。
2.用古詩文原句填空。(①—④題必做,⑤⑥兩題選做一題)(6分)
①春蠶到死絲方盡,___________。
(李商隱《無題》)
②俱懷逸興壯思飛,___________。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③___________,波撼岳陽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④___________,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⑤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與李白詩“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構思相似,滿懷惜別之意,余味不盡。
⑥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當人們看到陳舊的事物日趨沒落,新生的事物逐漸興起時,自然而然地就想起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包含著新陳代謝規律的一句詩: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黑體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不學好基礎就急于做高難題目,這種喧賓奪主的做法不可取。
B.計算機盡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擁有它并不意味著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
C.聽了大家的批評,他非但不虛心接受,反而義憤填膺,拂袖而去。
D.做學問應腳踏實地,來不得半點虛假,更不能好高騖遠。
4.下面一段話有兩處表述不當,請加以修改。(4分)
①在今天,擁有一部電腦就如同擁有整個世界。②于是,有的人開始厭倦紙質圖書,更愿意在網上快速閱讀。③但是對紙質圖書的命運,即使別人怎樣擔憂,我都始終抱有希望,因為只要你想借助閱讀享受快樂,這種方式就永遠不會消亡。④而且,隨著整個社會浮躁心態的改變,傳統閱讀方式仍會受到大眾的鐘愛。⑤目前,古典著作圖書受到讀者追逐,就是最好的印證。
第 句,修改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句,修改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閱讀下面一首古詩,回答問題。(4分)
江畔獨步尋花
杜 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①詩歌前兩句中的___ 和___ 字,平中見奇,寫出了花的繁盛。
②第三句中“留連”改為“翻飛”好不好?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綜合實踐活動。(5分)
為了營造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傾力打造“書香校園”“人文校園”,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寧海中學將于11月17日至11月24日舉辦第3屆校園藝術節。
①你積極參與宣傳工作,組織者給你的任務是寫一條富有感染力的標語,你提筆欣然寫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藝術節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有器樂表演、詩文誦讀、歌詠大賽、書畫攝影展等。假如你是詩文誦讀活動的主持人,請你為該活動寫一段開場白臺詞(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理解。(65分)
(一)閱讀下文,然后回答問題。(13分)
當航天科技應用于生活……
當人們一次又一次地把目光投向航天科技的時候,很多人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這要花多少錢?會給人們帶來什么好處?為什么不把錢花到其他地方?
實際上,航天科技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根據美國航天局的一份名單,太空探索所取得的成果中共有700多項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
航天科技在現代醫學中的應用令人矚目:激光血管造影術、新一代心臟起搏器、紅外線溫度計、熱感應視頻儀(不需要手術就可以確定人體內的病變情況)、血液分析儀等。現在,世界各大醫院都設有重癥監護病房,這是航天科技最重要的應用之一。重癥監護病房中的各種設備,上世紀60年代時是用于監測在太空遨游的宇航員的身體狀況的。
