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格之前
生命因信念而輝煌
曉輝
草帶著信念破土而出,所以它才有蔥郁無垠的曠野和生機勃勃的景致。鷹帶著信念展翅翱翔,所以它才有矯健動人的雄姿和搏擊天空的偉岸。水帶著信念一路奔來,所以它才有浩瀚的大江和一望無際的遼闊。
生命因信念而輝煌!每當翻閱歷史,我總是情不自禁地想起屈原,想起他是如何面對滾滾逝水,想起他是如何吟出“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悲歌。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為了讓世人警醒,他毅然投江,但是他的名字卻因信念而隨江水流淌至今。杜甫雖身住茅屋陋室,卻心系天下,甘心一人吃苦,而幸福傳萬家,他在落魄蒼涼中死去,時至今日,每當面對他的草堂,人們還是因為他的信念,而感佩不已。
有了信念,我們才不會迷失方向,任何煩惱與困惑都不能阻礙我們的腳步。有了信念我們才能有效地戰勝自卑和懦弱,才能走出人生的低谷。
帶著信念出發,走向理想的彼岸,人生因信念而精彩。
升格建議
這是一篇以“信念”為話題寫就的習作。話題作文同命題作文、材料作文相比,寫作空間更寬廣,利于考生張揚個性。這個話題更容易運筆行文,因為“信念”的定義不難理解,但是,在構思過程中,還是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這樣才能“升華”你的作文,讓閱卷老師一見鐘情。小作者的寫作意圖是由自然現象開篇,鏈接歷史人物證明自己的觀點——生命因信念而輝煌,但是通過閱讀,我們發現習作犯了“自然現象+歷史人物+觀點”的毛病。其實,寫作議論文不但要舉例論證,而且要深入分析,這樣才能有說服力,才能渾然一體。而且舉例要點面結合,分析要恰如其分。
升格之后
生命因信念而輝煌
曉輝
當海燕放棄了安逸的生活,毅然沖向那狂風暴雨之中時,是信念使它練就了矯健的雄姿。當雛鷹放棄了舒適的巢穴,毅然沖向萬丈懸崖時,是信念使它張開了生命的翅膀。
生命因信念而輝煌!
每當回顧歷史,我總是情不自禁地想起屈原,想起他是如何面對滾滾江水,想起他是如何吟出“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悲歌的。為了表示對故國的忠貞,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更為了讓世人警醒,他毅然投身江水,他的名字也是因為信念而隨著江水流淌至今。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好一份憂慮,好一份心胸!為了一個信念,杜甫雖身處茅屋陋室,卻心系天下,甘心一人受盡苦,而幸福傳萬家。盡管他在落魄蒼涼中死去,但是時至今日,每當面對他的草堂,人們還是因他的信念而佩服不已。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這是何等的氣概,又是何等的壯懷!多年征戰沙場,一心精忠報國,岳飛那堅定的信念,像岳家軍的軍旗一樣迎風飄揚。
世事滄桑,風煙滾滾,一個個歷史人物向我走來:一聲“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道出了李白不滅的信念;一句“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道出了韓愈不老的信念;一句“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道出了林則徐不變的信念;一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信念,使戚繼光肅清了東南沿海的倭寇;一句“就算我亡,也要跟他們斗爭到底”的信念,使鄧世昌不幸英年早逝。但是不管結局如何,他們都不會后悔,因為他們的信念已在心中鑄成一座巍峨的豐碑。
一個人可以什么都沒有,但唯獨不能沒有信念。有了信念,才能坦然面對人世間的挫折與磨難;有了信念,才不會迷失方向,任何煩惱與困惑才不會阻礙我們前進的腳步;有了信念,我們才能戰勝自卑和懦弱,才能走出人生的低谷。
打開歷史之門,回首歷史之路,許多平凡的人因信念而變得偉大。信念如珠,折射著人們的光輝;信念如劍,磨練著人們的意志;信念如佛,成就著人們的事業!
人生因信念而壯美!生命因信念而輝煌!
