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資訊的空前發達,現在業余棋迷可以在第一時間看到職業高手的對局譜。許多新手、秘招都可以盡情欣賞,不時模仿一下也是很有趣的事情。當然,多數時候我們無法領會高手們的深遠意境,同樣一個簡單的星位無憂角開局,古力、李昌鎬走出來和你我走出來,內涵肯定大有不同。如果想提高自己。那就用心去揣摩一下高手們的意圖吧,即使咱們琢磨出來的東西離題萬里,讓高手發笑,那也是我們的心得。對于普通棋迷,圍棋的快樂說到底是思考的快樂,至于思緒飛到了哪個角落并不重要。
這期我們就先來揣摩天馬行空的飄逸一招——三間高反夾。
基本圖:黑1低掛白棋小目,白2三間低夾也是現在的流行色之一,剛結束的LG杯半決賽上,古力就拿這招來對付李昌鎬。黑3……這一招該叫什么呢?從1的位置看。這是一步“超超大飛”,要是歸入“一間反夾”、“二間反夾”這個系列里,咱們姑且稱之為“三間高反夾”。

這飄逸的一手并非新近才出現,很久以前就有職業高手在對局中走過。但近來因為兩位當紅高手的連續使用,這手棋開始受到關注。偏愛如此瀟灑之著的正是棋界著名才子劉星。

參考譜一:這是今年10月下旬,第五屆倡棋杯三番棋決賽第一局,劉星執黑對陣邱峻。白6三間低夾,劉星漂亮地拍下黑7。邱峻穩健地于8位拆一,黑9脫先守角,白10再尖頂,黑11繼續脫先占大場,黑棋全局步調快速。最終本局劉星中盤獲勝。
當然不能說劉星的勝利是因為這手棋,但無疑,這是很有價值的一手。非常有趣的是,隔天之后邱峻背水一戰,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同樣用上了此招——


參考譜二:輪到邱峻執黑。白6這回是四間夾,黑7還是一躍而至此處,看來邱峻覺得這招效果不錯。白8拆一,劉星也認可邱峻的應對。黑9沒有脫先,立即飛刺。到14抱吃,黑15脫先守角。白16逼過來,黑棋簡單應付幾手后,23再搶大場,也是黑棋局面開闊。本局邱峻中盤獲勝。并在決勝局勝出,逆轉奪得倡棋杯。
用點文學化的渲染,這是“關系倡棋杯歸屬”的一手,自然很值得業余棋手借鑒學習了。很快,網絡上就出現了這招,兩位7D拔劍相向——


實戰圖一:黑7,從對局日期來看,這一手顯然是受到倡棋杯決賽的影響。白8靠壓,看來白方沒有與時俱進。黑9挖以后13斷強硬,白棋苦思之后選擇了妥協,到23拔一子,局部黑棋非常滿意。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一下白棋在此處的種種應對之策。
三間夾本就和緩,黑棋的反夾更是一飛千里,所以此處攻防會與普通的小目掛角時的反夾有所不同。
圖一:白4尖頂,這是在三間夾對方脫先時采用的手法,完全“無視”了黑棋的三間高反夾一子。黑5立起來,白6大致只好拆一。黑7靠住緊湊。走A位也可以,白棋無趣。
做個對比——
圖二:如果不考慮夾擊一子的位置,黑1高掛時,白2二間高夾,黑3有超大飛的下法,白4跳是應法一種。黑5靠,白6和黑7的交換幫黑走厚,顯然不是好棋。


直接進攻不好,那就緩和點——
圖三:白2飛,看上去是不錯的一手,不過此手雖無大過,也無功勞。黑3托5虎,常用整形手法,到7立,黑棋A、B見合,局部已經安定,而黑1一子位置恰當,白棋沒有開拆的地方,黑滿意。
圖四:黑3跳起也可行。換個次序,就等于白棋夾擊時,黑棋在3位跳,雖然不常見,但也不算壞棋。白2飛,黑棋在1位反夾,這也是經常出現的作戰之形。
再看小尖——
圖五:白2小尖,最穩妥的一手。要說毛病就是壓迫力不足,對角上和邊上都沒有嚴厲的后續手段。黑3可以立即靠出作戰。白6是很為難的地方,不走,A位斷點嚴厲,走的話,與黑7交換實在不甘心。
圖六:黑3脫先也行,白4飛封,將來黑棋A位跳還是很容易就可活棋。
大約正是看到以上白棋幾種變化都不滿意,所以實戰圖一白棋選擇了靠壓,但在三間夾時,這是過分的一手——
圖七:黑3挖,白4只得從上邊打。白6如果長,且不說黑棋可以在10位斷,就是簡單走7位也不壞。到11跳出,黑棋得角。黑1一子的位置也不算很差,黑棋充分。
圖八:白6擋如實戰進行,這是局部最強手段。黑7斷。當仁不讓。白8若接外面,黑就9位扳。白10到14必然,16做活膽小,黑17可以扳起。黑1恰可利用,白三問夾一子則很尷尬,白棋不行。
圖九:上圖白16只能走在1位,如此,三間低夾一子得到利用。黑2扳后,4位點,直接殺棋。白5爬后,7位接上,黑8、10托退,12做眼。白13撲,雙方做活,然后黑16斷嚴厲(黑棋征子有利),黑好。
圖十:上圖白7走1位直接收氣,黑棋在上邊做完準備工作后,黑8扳一下好。白9如擋,黑10撲劫,結果是黑棋先手提劫且緩一氣,白不行。
圖十一:黑1扳時,白2撲,黑若提,則以后打劫不再緩氣。黑3是強調A位斷點,白4索性先做活,黑5挖之后,白10補。黑11夾出,如此白棋不錯。
所以——
圖十二:黑棋先托退,不讓白棋左邊走厚。白4是為了緊住黑棋的氣,黑5再點,以下對殺可成公活,但黑21斷更加嚴厲。
圖十三:白4不留斷點,但對殺結果又是黑棋緩一氣的劫。
圖七到圖十三的變化只是一種示意,說明白棋此時靠壓不會有什么好結果。黑棋也可以回避這些復雜變化——
圖十四:黑1打、3虎,簡單明了,A位斷點依然有種種利用,黑棋不壞。
實戰圖一白棋的選擇也顯然是吃虧之形,看來兩位職業高手走出的拆一才是本型正解。另一盤網絡對局證明了這一點,這回是兩位8D角技——
實戰圖二:白8拆一,黑9刺一下后脫先守角。白12立即飛出作戰,局面混亂。黑棋有點苦。怎么回事?
回想一下,倡棋杯首局劉星是直接脫先的,其后進行如——
圖十五:對白棋△子的尖頂攻擊,黑1、3的手法超出了普通業余棋手的理解范疇。黑棋選擇了走厚外圍,以后白棋A位飛出作戰,黑棋B位應。
那么刺過以后黑棋應該怎么辦呢?
圖十六:白4接其實有被利之感,黑5簡單尖封就不錯,走A位壓也可以。
看來高手的棋實在不是那么好揣摩的,想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對于普通棋迷過于嚴苛了。不過,以高手的靈動之筆續寫我們自己樸拙的棋路,不也一樣可以成就華章嗎?