航天科技中的技術革命更是我們今天不可或缺的。便攜式電腦就是其中之一。美國當年實施登月計劃時,需要一種體積小的便攜式計算機系統來監控太空旅行,便攜式電腦的雛形就此誕生。或許,即使人類不努力登上月球,包括信息技術在內的各種高科技也會得到發展,但發展速度要比現在慢很多。盡管美國和其他國家為發展航天科技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但由此引發的電腦技術的高度發達足以回報投入的成本。
雖然航天科技中許多新技術的最初目標并不是為了在地球上應用,但它們最后都成為了造福于人類的手段。例如研究人類暴露在強輻射條件下的后果,尋找避免輻射對宇航員的血液造成危害的方法,使人們找到了治療白血病、貧血等血液疾病的手段。
航天科技帶給全世界人們的知識是豐富的,影響是深遠的,把航天科技轉化為可實施的工業生產力,轉化為可以商用民用的技術,應該是人類共同努力的目標。
(選自《參考消息》,有刪改)
7.概括本文說明的中心內容(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一段中連續三個問句有何作用?請簡要說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結合語境,體會句子中黑體詞語的作用。(4分)
或許,即使人類不努力登上月球,包括信息技術在內的各種高科技也會得到發展,但發展速度要比現在慢很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資料鏈接:
“嫦娥一號”飛天各界反響
“嫦娥一號”繞月探測工程,揭開了中國航天深空探測時代的新篇章,廣受國際社會的關注。
【路透社】“嫦娥”為登月計劃作準備
伴隨著對太空的夢想、科技的進步和愛國主義熱情,中國發射了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文章說,“嫦娥一號”繞月工程是中國實施的第一次太空探測活動,這項工程是為2010年的月球車及之后的登月計劃作準備。
【法新社】標志中國全球地位的提升
中國首次發射探月衛星,這一創舉標志著中國全球地位的提升。歐洲航天局發言人雷內·奧斯特林克稱,探月競賽正在逐步展開,美國也正準備復興探月計劃,目標建造永久月球基地,以便開展火星探險。
繞月探測工程四大科學目標。
一、獲取月球表面三維立體影像,為類地行星表面年齡的劃分和早期演化歷史研究提供基本數據,并為月面軟著陸區選址和月球基地位置優選提供基礎資料等。
二、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質類型的分布特點,主要是勘察月球表面有開發利用價值的鈦、鐵等14種元素的含量和分布,評估月球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前景等。
三、探測月壤厚度,從而得到月球表面年齡及其分布,并在此基礎上,估算核聚變發電燃料氦-3的含量、資源分布及資源量等。
四、探測地球至月亮的空間環境,研究太陽風和月球以及地球磁場磁尾與月球的相互作用。
繞月探測工程四大科學目標中前3項是國外沒有進行過的項目,第4項是我國首次獲取8萬公里以外的空間環境參數。此外,美國曾對月球上的5種資源進行探測,我國將探測14種,其中重要的目標是月球上的氦-3資源。氦-3是一種安全高效而又清潔無污染的重要燃料,據統計,月球上的氦-3可以滿足人類1萬年以上的供電需求。
“航天科技帶給全世界人們的知識是豐富的,影響是深遠的”,結合文章和上述材料內容,你認為“嫦娥一號”升空對中國未來的發展會產生哪些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文,然后回答問題。(14分)
羅曼·羅蘭著《貝多芬傳》譯者序
傅 雷
唯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浪漫底克(romantic)的幻想的苦難;唯有看到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夠幫助我們承擔殘酷的命運;唯有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這是我十五年前初次讀到本書時所得的教訓。
不經過戰斗的舍棄是虛偽的,不經劫難磨煉的超脫是輕佻的,逃避現實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茍且,小智小慧,是我們的致命傷:這是我十五年來與日俱增的信念。而這一切都由于貝多芬的啟示。
我不敢把這樣的啟示自秘,所以十年前就翻譯了本書。現在陰霾遮蔽了整個天空,我們比任何時都更需要精神的支持,比任何時都更需要堅忍、奮斗、敢于向神明挑戰的大勇主義。現在,當初生的音樂界只知訓練手的技巧,而忘記培養心靈的神圣工作的時候,這部《貝多芬傳》對讀者該有更深刻的意義。——由于這個動機,我重譯了本書。
此外,我還有個人的理由。醫治我青年時世紀病的是貝多芬,扶植我在人生中的戰斗意志的是貝多芬,在我靈智的成長中給我大影響的是貝多芬,多少次的顛撲曾由他攙扶,多少的創傷曾由他撫慰,——且不說引我進音樂王國的這件次要的恩澤。除了把我所受的恩澤轉贈給比我年輕的一代之外,我不知道還有什么方法可以償還我對貝多芬,和對他偉大的傳記家羅曼·羅蘭所負的債務。表示感激的最好的方式,是施予。
一九四二年三月
