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言名句
1.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
——《孝經(jīng)·天子》
2.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gòu)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雨果(法國)
3.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
——但丁(意大利)
4.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5.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6.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前蘇聯(lián))
7.家是世界上唯一隱藏人類缺點與失敗的地方,它同時隱藏著甜蜜的愛。
——蕭伯納(英國)
8.生命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目的,在短暫的生命歷程中,我們必須使生命具有更高的意義,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建立起一些永恒的東西,這更高的理想,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存在,譬如最簡單的,我們往往為自己身后的事?lián)模皇菗?dān)心自己,而是擔(dān)心下一代。所以生命更是一種責(zé)任。——劉 墉
9.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
——狄更斯(英國)
10.兒女是鐵錨,拴著母親的性命。
——希臘諺語
11.過分的溺愛雖然是一種偉大的感情,卻會使子女遭到毀滅。
——馬卡連柯(前蘇聯(lián))
12.你入學(xué)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你愛吃的那三鮮餡兒,有人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你身在那他鄉(xiāng)中,有人在牽掛;你回到那家里邊,有人沏熱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掉眼淚;你露出那笑容時,有人樂開花。這個人給了我生命,給我一個家,這個人給了我生命,給我一個家。啊……不管你多富有,無論你官多大,到什么時候也不能忘咱的媽。
——閻維文《母親》歌詞
13.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堅韌。撫摸你的雙手,我摸到了艱辛。不知不覺你鬢角露了白發(fā),不聲不響你眼角上添了皺紋。我的老父親,我最疼愛的人。人間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嘗了三分。這輩子做你的兒女,我沒有做夠,央求你呀下輩子,還做我的父親。聽聽你的叮囑,我接過了自信。凝望你的目光,我看到了愛心。有老有小,你手里捧著孝順,再苦再累你臉上掛著溫馨。——劉和剛《父親》歌詞
二、成語典故
1.百里負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鐘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里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他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后思念哪!”
2.懷橘遺親
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xué)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shù),袁術(shù)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在地上,袁術(shù)嘲笑道:“陸郎來我家做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shù)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陸績成年后,博學(xué)多識,通曉天文、歷算,曾作《渾天圖》,注《易經(jīng)》,撰寫《太玄經(jīng)注》。