升格小結
寫作議論文的分析環節至關重要,否則文章就沒有深度,且有羅列事例之嫌。這是很多寫議論文的同學常犯的一個毛病。他們以為有了好的事例、材料,就能寫好議論文,常常在引出論點之后列舉幾個例子,便以為大功告成,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環節——對引用的材料進行必要的分析議論。議論文要擺事實,講道理。缺少分析議論,即使論據選擇不錯,也難以達到論證的目的。升格后的作文敘議結合,論證充分有力,主題突出。
升格之前
愿望和理想
韓冰
他出生在沂蒙山區一個貧窮落后的村子里。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樣,他們也盼望兒子能夠走出大山,過上幸福體面的生活。
路只有一條:讀書改變命運。
背負著家人的期望,他走進了學校。放學回家后,他幫忙打理家中的雜活;農忙時,就請假種田、收割。一路跌跌撞撞地進了高中,而這時家里的境況變得更糟糕。想到自己學業不突出,可能考不上大學,于是他主動向父母提出退學。父母有些生氣,但也無奈。
他跟著村里的人外出打工,挖下水道,清理淤泥,打掃垃圾,每天都是高強度的極限挑戰,很苦很累。后來在親戚的幫助下,他當了郵遞員。盡管整日風吹日曬,但比當建筑工強多了。
然而,沒過多久,他又不安分起來,背著父母,悄悄地把進郵局交的押金取出來,參加了北京電影學院舉辦的夏令營。
這一去把他所有的理想都“勾引”了出來。他辭去了郵遞員的工作,只身獨闖北京。期間他當過建筑工、清潔工、服務員,跑過龍套,客串過主持,住過暗無天日的地下室,有過三天吃一包泡面的經歷。然而他始終堅持著自己最初的理想,終于在第三次考試中,被北京電影學院錄取。
2002年,他飾演的電影《暖》獲得了東京電影節的金獎。2006年,他主演的電視連續劇《新結婚時代》紅遍大江南北,而他的名字也隨之家喻戶曉。他就是:郭曉冬。
升格建議
這個文題是一個并列短語,它沒有表述中心論點。連詞“和”提示我們分析比較二者的區別和聯系,行文過程中首先要明確兩者的區別;其次要闡明兩者的聯系。作者的初衷是要通過敘述郭曉冬的經歷來升華“愿望和理想”的關系,但整體感知習作,我們不難發現,其中缺少議論這一點睛之筆,以致習作沒有力度和厚度。建議在文尾添加議論段落。
升格之后
愿望和理想
韓冰
他出生在沂蒙山區一個貧窮落后的村子里,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樣,他的父母也望子成龍,盼望兒子能夠過上幸福體面的生活。
路只有一條:讀書改變命運。
背負著家人的期望,他走進了學校。放學回家后,他幫忙打理家中的雜活;農忙時,就請假種田、收割。一路跌跌撞撞地進了高中,這時家里的境況變得更糟糕。想到自己學業不突出,將來可能考不上大學,于是他主動向父母提出退學。父母有些生氣,但也無奈。
他跟著村里的人外出打工,挖下水道,清理淤泥,打掃垃圾,每天都是高強度的極限挑戰,很苦很累。后來在親戚的幫助下,他當了郵遞員。盡管整日風吹日曬,但比當建筑工強多了。
然而,沒過多久,他又不安分起來,背著父母,悄悄地把進郵局時交的押金取了出來,參加了北京電影學院舉辦的夏令營。
這一去把他所有的理想都“勾引”了出來。他辭去了郵遞員的工作,為了自己的理想,只身獨闖北京。他當過建筑工、清潔工、服務員,跑過龍套,客串過主持,住過暗無天日的地下室,有過三天吃一包泡面的經歷。然而他始終堅持著自己最初的理想,終于在第三次考試中,被北京電影學院錄取。
2002年,他飾演的電影《暖》獲得了東京電影節的金獎。2006年,他主演的電視連續劇《新結婚時代》紅遍大江南北,而他的名字也隨之家喻戶曉。他就是:郭曉冬。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我們有多少人就讀了自己理想的學校、專業?有多少人選擇了自己想從事的職業?又有多少人看著別人功成名就而不怦然心動?看著別人從事某項工作很快樂很幸福,于是我們便復制過來,以為那也是我們的興趣和愛好。但事實往往是:我們的現在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選擇,我們的“理想”不是我們自己的理想。我們也可能會事業小成,但我們卻很不快樂,甚至有一點點抑郁,因為那不是我們內心里真正的渴望。所以請記住:別人的興趣,不一定是我們的愛好;別人的愿望,不一定是我們的理想;自己的一時心動,更不是自己的追求!
升格小結
寫作一事一議、敘議結合、夾敘夾議的文章一定要安排好“敘”與“議”的關系,尤其要注意議論說理作用。“敘”事高度概括,能為“議”打基礎即可;“議”要鞭辟入里,挖掘“議”的深刻內涵。升格后的作文,文末的議論緊緊結合事實來論述,將愿望和理想的關系闡述得很深刻,使主題得以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