11.閱讀《貝多芬傳》,譯者感受到了貝多芬怎樣的優秀品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在第一、二段中兩次提到“十五年”有何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為什么認為“這部《貝多芬傳》對讀者有更深刻的意義”?(用自己的語言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滿懷熱忱翻譯《貝多芬傳》,其原因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有可能,你最希望為哪位名人寫一部傳記,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文,然后回答問題。(13分)
路邊攤
姚彬鈺
那時候,天氣是凍豆腐似的冷,干干的,硬硬的,不帶任何感情色彩,放學的時候,天早已黑得沉甸甸的了,我站在人聲鼎沸的教室里,手忙腳亂地收拾著書包,眼睛盯著窗外,看不遠的大馬路上,幾百桿路燈剎那間一齊亮起,那是一份極奢侈的輝煌,萬家燈火,映出一大片令人向往的淡淡的煙火氣。
我凍得飄飄欲仙,東倒西歪地慢吞吞騎車在回家路上。到了那家路邊攤,總是照例地要停下來。攤主是個小身材的老太太,每天都很滑稽地系一條白色的大圍裙;她的皮膚也是嫩嫩的牛奶式的白,又長了一張極和藹可親的似笑非笑的臉,光潔得沒有什么皺紋,她總是用字正腔圓的杭州話說:“吃啥西——臭豆腐啊——一塊錢——很快,馬上就炸好的……”然后再喋喋不休地介紹著她的臭豆腐是如何之香膩肥嫩……我喜歡這個老太太,因為她像牛奶和這路邊攤一樣親切溫馨。
焦黃的臭豆腐在我的口腔里脆生生地響,“嘎嘎”地滾滾地噴著熱氣,迫不及待;蔥包燴兒的柔軟和厚實給人以精神上的依賴;豆腐干上沾滿了褐色的甜面醬;油凍凍嚼起來“咯吱咯吱”一嘴的油汪汪……我一面大嚼,一面想著今天的語文卷數學題明天的物理測驗大后天的化學默寫,“其實也沒什么,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那時候是我們初三,最緊張的一段日子。
又有一次,很瘋狂地心血來潮,跑到以前的小學門口去吃路邊攤。像很久很久以前一樣,穿兩條小巷,便曲徑通幽,大片大片的路邊攤七七八八地列在眼前,這里的每一個空氣分子都充電似的活潑熱情,攤主們熱力四射的笑臉招呼是他們鍍了金的招牌,大批狼吞虎咽的學生免費地做著活廣告,我手忙腳亂地穿梭其中,眼花繚亂,竟有種無法形容的緊張,我看到烤肉串還是黑黑地冒著煙;鐵板燒紅撲撲的,很健康的樣子,充滿誘惑的“吱吱”干響著;賣秦糖的老爺爺笑瞇瞇地端坐在陽光下,五彩的秦糖被曬得晶瑩剔透,暖和得要噴出火來……十年來點滴細碎的往事慢慢地浮出水面,浮在金色的陽光里,輕盈地跳躍著幾乎觸手可及:我理了男生一樣的板刷頭,手里汗津津地攥了極有限的幾個鋼镚,很認真地跟同學討論著吃這個——吃那個。我買了五毛錢秦糖吃,不小心糖全流到了紅領巾上,怕被大人們罵,我不敢回家,偷偷跑到附近一幢住宅樓的水管旁拼命洗呀洗,搓得小手也紅了,還是搓不掉,我當場就急哭了;我買了兩包橘子水,攤主忘了收我的四毛錢,我得意得足足興奮了兩個禮拜……那時似乎從不刮風,從不下雨,只是暖暖的天氣柔和迷幻而曖昧的陽光曬得人懶洋洋的舒服……
一剎那間,我竟發覺自己有流淚的沖動……
愿我們大家,在寒冷的日子里,仍能感受到生活的溫暖。
(選自《吃,總是很有意思的!》)
16.借景抒情是我們寫作時常用的手法,本文第一段中景物描寫色調對比強烈,別出心裁。聯系全文,說說作者借此抒發了怎樣的心境?(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你覺得第二段中的黑體詞“喋喋不休”用得恰當嗎?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第四段特意交代“那時候我們初三,最緊張的一段日子”,有何用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一剎那間,我竟發覺自己有流淚的沖動”是因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下文,然后回答問題。(12分)
要正確認識挫折
當前我國青少年中,有許多人心理耐力差,經不住一點點挫折和磨難,常做出不理智的反應,不正確的行動,這都與缺乏對挫折的正確認識有關。因此我們應當樹立正確的挫折觀。
首先我們應當認識到,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可以說,挫折也是生活中的組成部分,每一個人都會遇到各種不幸,各種厄運;所謂“一帆風順”“萬事如意”,往往只是人們的良好愿望而已;“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倒是司空見慣的。縱觀古今,許多著名的科學家、文學家和政治家大都是在逆境坎坷中磨礪過來的,人類創造文明與進步的事業,無不經過挫折與失敗。正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我國古代科學家張衡發明地動儀時,曾遭到當時政治上的打擊,對他降職使用。別人也嘲笑他搞科學是不務正業,但他不為功名利祿和嘲笑諷刺所動搖。世界著名科學家、大西洋海底第一條電纜的設計者威廉·湯姆遜教授(凱爾文勛爵)曾說:“有兩個字最能代表我50歲前在科學進步上的奮斗,這就是‘失敗’。失敗當然會產生憂慮的,可是,對于從事科學的人,天賦的才能常會帶來一種特別的興致,借此使他不至于十分失望,也許反會使他的日常生活格外快樂。”有人專門研究過國外293個著名文藝家的傳記,發現有127人在生活中遭遇過重大的挫折。