3.哭竹生筍
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y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shù)莖嫩筍。孟宗大喜,便采回做湯,母親喝了后果然病愈。后來他官至司空。
4.恣蚊飽血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qū)趕,擔(dān)心蚊蟲離開自己后去叮咬父親。
5.扼虎救父
楊香,晉朝人。十四歲時隨父親到田間割稻,忽然跑來一只猛虎,把父親撲倒叼走。楊香手無寸鐵,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終于放下父親跑掉了。
三、感人故事
1.背著母親上大學(xué)
劉霆:浙江省湖州市雙林鎮(zhèn)人,現(xiàn)為浙江林學(xué)院藝術(shù)設(shè)計052班學(xué)生。他生活在一個不幸的家庭。劉霆13歲那年,因母親腎功能衰竭,病情惡化,昂貴的治療費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積蓄,值錢的家當(dāng)甚至連住房也被變賣一空,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嚴重困境,父親因不堪重負離家另謀生路。面對母親病危、家庭突遭變故的艱難境遇,劉霆沒有被壓垮,他一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擔(dān)。
劉霆邊照顧母親邊勤奮學(xué)習(xí),在買不起教學(xué)輔導(dǎo)書,甚至連吃飯都存在問題的情況下,他還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學(xué)習(xí)成績。2005年高考,他考上了浙江林學(xué)院。一紙大學(xué)錄取通知書的到來,使母親愁眉不展。體重只有90斤的劉霆毅然對病床上的母親說:“媽媽,讓我背著你去上大學(xué)!”征得浙江林學(xué)院同意后,他毅然帶著母親來上大學(xué),邊讀書邊照料母親。
素有“百善孝為先”傳統(tǒng)觀念的人們被劉霆的自強精神和盡孝行為所打動,紛紛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社會的關(guān)心,使劉霆母子迅速脫離了困境。走出困境的劉霆,不久之后又做出了令人驚異的舉動,他拿出部分捐款作為母親術(shù)后康復(fù)治療的費用后,又將其余的5萬元錢重新捐獻出來,在學(xué)校設(shè)立了全國首個大學(xué)生孝心獎勵基金,用于獎勵資助那些家境貧困并同樣富有愛心、孝心和感恩之心的大學(xué)生,以鼓勵更多青年大學(xué)生自覺弘揚感恩重孝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
2.五兄妹:親情感天動地
這是江西省一個普通的農(nóng)民家庭,為了挽救罹患尿毒癥的小弟,四個哥姐爭相捋袖。最終,三姐和小弟配型成功。
當(dāng)時,弟弟的腎功能衰竭,并且是晚期。要想留住小弟的生命,只有兩條路可走:要么是一輩子透析,要么就是換腎。
哥哥肖友清不忍心看著只有28歲的弟弟,一輩子躺在病床上依靠儀器來維持生命,當(dāng)即決定就是傾家蕩產(chǎn)也要為弟弟換腎,也要把他變成一個行動自由的人。可是在上海的各大醫(yī)院里,O型血的腎源非常少,很可能等上一年半載都輪不到手術(shù)。而弟弟的病情不容耽擱,解決腎源的最佳途徑,就是親屬間的移植。此時,他想把自己的腎捐給弟弟,但配型不對。江西老家的姐妹們得知,只要是“O”型血就有可能救弟弟一命后,她們二話不說就趕往醫(yī)院進行化驗。經(jīng)化驗,三姐妹都是“O”型血。四兄妹隨即約定,不管最終確定配型的是誰,其他的兄弟姐妹都要齊心協(xié)力照顧好她和弟弟今后的生活。
2005年3月23號上午,在上海市中山醫(yī)院手術(shù)室,醫(yī)生們成功地從三姐肖桂秀的體內(nèi)取下了她的左腎,并將這顆腎臟成功地植入了弟弟肖友軍體內(nèi)。
用他們的話來說:多年來,五個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一直都很深。他們五個兄弟姐妹就像是一只手上的五個指頭,哪一個不好,其他幾個都會覺得沒有意義。捐腎救弟,是五個指頭相依相靠的一個見證,是一種骨肉親情愛的見證,它再次證明了生命無價,親情無價。
