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題】
翻開自己的成長日記,每個人都會回憶起珍藏在心中的那份感動:也許是孤獨時得到的一個問候,也許是沮喪時得到的一個鼓勵,也許是跌倒時得到的一個攙扶,也許是迷路時得到的一個指點……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會得到來自父母、親友、老師、同學乃至陌生人的關心和幫助。這點點滴滴的關愛,就像一顆顆愛的種子播撒在我們的心田,有那么一天,我們也會把愛的芳香傳遞到整個世界。
請結合你自己的成長經歷,以“滴水之恩”為話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①自擬題目,自選角度,自定中心;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④不能用本試卷閱讀題的材料作為寫作內容。
【文題解析】
今年福州市的中考作文題的命題很有時代特點,也極具人文關懷。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幸福中,可是現在很多同學卻感覺不到自己的幸福,他們對父母的愛護不理解,對老師的關心很漠然。而材料明確告訴我們“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會得到來自父母、親友、老師、同學乃至陌生人的關心和幫助,這點點滴滴的關愛,就像一顆顆愛的種子播撒在我們的心田”,本題正是引導學生把眼光投向生活,投向身邊的人,從生活中發現愛心,發現生活的美,所以說本題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與完善起著較好的引導作用。我們在寫這一話題作文時要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1.說心里話,抒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文更是如此,唯有真情才能打動人,感染人。“滴水之恩”這個話題是重在寫別人給你的“恩”和你自己內心的感受,而寫自己的內心感受一定要注意寫自己的真情實感,千萬不要隨意編造不曾感受過的虛情假意。要從自己的生活中尋找真實的感受。只有寫作者有真情,才能以真情感染閱卷老師,才能讓自己的作文從眾多的作文中脫穎而出。
2.敘事要清楚、完整。這個題目要求寫的是記敘文,寫記敘文離不開敘事。在寫作提示中也說“翻開自己的成長日記,每個人都會回憶起珍藏在心中的那份感動”。這份感動從何而來?顯然是從日常生活中的關愛而來,是從一件件讓人心暖的事中得到的。因此我們在寫作時,一定要把事情敘述完整,所選事例一定要圍繞中心,注意從不同側面來突出中心,且避免同類事情的流水賬式的堆積。
3.要寫有“我”之文。近年來中考作文的評分標準都是要求寫有“我”之文,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本題中也明確要求“請結合你自己的成長經歷”,因此我們寫這篇作文時也應獨抒性靈。心中的一份情感、一點感悟、一絲回味、一片熱情都可產生文章的立意,立意關鍵在于緣事而發,也在于獨抒性靈,只要真實地書寫生活,真實地抒發情感,將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感悟從自我理解的角度抒寫出來就能寫出好文章。
【滿分作文一】
又見紙條
一考生
從學校到家的路很長,我把書包放在地上,輕輕地敲著門,沒有人應聲,于是,我取出了鑰匙。
家里一片漆黑,母親還沒有回來,我覺得很累。好像這幾個月在學校積蓄的疲勞一下子爆發了似的,我疲軟地坐在沙發上。
回想起小時候母親為我開門,又替我提書包進屋的情景,我才發現今天是多么的冷清,難怪一進屋就沒了精神,不由得有一點感傷。
我習慣性地朝冰箱走去,冰箱上照例貼著母親留下的紙條,大致又是交代她和父親的去向和為我準備的晚餐,甚至還提醒我不要忘記吃個蘋果。我不禁暗笑:我又不是小孩子,何必這么放心不下呢!
其實這樣的紙條在我的抽屜里已匯集了厚厚的一摞,每每開頭總是這樣寫著:孩子,真抱歉,迎接你的又是一張紙條……母親的口吻似乎始終未曾改變過,在她的眼里,我一直是永遠也長不大的孩子。
我走到窗邊,夜色已經很濃了,正是萬家燈火之時,幾只螢火蟲在風中搖晃,那條曾走過千百個來回的小路上,依然看不到母親的影子。
我在屋里來回地走著,無所事事。忽然,我看到了墻上的照片,那張母親年輕時的照片:一頭披肩秀發,紅潤的臉,雖不是很美麗,卻很動人。對母親的這個樣子,我已經陌生了。我所熟悉的是母親那頭花白的頭發,那張爬滿皺紋的臉,那個佝僂的身軀,那雙干瘦的手……我心里酸酸的,突然覺得是我偷走了母親的年輕。風餐露宿之日,披星戴月之時,櫛風沐雨之際……母親都是為誰辛苦為誰忙?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可是,我替母親做過什么呢?我連母親唯一想要的好成績都沒能給她……
“吱”——門開了,母親回來了。我不想讓母親看到我這么晚了還沒有睡,就馬上躺下了,背對著門。我看不見母親,但我能清楚地感覺到,母親輕輕地推開了虛掩著的門,看見我已睡了,便又輕輕地關上了門,生怕驚醒我甜甜的夢似的。
我躲在被窩里,眼里忽然潮濕了。
滿分揭秘
本文的特色主要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1.情感真摯,易于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平常生活中我們受到的關愛很多,受到母親的關愛更多,本文以“紙條”作為敘述母親的切入點,抒發情感的突破口,抒寫了對母愛的一種感動。文章娓娓道來,情意綿綿,語言細膩而真摯,極具張力。2.語言很樸實、生動。文中沒有華麗的語言和豪言壯語,有的只是對母親關心“我”的樸實敘述,而在平實的敘述中卻生動有力地表現了母親對“我”細致入微的愛,讀來讓人為之動情。這可能就是“天然去雕飾,濃情出淡語”的藝術魅力吧!