挫折是客觀存在的,關鍵在于我們怎樣認識它和對待它。如果對挫折沒有正確的認識,缺乏應有的心理準備,遇到挫折就會驚惶失措,痛苦絕望;如果有了正確的挫折觀,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認識了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并且敢于正視面臨的挫折,不灰心、不低頭、不后退、堅忍不拔,敢于向挫折挑戰,就能把挫折當作進步的階石、成功的起點,從而不斷取得進步。
其次要認識到挫折具有雙重性。挫折具有雙重性,它會給人以打擊,帶來損失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奮起、成熟,從中得到鍛煉。挫折既有消極的一面,也有積極的一面。大化學家漢弗萊·戴維在分解鉀、鈉等堿金屬的時候,經過幾個月緊張危險的實驗,在最后一次實驗中,發生了意外爆炸,他的臉被炸傷,左眼也失明了,但卻獲得了最后的成功。后來他說:“感謝上帝沒有把我造成一個靈巧的工匠,我的最重要的發現是由失敗給我的啟發。”戴維是從失敗之樹上摘取了勝利之果,伴隨著不斷的失敗,他得到了成功。大文豪巴爾扎克也說:“苦難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于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確是如此。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難,并不都是壞事。平靜、安逸、舒適的生活,往往使人安于現狀,耽于享受;而挫折和磨難,卻能使人受到磨煉和考驗,變得堅強起來。“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道理就在于此。
再次要善于換個角度看待自己面臨的挫折。在我們的整個生活中,挫折僅僅是生活的一小部分,還有許多的歡樂和幸福的事情,我們為什么不去注意它們,而要對自己的一些傷痛念念不忘呢?有的人在遭受挫折之后,就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倒霉的。其實,事情并不完全是這樣。也許你在這件事上是“倒霉”的,但你在其他方面可能依然很幸運。和那些更不幸者相比,你或許還是一個十分幸運的人。英國作家薩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的確如此,我們要以歡悅的態度微笑著對待生活,生活就會對我們“笑”,我們就會感受到生活的溫暖和愉快。而我們如果總是以一種痛苦的、悲哀的情緒注視生活,那么生活的整個基調在我們心中也就會變得灰暗了。
20.議論文中的分論點是補充并論證中心論點的,請你找出本文的三個分論點。(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選文所舉事例中,張衡和漢弗萊·戴維都經歷了挫折,他倆的事跡可否調換位置?請說明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選文第五段畫線句子“大文豪巴爾扎克也說:‘苦難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于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你從這句話中學到了什么呢?請說出你的收獲。(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以后的生活中你也一定會遇到挫折,你打算怎樣對待呢?請結合學習本文后的感受說說你的打算。(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閱讀下文,然后回答問題。(13分)
王安石在相位,子婦之親①蕭氏子至京師②,因謁公,公約之飯。翌日,蕭氏子盛服而往,意為公必盛饌。日過午,覺饑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③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④,初供胡餅兩枚,次供豬臠⑤數四,頃即供飯,傍置菜羹而已。蕭氏子頗驕縱,不復下箸⑥,惟啖胡餅中間少許,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釋]①子婦之親:兒媳婦家的親戚。②京師:京城。③果蔬:泛指菜肴。④酒三行:指喝了幾杯酒。⑤臠:切成塊的肉。⑥箸:筷子。
24.結合語境寫出下列句中黑體字的意思。(4分)
①因謁公( )
②覺饑甚而不敢去( )
③蕭氏子頗驕縱( )
④惟啖胡餅中間少許( )
25.選出與例句中黑體字用法相同的一項( )(2分)
例句:其人已心怪之。
A.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B.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
C.而鄉鄰之生日蹙。
D.漁人甚異之。