3.讀不懂的父親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艘橫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親帶著6歲的兒子去美國和妻子會合。一天,當(dāng)男人在艙里用水果刀削蘋果給兒子吃時,船卻突然劇烈搖晃,刀子在男人摔倒時插進了他的胸部。
男人慢慢站起來,在兒子不注意時用拇指揩去了刀鋒上的血。
以后的三天,男人照常照顧兒子,帶他吹海風(fēng),看蔚藍的大海。仿佛一切如常,但兒子尚不能注意到父親每一分鐘都比上分鐘衰弱,他看向海平線的目光是如此的憂傷。
在抵達美國的前夜,男人來到兒子的身邊,對兒子說:“明天見到媽媽的時候,告訴她,我愛她。”說完,在兒子的額上留下一個深深的吻。
船到美國了,兒子在人潮中認出了媽媽,大喊:“媽媽!媽媽!”就在此時,男人卻忽然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噴。
尸解的結(jié)果讓所有人都驚呆了:那把刀子無比精確地插進了他的心臟,他卻繼續(xù)活了三天,而且沒被任何人發(fā)覺。唯一可能的解釋就是因為創(chuàng)口太小了,使得被切開的心仍依原樣貼在一起,維持了三天的供血。
這是醫(yī)學(xué)上罕見的奇跡。醫(yī)學(xué)會議上,有人說要稱它為大西洋奇跡,有人建議以死者的名字命名。
坐在首席的一位老先生一字一頓地說:“這個奇跡的名字叫‘父親’。”
4.沒有上鎖的門
鄉(xiāng)下小村莊的偏僻小屋里住著一對母女,母親深怕遭竊總是一到晚上便在門上連鎖三道鎖;女兒則厭惡了像一潭死水般枯燥無味而又一成不變的鄉(xiāng)村生活,她向往都市,想去看看自己通過聽收音機所想象出的那個華麗世界。
某天清晨,女兒為了追求她那虛幻的夢而離開了母親。她趁母親睡覺時偷偷地離家出走了。
“媽,你就當(dāng)沒我這個女兒吧。”
可惜外面的世界并不如她想象的那般美麗動人,她在不知不覺中,走上了墮落之途,深陷于無法自拔的泥濘中。這時她才認識到了自己的過錯。
經(jīng)過十年后,已經(jīng)長大成人的女兒拖著受傷的心與疲倦的身軀,回到了故鄉(xiāng)。
她回到家時已是深夜,微弱的燈光透過門縫滲透出來。她輕輕敲了敲門,卻突然有種不祥的預(yù)感。當(dāng)她扭開門時,她嚇了一跳。“好奇怪,母親之前從來不曾忘記把門鎖上的。”既而她看見母親瘦弱的身軀蜷曲在冰冷的地板上,以令人心疼的模樣睡著。
“媽……媽……”聽到女兒的哭泣聲,母親睜開了眼睛,她一語不發(fā)地摟住了女兒疲憊的肩膀。在母親懷里哭了很久之后,女兒突然好奇地問道:“媽,今天你怎么沒有鎖門,有人闖進來怎么辦?”
母親回答說:“不只是今天而已,我怕你晚上突然回來進不了家門,所以這十年來門從沒鎖過。”
母親十年如一日,等待著女兒回來,女兒房間里的擺設(shè)一如當(dāng)年。這天晚上,母女倆又回復(fù)到十年前的樣子,緊緊鎖上房門睡著了。
5.便當(dāng)里的頭發(fā)
在那個貧困的年代里,很多家庭往往連讓孩子帶個像樣的便當(dāng)?shù)綄W(xué)校上課的能力都沒有,我鄰座同學(xué)的家里就是如此。他的飯菜永遠都是黑黑的豆豉,我的便當(dāng)卻經(jīng)常裝著火腿和荷包蛋,兩者有著天壤之別。
而且這個同學(xué),每次吃飯時都會先從便當(dāng)里撿出一些頭發(fā),再若無其事地吃他的便當(dāng)。這個令人渾身不舒服的舉動一直持續(xù)著。
“可見他媽媽有多邋遢,竟然每天的飯里都有頭發(fā)。”同學(xué)們私底下議論著。為了顧及同學(xué)的自尊,那些不舒服又不能表現(xiàn)出來,但總覺得好臟,因此我們對這個同學(xué)的印象,也開始大打折扣。
有一天,學(xué)校放學(xué)之后,那個同學(xué)叫住了我:“如果沒什么事就去我家玩吧。”雖然我心中不大愿意,不過自從同班以來,這是他第一次開口邀請我到他家玩,所以我不好意思拒絕他。
隨朋友來到了位于漢城最陡峭地形的某個貧民村。
“媽,我?guī)笥褋砹恕!甭牭酵瑢W(xué)興奮的聲音之后,房門打開了。他年邁的母親出現(xiàn)在了門口。
“我兒子的朋友來啦,讓我看看。”但是走出房門的同學(xué)母親,只是用手摸著房門外的梁柱。原來她是雙目失明的盲人。
我的鼻子一陣酸澀,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同學(xué)的便當(dāng)里雖然每天如常還是豆豉,但那卻是雙目失明的母親,小心翼翼幫他裝的,那不只是一頓午餐,更是母親滿滿的愛,甚至連摻雜在里面的頭發(fā),也一樣是母親濃濃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