【滿分作文二】
愛在秋天
一考生
今年秋天,來得特別快,幾絲秋雨,便送來了一絲涼意,母親就早早地把套衫放在了我的枕邊,唉,媽媽可真煩人。我匆匆地把它擱在一邊,頭也不回地沖出了家門。“媽媽,我到外面玩玩就回來。”我留下了一句話,還留下了媽媽一個人無奈地倚在門邊。
秋風拂面而來,一路走著,絮絮的秋風似母親的嘮叨,在我耳邊喋喋不休。我加緊了腳步,很快,我就來到了網吧。找了個位置我坐了下來,不知不覺,就是一個下午。
走出網吧,天暗了下來,風也大了許多。不知什么時候天氣變了。好冷啊!我飛快地往家跑。遠遠地就看見母親在向我招手,不知她等了多久,但我知道她不會罵我,因為長期的冷戰剛剛結束不久。“這鬼天氣,一下子變得這么冷。”母親一把抓住我的手說:“你看,你的手多冷,快添上這件衣服。”我接過母親遞給我的衣服,也沒有耐心再聽她說什么,只是徑直走進了自己的房間。
第二天,母親生病了,原來,昨天母親在外面找了我好久,又等了我好久。聽著母親一聲聲地咳嗽,我開始自責:一句“我到外面玩玩就回來”卻讓母親找了我一個下午,而我卻端坐在暖和的網吧里上網,回來之后又全然沒有在乎母親的感受。我又想起之前的種種不是,覺得自己太不應該了。于是,我決定向母親道歉,我想,這樣病中的母親也許會好受些。
“媽媽,我錯了,我對不起您,以后我不會這樣子了。”
“傻孩子,媽媽沒有怪你,不要太難過了。”母親撫摸著我的頭,親切地說。是啊,在母親那里,孩子的過錯有什么是不能包容,不能原諒的呢?
外面,秋風又起,陣陣涼意向我襲來。我對自己說:“明天,一定不要忘了穿上母親準備的套衫。”
滿分揭秘
本文之所以獲得閱卷老師的認可,主要原因有二:1.本文運用細膩的語言,微妙而真摯的情感,寫“我”對母親話語的不理睬導致母親生病以及“我”由此產生的懊悔,在不露痕跡中展現出母親對“我”的“滴水之恩,讓‘我’永難忘”的主題。2.這篇作文首尾的呼應很巧妙,這樣既使文章結構嚴謹,又增添了文章的詩意美。
【滿分作文三】
“小偷”為何這么多
一考生
我時常感慨,我身邊的“小偷”太多了,我一直生活在一群“小偷”之中。
媽媽是“小偷”。
那是一個周末,又要返校了。我忙著收拾衣服,就讓媽媽幫我收拾散落在床上的書本。當我無意回頭時,卻發現媽媽正迅速地把我的一本課本塞入我的枕頭下面。我愣住了,為什么要偷藏我的書?我知道她想要我多回家幾次,但這種方式不是要影響我的學習嗎?“她真自私!只想著按自己的意圖行事!”我心中賭氣地想,“以后就偏不回家!”不過,我沒動那本書。
在我臨走的一個多鐘頭里,我故意不正眼看她,雖然,媽媽的眼睛總圍繞著我轉,并且嘮嘮叨叨地說個不停。
總算要走了,像往常一樣,我不準任何人送我。我快步走著,剛剛走到村口,就聽有人喊我,是媽媽。她氣喘吁吁地追上來說:“兒子,你忘記帶這本書了,是我在整理你的床鋪時發現的。”媽媽一邊遞給我書,一邊趕忙解釋道。隨后,媽媽好像鼓足了勇氣,無限期待地望著我,試探著問:“唔,既然我都到這兒了,就送你上車吧?”說完,就去拿我手中的提包。
我顫抖著接過帶著媽媽體溫的書,忍住想要溢出的眼淚,緊緊地摟住媽媽,一起走向等車的地方。
原來媽媽只想多陪我走一段路,只想多看兩眼她那個永遠都猜不透自己心思的兒子。看著媽媽那甜甜的微笑,我心里暖暖的。
這樣的“偷藏”,還不時地發生。在這“偷藏”中,我幸福地成長,并懂得了什么是愛。
同學是“小偷”。
我的筆又不見了,可我知道是誰“偷”去的。因為這樣的“偷盜”行為已不止一次了,特別是當我的學習用具快要用完的時候。他們知道我家里生活比較困難,所以總是將我用完的文具“適時”地“偷”去,之后將全新的文具放回。
我沒有說穿,只是默默地記在心里。
老師也時常為了我“偷偷摸摸”。
每個月,我總是會被傳到辦公室一次。“你外地的爸爸給你寄東西來了。你小子幸福呀!”班主任拍拍我的肩膀說。
但我知道這又是班主任買的,因為我從未見過這些包裹外包裝上的印戳,因為我曾親眼看到老師將“爸爸買的東西”從超市提出來,又偷偷地“改頭換面”。
我沒有說穿,只是加倍地努力學習。
……
終于明白,我才是真正的“小偷”,“偷”走了媽媽的青春,“偷”走了同學的友誼,“偷”走了老師的關愛。是我“偷”走了他們的心!
也正是他們,讓我的成長充滿了快樂和愛,使我在成長中,真正懂得了如何去愛別人,關心別人。
我愿意永遠生活在這群“小偷”之中,也愿意當一個這樣的“小偷”,在別人的成長中也為別人“偷”走煩惱,帶去幸福。這也許就是我成長的最大的收獲。
滿分揭秘
這篇作文的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這篇文章的題目新穎別致,收到了以奇句奪目、先聲引人的功效。2.這篇文章的結構安排得很合理,巧妙地表現了中心思想。詮釋懸念,升華主題。這樣文章結構顯得清晰,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