26.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3分)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讀了這則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悟?寫出你感悟最深的一點。(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寫作(60分)
28.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和諧是一種和而不同的平和美感,和諧是眾人所企及的境界。
和諧宛如高山流水隱居桃源之中的鐘磬余音,抑或閑居籬下悠指南山的恬逸心境,或是人類為共同目標而互勵共勉,互助齊進,共同向善,達到生活的融洽……
自然界中的美麗風光、人與自然間和諧共處、人際社會中溫馨的一幕幕……只要你用心去感受,都有充滿“和諧”韻味的畫面出現。
請以“和諧的畫卷”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自己的親身經歷或體驗,不得抄襲;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書寫要正確、規范、美觀。
本期參考答案
《中考語文模擬試題(一)》
一、1.聆聽 濃郁 真諦 2.略。3.D 4.第③句,將“即使”改為“無論”;第⑤句,將“追逐”改為“青睞”或“喜愛”。5.①“滿”“壓”②不好。因為“留連”一詞,是擬人的修辭手法,不僅形象而生動地表現了蝴蝶對花的喜愛,更表現了作者對花兒的流連忘返,如果用“翻飛”就沒有這個效果,只能表現蝴蝶對花兒的喜愛。6.①示例:讓書香溢滿校園,讓藝術點亮人生。點點滴滴打造校園人文,字字句句感受校園書香。②示例: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古詩文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中國文學大花園里的一朵艷麗的奇葩,徜徉于古詩文的大花園中,一定會開闊你的心胸,陶冶你的情操,增長你的知識,提升你的品位……下面就讓我們一同走進古詩文的藝術殿堂。
二、7.航天科技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8.用三個問句,可以引起讀者注意,激發讀者思考,為下文寫航天科技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作鋪墊。9.“或許”,(即“也許”)表示不很肯定(猜測的語氣),使后面假設的內容(“即使……”)表達得更委婉(婉轉)些,讀起來(聽起來)不顯得生硬。10.①加快了包括信息技術在內的各種高科技的發展速度;②揭開了中國航天深空探測時代的新篇章,廣受國際社會的關注;③“嫦娥”為登月計劃作準備;④標志中國全球地位的提升。11.譯者感受到了貝多芬戰斗、磨煉、堅忍、奮斗、不逃避現實、敢于向神明挑戰的大勇主義。12.第一次提到“十五年”是交代譯者讀《貝多芬傳》的時間,突出書以及書中的主人公對“我”的印象之深,教育之大。第二次提到“十五年”是交代讀后的十五年,進一步強調書對“我”的啟示之大。在文章的結構上同時起到了前呼后應的作用。13.因為讀者可以從《貝多芬傳》這本書中接受到更多的教訓和啟示,不僅從平時的工作中,更主要的是從精神上得到啟示,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去投入抗日戰爭。(言之有理即可)14.因為作者從《貝多芬傳》中得到了精神上的支持,醫治好了他青年時的世紀病,扶植了他在人生中的戰斗意志,他想把這種恩澤轉贈給比他更年輕的青年人。15.略。16.一方面抒發了作者對初三學習生活的無奈、難過和失落,另一方面抒發了作者對孩童生活的依戀和向往。17.恰當。“喋喋不休”是貶義褒用,表現了老太太的熱情和溫暖。18.一方面表現了作者對初三緊張學習生活的郁悶和無奈,另一方面又表現了作者對這種路邊攤生活的懷念和向往以及從這種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快樂。在全文的結構上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19.是因為作者從對往事的回憶中感受到孩童生活的美好,從而抒發了作者對孩童生活的依戀和向往。20.①我們應當認識到,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②要認識到挫折具有雙重性。③要善于換個角度看待自己面臨的挫折。21.不合適。這個事例是側重于說明魯迅珍惜時間、充分利用時間,而不是經歷挫折和磨難,所以不能證明本文論點。22.①我們不要被挫折及困難嚇倒,只有克服困難才能不斷向高峰攀登。②我們只有經歷挫折才能磨煉出堅強的意志,而堅強的意志是成就事業的寶貴財富。③如果我們不能正視挫折,不僅事業不會成功,還會增加很多痛苦。23.略。24.①拜見②離開③很④吃25.D 26.王安石就把他剩下的餅拿過來自己吃了,那個蕭公子很慚愧地告辭了。27.略。
三、2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